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文档属性

名称 匆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22 15: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匆匆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能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的《长歌行》吗?引背全诗。
  师: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师: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啊!今天,我们让一起来看看 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对时间的感叹的吧!
  师:通过预习,你能说说 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吗?
  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话: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以前的错处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都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他已经意识到了以前的时间匆匆溜走而无所作为,他决意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要切切实实做些事,他认为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应该珍惜这每一刹那 ,所以写下《匆匆》这篇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匆匆
  师:你能说一说“匆匆”是什么意思吗?组个词或说句话。课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时间)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师: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师: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⑴ 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
  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
  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指导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⑵ 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
  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
  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
  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指导朗读:
  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 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1.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体会写法:
  ⑴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
  ⑵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⑶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3.教师小结:
  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
  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2.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五、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1.读书思考: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
  (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
  2.“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师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老师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3.课下搜集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深深体会个中含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