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高中历史
课程标准
单元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桑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本课目标
了解三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研读课本,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梳理三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东汉
魏
(
年,
建立;)
蜀
(
年,
建立;
年,被
所灭)
吴
(
年,
建立;
年,被
所灭)
西晋
(
年,
建立,
年灭吴,完成统一;
年,被
所灭)
东晋(
年,
建立)
十六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割据政权;大部分由
建立;4世纪下半叶,
统一北方,
后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
宋(
年,
建立)
北魏(鲜卑
部建立,于
年统一北方;
5世纪后期,
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齐
梁
西魏
东魏
陈
北周
北齐
隋
2.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两个主要方向。
3.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原因。
4.举例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第二部分:借助史料,合作探究,拓展提升
1.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右)
请思考并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地区发展状况的变化。
答案:《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得到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得到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2)材料三与材料二中《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民族交融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材料二
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完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请思考并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2)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交融对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答案:(1)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入农耕,发展冶铁、制陶、织布等手工业;汉族用少数民族的家具,也学习经营畜牧业等。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朝中禁用鲜卑语,统一说汉语;以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等。
(3)作用:民族交融推动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而且文化上的频繁交流丰富了祖国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等。
3.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士族
材料一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做官的重要途径。士人接受教育,就可以入仕居官;获得官场权势,反过来又能强化财富的占有;雄厚的家族财力,又足以保障子孙继续接受教育、成为士人。东汉以来,这种“教育-权势-财富”的循环占有,越来越多地围绕“族”而展开了。东汉士族,大多同时具有学门、官族、豪右的特征,可以视为三者的三位一体。士人官僚在汉晋间发展为士族门阀,“士族”就是士人官僚的家族,通过雄厚的文化而世代居官,由此建立了崇高的门望。士族是一种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现象。若干士族在几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垄断权势,成为魏晋南北朝最耀眼的政治景观之一。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
两晋之际,胡羯交倾,民族危机骤现。南渡士族既是晋室臣民,以避胡羯侵凌晋室而南渡,自然不会也不可能舍弃晋室而另立新朝。他们只有奉晋室正朔,拥晋室名号,才是保全自己家族利益的最好办法。既然武、惠、怀、愍的皇统已没有继承人……据有江左地利的司马睿自然成为他们瞩目的对象,这是司马睿得以继承晋统的有利条件。这就形成了皇权和士族结合的门阀政治较为广阔的社会基础。不过皇权与士族毕竟是两回事,他们之间从来不是交融无间。元帝正位时佯装姿态,并不是王与马完全协调一致的表现,它只是表明王马之间,也就是士族和皇权之间,由于特殊的原因,暂时处于一种不平常和不正常的状态。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请思考并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士族兴起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皇权与士族的关系。
第三部分:回顾整理,当堂巩固,学后反思
1.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规定,士人品第有九,官分清浊,士族属于清品,当清官,寒门小人属浊品,只能充任浊官,这说明孝文帝注重( )
A.提高官员素质
B.缓和民族矛盾
C.少数民族发展
D.规范制度建设
【答案】D
【解析】北魏孝文帝通过实行九品中正制,通过门第的高低加强了对士族和寒门的统治,规范了北魏的制度建设,故选D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规定只是按照“官分清浊”进行了有区别的任命,并没有提高“浊官”的具体措施,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民族矛盾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中“士人”品第的划分和任命,更多的是统治下的汉族地主,排除C项。
2.东晋时,御史台完全取代司隶校尉,最初御史台无权监察尚书台,尚书左丞承担监察尚书的职责,后来这种对御史台的限制被取消。这( )
A.容易导致当朝吏治腐败
B.保证了监察官员忠于职守
C.反映了监察制度的发展
D.造成了政府财政开支增加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东晋时期作为监察制度出现的御史台先是取代司隶校尉,又逐渐有权监察尚书台,故选C项;作为监察功能的御史台是有利于防止吏治腐败的,排除A项;先取代司隶校尉又监察尚书台反映御史台职能的扩大,不代表该处官员自身忠于职守,排除B项;东晋御史台监察权限的扩大,并没有增加机构和人数,故不会造成政府财政开支增加,排除D项。
3.下列关于北魏统一北方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的局面
②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③削弱了北方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
④为各民族的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的局面,故①正确;统一北方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故②正确;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都是士族门阀政治,故③错误;社会环境的安定为各民族的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4.3—6世纪被称为汉唐盛世之间动荡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过渡期。下列曾出现于东晋的历史现象是( )
A.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D.高门士族执掌朝政
【答案】D
【解析】东晋时期是士族门阀制度,故选D项;实现了短暂的统一是西晋,排除A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排除B项;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是在南宋的时期,排除C项。
5.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
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故可知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的“客籍户”主要是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故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故也不涉及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收取赋税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经济,且当时东晋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
6.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交易突破坊市限制
B.均田农户负担沉重
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D.戏曲艺术逐渐成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看出木兰不仅要替父从军,还要自备武装,可知当时农户负担较重,故选B项;宋代突破了坊市制,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木兰代父从军,购买武器装备,据此信息无法得出当时民族融合程度如何,排除C项;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走向成熟,排除D项。
7.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说:“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此炼钢法指的是( )
A.高炉炼钢法
B.块炼法
C.渗碳炼钢法
D.灌钢法
【答案】D
【解析】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与题干介绍吻合,故选D项;高炉炼铁法是一种主要的现代(不是古代)炼铁方法,在高炉中把铁矿石还原成铁的一种连续冶金方法,排除A项;块炼铁方法是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点火焙烧,在650度至1000度温度下,利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遂使铁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排除B项;渗碳就是增加钢铁制品的含碳量,我们现在通常把含碳量0.25%以下称低碳钢,0.25—0.6%
左右的叫中碳钢,到
0.6%以上称高碳钢,再高就是生铁,低于这个范围就熟铁了,钢的含碳量在合理范围内越高就越硬,排除C项。
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答案】D
【解析】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故魏国政治中心在北方,吴国政治中心在江南,而蜀国政治中心在西方,故选D项;吴国政治中心应在江南,蜀国政治中心应在西方,二者位置对调,排除A项;吴国政治中心应在江南而不是北方,魏国政治中心在北方而不是西方,蜀国政治中心在西方而不是江南,排除B项;蜀国政治中心在西方而不是北方,吴国政治中心应在江南而不是西方,魏国政治中心在北方而不是江南,排除C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