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练习题
资料编号:202008062326
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的结果是
【
】
(A)
(B)
(C)
(D)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3.
计算的结果是
【
】
(A)
(B)
(C)
(D)
4.
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
(A)
(B)
(C)
(D)
5.
一种计算机每秒可做次运算,则它工作秒运算的次数为
【
】
(A)
(B)
(C)
(D)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7.
若,则的值为
【
】
(A)5
(B)
(C)2
(D)
8.
若,则的值是
【
】
(A)11
(B)13
(C)37
(D)61
9.
若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的值
【
】
(A)一定为正数
(B)一定为负数
(C)可能为正数,也可能为负数
(D)可能为0
10.
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
】
(A)2013
(B)2014
(C)2015
(D)201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已知,则__________.
12.
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
13.
计算:__________.
14.
已知:,则__________.
15.
如果,则的值是__________.
16.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其长为米,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它的宽为_____________米.
17.
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6,面积为12,则的值为__________.
18.
已知,则__________.
19.
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
20.
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
21.
计算:
(1);
(2).
22.
已知互为相反数,且,求的值.
23.
(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实数满足,求代数式的值.
24.
已知,求的值.
25.
如图所示,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2)如果,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6.
若的积中不含和项,求的值.
27.
因式分解:
(1);
(2);
(3).
28.
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已知,求的值.
解:
∵≥0,≥0
∴
∴.
请用同样的方法解题:已知,求的值.
29.
观察下列各式:
;
;
;
……
(1)根据上面各式的规律,得_____________;(其中为正整数)
(2)根据这一规律计算的值.
30.
阅读并解答:
在分解因式时,李老师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第四步
(1)从第一步到第二步里面运用了__________公式;
(2)从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__________公式;
(3)仿照上面分解因式.
整数的乘除练习题参考答案
2020.08.07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B
A
D
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D
11.
225
12.
13.
14.
7
15.
16.
17.
96
18.
5
19.
20.
1
21.
计算:
(1);
解:原式;
(2).
解:原式
.
22.
已知互为相反数,且,求的值.
解:∵互为相反数
∴
∵
∴
∴
解方程组得:.
23.
(1)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2)实数满足,求代数式的值.
解:(1)
当时
原式;
(2)∵
∴
.
24.
已知,求的值.
解:∵
∴
.
∴
.
25.
如图所示,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2)如果,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1)
;
(2)∵
∴
.
∴
.
26.
若的积中不含和项,求的值.
解:
由题意可得:
解之得:.
27.
因式分解:
(1);
解:原式
;
(2);
解:原式
;
(3).
解:原式
.
28.
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已知,求的值.
解:
∵≥0,≥0
∴
∴.
请用同样的方法解题:已知,求的值.
解:
∵≥0,≥0,≥0
∴
∴.
29.
观察下列各式:
;
;
;
……
(1)根据上面各式的规律,得_____________;(其中为正整数)
(2)根据这一规律计算的值.
解:(1);
(2)
.
方法二:设:
①
则:
②
②-①得:
∴
.
23.
解:(1)完全平方差;
(2)平方差;
(3)解:原式
.
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