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2 16: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他们的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2.人从墙壁上的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6:00
B.5:45
C.6:15
D.6:30
3.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4.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
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
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
cm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
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5.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
m,现她远离平面镜移动2
m,则此时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6.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的平静湖面上方。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
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一侧透过玻璃板朝另一侧观察。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该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其原来的位置上,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4)如图乙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
9.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4-3-3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___(选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室,在________(选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做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做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圈,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1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__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10.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一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5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他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电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
答案
1.C
2.B
3.C 
4.C 
5.3 10 仍能 
6.240 反射 不变
7.(1)确定像的位置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A (4)不能 虚
(5)不变 (6)A
8.(1)不需要 (2)大小
(3)虚像 (4)45°
9.(1)有膜 (2)② 
(3)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
(4)①3.50 ②B
10.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