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光源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并了解其应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的片面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难点: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案1:
问题导入
问题
1:同学们在小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先来试一试?
(引导学生做手影游戏并在学生兴致高时突然断电)
问题
2:我们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能提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方案2:情景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等优美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绚丽景色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光源
由刚才的游戏提出问题:要形成影必须有光,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1.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发光体并引导学生概括光源的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并归纳出光源的特点——能自行发光。
2.通过多媒体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辨认是否是光源;简述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月亮、云层间的闪电、点燃的蜡烛等)
二)、探究光的传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展示多媒体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形成影的原因,得出“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的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或自备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并强调
“激光束不能直射人眼”。
引导学生上台演示并归纳结论。小组代表演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
依据多媒体视频,讲解“小孔成像”和“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学生观察小孔成像视频实验,分析归纳出成像的特点。
再引导学生举出生活利用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补充演示光在不同物质及同种不均匀物质中传播的情况。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三)、光线
学生了解到,光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如果我们要对它进行研究很困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光线的画法。
教师可以补充光线的实际意义,再让学生练习画光线。
四)、光传播的速度
由“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并掌握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了反射和折射。了解了光的应用和
光的传播速度。下节课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光的知识,请同学们课下预习。
【板书设计】
4.1光源
光的传播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人造光源:灯、火把等
2.光在同种
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的画法: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