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4课 我的地图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4课 我的地图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12 12: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教材简析:
1.儿童经验: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表现题材,地图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旅游、建设还是打仗都少不了地图。孩子们对地图更是充满了好奇。
从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角度来看,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地图多少有一些了解,只不过每个孩子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对地图只是略知一二,而有的孩子就特别喜爱地图;不仅喜爱看,而且喜爱画,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带你走进他神奇的地图王国。
2.分析教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初级阶段。根据一年级小朋友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特点,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拥有的喜爱玩、有好奇心、发现、探究能力强等特点,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用自主的交流实践活动代替教师的讲解。地图本课的趣味性和表现性极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地图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用情趣化的点、线、面来描绘
地图。
操作目标:通过自主交流、探索、合作、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设计,掌握多种绘制地图的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激发创造精
神,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地图的绘画、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创造,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地图作品。
四、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搜集有关地图的知识、书籍等资料,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地图。
2.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等)或制作材料(黏
土、各种废旧纸盒、饮料瓶、树枝、小石头等。)
教师:
1.了解学生对地图的认识情况,布置学生画一画自己去过的最有意思的地方的地图。按自己对地图的理解来画。
2.实录性地图、情趣化地图、立体地图等。
3.绘画、制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游玩吗?(……)
【设计意图】喜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玩是一种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简单的几句话语,很容易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二)交流探究
1.我来当导游
长长的路,长长的记忆,千万别做小马虎,否则就迷了路。
你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
那里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周围还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物或景物?你还记得吗?请你将课前画好的地图以及搜集的有关地图的知识、书籍等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请你来当导游,开始我们的地图之旅!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情况:有些孩子在没学本节课之前他就非常喜爱画地图,而且能画的很好;有的孩子喜欢认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他能说的头头是道;也有一些孩子可能接触的很少,或者不熟悉……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引导学生互帮互学的教学。
欣赏评述:
★ 优秀作品:老师可以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说明你平时很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忆力也非常棒!……(展示优点、找出不足)
★ 不足作品:老师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物。不仅要画出路面,还要画出周围标志性的景物。如果不太会画可以用一些代表性的图形来代替。
在这里老师应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智慧,巧妙地运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来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能够很好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他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儿童的各种经验、感受都来自于他的生活,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主要运用了欣赏、交流、探讨的教学方法。互相的欣赏、交流在美术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的知识点的把握,都依靠师生在的欣赏交流的互动活动中完成。课堂上小朋友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用自主的交流探讨活动,代替教师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而且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再是教育者、指导者、提问者,而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交流探讨的伙伴、忠实的倾听者、活动的调度者、及障碍的排除者……
2.欣赏地图
老师这儿也有一些资料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能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出示实录性地图、情趣化地图、立体地图,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教师在讲解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把握住侧重点,应根据前面学生搜集、交流的情况而定。
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以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
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化、想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活动。
立体地图: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的立体或半立体地图,各种材料的排列与组合,玩起来可能会更有意思,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这些概念性的语言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转化亲切为儿童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美术教学中,有许多的东西不一定非要语言来描述,在观察、欣赏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孩子们就会心领神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
小朋友,长长的路有许多条,旅游、作战、造房子、医生开刀等等都少不了像这样的线路图,想象一下,还会有怎样的地图呢?
★ 画地图时可以用点线面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颜色来描绘。
★ 画地图时先画线路,再画路边的重要景物,这样整体效果更好。
【设计意图】从小生活在都市的儿童与生活在山区的儿童相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无论他的想象力有多丰富或有多么大胆,他所想象的事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生活环境的烙印,这就是生活赋予儿童的独特的世界观。教师只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非常好了,千万别认为别人的就是最好的,其实最好的就在每个孩子自己的心理。课堂教学虽然是预先设计好的蓝图,但学生的接受情况、个性差异、情绪变化、情境的影响、兴趣的激发等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因此,最好的教案也是无法预先设计课堂中学生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既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尽可能的预见学生将会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对策。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实践、运用
● 分组交流探讨:
你想设计一幅什么样的地图?
画地图:运用各种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画出路及路周围的重要景物。
深化层面:大胆创作,合作绘制一幅生动有趣的地图。
探究层面:发挥各自的奇思秒想,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地图。
【设计意图】儿童作画是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映,作业目标明确就可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主体意识,使儿童的感情与思考能融合在一起。教师给出的题材尽量有伸缩性,能照顾到每一个儿童将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出来并表现出来。
(四)展评作品、分享成果
●自评:“我的感觉”
“请你介绍一下你的地图王国。”
●互评:“我去发现”
学生间的互评是以发现对方的优点为主,并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并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教师评:总结自评与互评,鼓励评价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被关注、欣赏的渴望。学生一般都很看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所以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喝彩,才能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的热情。
拓展
(出示课件)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地图的形式更多了。如我们坐车去一个新的地方,如果不熟悉当地的地形,有汽车导航仪的帮助,我们就不会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