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一册同步备课:16.1电压教案+同步练习
16.1电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2)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路的电压。
难点:理解电源与电压、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动物也有发电的本领,像电鳐,简直可以说是“水中的发电机”。
播放“电鳐的捕食过程”视频:同时让学生思考:电鳐是怎样捕食的?它有什么秘密武器?从视频和学生的激动氛围中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电压
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各小组按照图进行实验,看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总结:要想使小灯泡发光,必须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电流通过。当分别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连入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原因: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2节干电池比1节干电池产生的电压高,电压高时产生的电流大。
归纳总结:(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要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首先电路是一个通路,再就是电路中有电源。
活动2:自学课本的55页到56页,小组之间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电压的符号是____;电压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
(2)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电压呢?
归纳总结:(1)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单位有伏特(V)、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1
kV=103V 1mV=10-3
V
(2)生活中常见的电压,要记住: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为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知识点二:电压的测量
活动1:教师拿出几节不同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干电池上的电压值已被磨掉,看不清楚。设问大家对电压和电池已有所了解,能否通过什么方式确定这几节干电池的电压?此时展示材料:出示几种电表,让学生分辨。
归纳总结:表盘上标有“A”的是电流表,表盘上标有“V”的是电压表。
活动2:学生根据桌上所提供的电压表,仔细观察,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观察的电压表所获取的信息有哪些?
归纳总结: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对应的分度值分别是0.1V和0.5V。
活动3:出示课件,根据学生对电压表所获取的信息,自己分析出所展示的电压表的示数。
归纳总结:读电压表的示数时,首先看接入的量程,然后再看指针所在的位置,根据分度值的大小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活动4: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出桌面上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小组之间先交流讨论如何连接电压表?选择哪一个量程?接线柱如何连接?
教师活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对于说明书中的其他问题,教师注意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见解新颖的同学注意让他在全班同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用课件展示)①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红接线柱(“+”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线柱)接负极;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要选择大量程。
用口诀来帮助记忆:“二要、一不、二看清”。“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典例剖析: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电压的实物图,其中的三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1)电源是由两节电池串联而成,因此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即可;而图中电压表选择了0~15V的量程,错误;(2)测灯L1两端电压,因此电压表与灯L1并联,而图中电压表与导线并联,故错误;(3)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即正负接线柱错误。
【自主解答】
三、课堂小结
继电流概念之后,为了能揭示出电流的原因,我们又引入了电压的概念,其符号为U,单位为伏特,符号为V;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来测量,电压表使用时要并联在电路中,让电流从它的正接线柱流入,从它的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如何才能判断出被测电压没有超出其量程呢?一是估测,二是试触.
读数时,一定要先看电压表所接量程,明确每个最小格是多少,视线与刻度盘垂直等,否则读数可能有误.
四、板书设计
第1节
电压
五、教学反思
电压的概念是电学中的重点概念之一,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电压值入手,引出电压的初步概念。并通过对小灯泡发光亮度和电压关系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了解电压的作用。
“电鳐”是生活在海洋中,可以产生电的一种动物。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室查阅有关的科普读物,了解电鳐等动物如何产生电,从而激发兴趣,开阔眼界。“常见的电压”使学生对电压的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体会到物理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对“直流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的阅读,使学生不但达到会连接和使用电压表,而且学会看及使用说明书,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的篇幅不大,但给学生留出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但要完成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争论及自主总结电压表读数的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B.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D.电流和电压总是同时存在的
答案:B
2.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C.手机电池电压是3.7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答案:D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1与L2并联
B.电流表测L1的电流
C.L1与L2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压表的示数
D.当开关S,断开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变小
答案:D
4.在下面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能用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的是( )
答案:C
5.电路如图所示,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后,灯L1、L2均正常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
D.乙是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
答案:B
6.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答案:C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各元件工作正常。一段时间后,若其中一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另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
B.其中有一盏灯亮度不变
C.灯L2可能断路
D.灯L2可能短路
答案:C
8.
某同学做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正确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的做法是 。?
答案:电压表选择量程过大 选用0~3
V量程进行测量
9.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情况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 极,电池的电压为
V。?
答案:负 0.6
10.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使电压表能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
1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交叉。(开关闭合后,甲图中V1示数是1.8V,V2示数是3V)
答案:
12.在实验室里,小雨同学发现有一块除了正、负接线柱清楚外其他标志均不清楚的电表,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块性能良好的电表,可能是电流表,也可能是电压表。”小雨想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出它是什么表,如果该电表用符号代表,请你按下列要求帮小雨完成探究过程。
(1)实验器材:导线、开关、被鉴别的电表,还需要 和 。?
(2)请画出电路图。
(3)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4)分析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1)电源 小灯泡
(2)电路图如图所示
(3)步骤:①按图连好电路;②闭合开关S,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
(4)如果小灯泡发光,则电表一定是电流表;如果小灯泡不发光,则电表一定是电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