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2 14: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3、在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4、如图所示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所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其中∠1=∠2),由此可判断出 
 (填字母)为折射光线,空气在界面的 
 方(选填“上”、“下”、“左”或“右”)。
5、小文和小满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通过实验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但粗心的小文没有及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根据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 
 。
6、如图所示,小希看见水中有条小鱼。A、B两点一处是“眼中鱼”,另一处是真实鱼的位置。若要在眼睛处用一束激光照射到水中鱼上,应瞄准水中的 
 (选填“A”、“B”或“AB之间”)。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7、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0°,则折射角为
A.0°
B.30°
C.60°
D.90°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B.?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
C.?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D.?墙壁上装有大的平面镜,增大了视觉空间
9、当发生光的折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减小5°时,折射角也减小5°
D.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10、一只小羊过河时差点被淹死,小马站在河边,看着清澈的河水在想:“怎么会这样呢?河水看起来也就到小羊的下巴呀!”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A.??
B.????
?C.???
?D.?
1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4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12、下列不能用“光路具有可逆性”解释的现象是
A.人在岸上看水中的游鱼时,鱼儿也能看到岸上的人
B.汽车的灯光照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灯光又沿相反的方向返回
C.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小红,小红通过平面镜也看到了小明
D.用潜望镜能观察到水面的情况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C.
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1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睛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行走,为了不踩着地上的积水应该不走亮处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
C.“井底之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才造成的“坐井观天,所见其小”
D.“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是既有光的反射也有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15、如图光现象中,形成原因和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海市蜃楼
16、小李把一个硬币放在碗里,移动碗直到眼睛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往碗里倒水,倒到一定程度时,小李又重新看到硬币。小李用作图方法说明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6分)
17、在图中,AO是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
18、如下左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19、如图所示,点S表示天空中的小鸟,点S′表示游泳者在水下看到的小鸟,请画出游泳者能看到小鸟的一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0、一束激光照射在长方形玻璃砖的左侧,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玻璃砖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42分)
2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折射角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l)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值并结合光路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对光从其它透明介质得到具进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将下列结论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光从玻璃进入到空气中时,有一部分光反射到玻璃砖内,请你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经过玻璃面反射后的光路图。
(3)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该组同学在进行光从玻璃进入到空气中的实验时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他们继续进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实验,当入射角增大时,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全反射现象。
22.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2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________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并简要说明理由.答: 
   
   
 
 
 
  
  

(3)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________(选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________(选填“α”、“β”或“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