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数
?1课时
授课老师
?
【学习目标】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重点、难点)
2.通过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并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重点)3.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法指导:阅读法、实验法、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事实上我们的眼睛也是一种特殊的凸透镜,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它,那么,我们的眼睛就会变成近视眼,近视眼应该戴什么镜子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旧知互查,激疑引思?1.在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凸透镜的焦距不能
,
、
和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把物体先后放在下图中a、b、c、d、e各点,调节光屏位置,成像情况是:a
b
c
d
e﹎∣﹎﹎﹎∣﹎﹎﹎2.F.﹎.﹎∣﹎∣F......﹎..﹎﹎∣﹎﹎﹎﹎﹎﹎﹎
(1)把物体先后放在a、b两点,成像的区别是
,放在
点像距大些。(2)物体放在
点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成像情况是
(3)物体放在
点时,光屏上得不到像,想看到这个像应
,成像情况是
。3.如用一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放大镜看邮票上的字,凸透镜到邮票的距离应(
)15cm。二、探究感悟(二)独立学习
探究质疑要求:用双色笔做笔记,有把握的用蓝色笔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不能解决或有疑惑的问题用红色笔标记、批注在导学案上。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把本部分内容阅读完后,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
类似,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2.近视眼是指远处的景物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
面。近视眼戴上
镜后,由于此种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物体所成的像就能成在视网膜上了。3.远视眼是指远处的景物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
面。远视眼戴上
镜后,由于此种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物体所成的像就能成在视网膜上了。4.了解眼镜的度数。二、影像的保存(把本部分内容阅读完后,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5.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哪一种成像情况?简要说一说照相的过程。6.照相机主要由
、
、
和
等部件组成,照相机的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盒中的
相当于光屏。三、眼睛的好帮手7.简述你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三)组内展示,合作释疑个人完成自学后,在组内展示自学成果,合作解决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做好记录。(四)师生互动,反馈点拨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并提出分歧问题和疑点,师生互动解决。三、训练升华。(五)巩固训练,提升能力1、近视眼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应该用
矫正,远视眼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应该用
矫正。2、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物到镜头的距离(
)。3、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间放了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A.保持不动
B.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C.向上移动
D.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4、人眼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5.照相机与眼睛成像原理是相同的,但它们有本质上的不同:眼睛是靠调节(
)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照相机靠调节(
)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6.田老师在课堂上看课本上的字时要戴上眼镜,看远处的同学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时,又要摘下眼镜,田老师的眼睛是(
),用(
)矫正。7.一副近视眼镜片和一副远视眼镜片放在一起,你能用哪些方法分辨它们?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学习笔记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