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了解感知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8页,完成下列内容。
内能的定义:
,单位是
分析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所有分子,也就是分子的个数,即物体的
。
(2)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只与
有关。
(3)晶体例如冰,熔化成水时(
改变了),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而温度不变,增加的是分子势能。晶体凝固时(
改变了),放出热量内能减少而温度不变,减少的是分子势能。
3、机械能与
有关,而内能与
有关,内能是
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注意: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但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例如:放在水平面上静止的课本就没有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典型题.(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
B.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G、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D.
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H、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
E、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F、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二、深入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8—9页,完成下列内容。
1、给你一段铁丝,能用哪些方法让它的温度升高?你认为哪些方法是一类?
A、
B、
C、
D、
E、
F、
2、热传递:温度
(选填“相同”、“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温度降低,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低温物体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温度升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所以
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
。
4、深入理解:(教师讲解)
(1)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是
,而不
是
或
,
(2)
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热量。
(3)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是内能(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5、学生先分析课本图13.2甲、13.2乙。教师再深入讲解。
6、典型例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E、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F、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G、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三、迁移运用
(
)1.下列物理现象中,物体内能改变了,你认为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的是
。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的是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
E.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F.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G.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H.划火柴,火柴被划燃
I、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J、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K、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L、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内能是不能改变的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3.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
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正确)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6.如上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
)
A.
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B.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C.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
D.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