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汝、盘、盂,沧沧凉凉、探汤。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句子。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多角度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5.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1.理解文意。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教师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师: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师: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
3.教师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课文。
5.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三、解析课文
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⑴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⑵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
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
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
⑴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⑵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⑶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⑷ 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⑴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 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
⑵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连起来就是?
⑶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
四、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⑴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
⑵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⑶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⑷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五、交流学法,诵读全文
师: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2.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
六、课后拓展
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
注:
◆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
◆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评出表现优秀的同学,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