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
.会阅读、理解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
2
.掌握解决“球赛积分”问题的一般思路,
并会根据方程解的情况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预备知识
本图片资源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球赛积分表问题,适用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若需使用,请插入【知识点解析】球赛积分表问题.
体育小知识:
体育比赛中,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的赛制叫单循环比赛;
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两场比赛的赛制叫双循环比赛.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队名
比赛场次
胜场
负场
积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队名
比赛
场次
胜
场
负
场
积
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问题1 你能从表格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这次篮球联赛共有8支队伍参赛,从第二列可以看出每个队都打了14场比赛,是双循环比赛;从第三列,第四列可以看出每个队的胜负场数,从第五列可以看出每个队的积分情况;表格按积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篮球比赛没有平局等等.
合作探究
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
每队胜场总积分+负场总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
每队胜场总积分=胜1场得分×胜场数;
每队负场总积分=负1场得分×负场数.
问题2 这张表格中的数据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队名
比赛
场次
胜
场
负
场
积
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合作探究
队名
比赛
场次
胜
场
负
场
积
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问题3 你能从表格中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
负一场积1分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合作探究
队名
比赛
场次
胜
场
负
场
积
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问题4 你能进一步算出胜一场积多少分吗?
设胜一场积
x
分,
依题意,得
10x+1×4=24.
解得:
x=2.
所以,胜一场积2分.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合作探究
问题5 你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关系吗?
若一个队胜m场,则负(14
-
m)场,
总积分为:
2m+(14
-
m)
=m+14.
即胜m场的总积分为
(m
+14)
分.
合作探究
问题6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设一个队胜x场,则负(14-x)场,
依题意得:2x=14-x.
解得:
x=
.
合作探究
想一想,x
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因为x(所胜的场数)的值必须是整数,所以不符合实际,由此可以判断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合作探究
方法提炼: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一个问题中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具体量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便于研究它的一般规律.
方程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可以将问题简化,建立模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结合解的结果来分析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2000赛季篮球甲A联赛部分球队积分榜:
(1)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队名
比赛场次
胜场
负场
积分
八一双鹿
22
18
4
40
北京首钢
22
14
8
36
浙江万马
22
7
15
29
沈阳雄狮
22
0
22
22
分析: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可看出,负一场积1分.
设胜一场积x分的话,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的值.例如,从第一行得出方程:
18x+1×4=40.
由此得出
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课堂练习
(1)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22-m)场,胜场积分为2m,负场积分为22-m,总积分为
2m+(22-m)=m+22.
课堂练习
(2)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22-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有方程
?
其中,x
(胜场)的值必须是整数,所以
不符合实际.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伍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课堂练习
甲
乙
丙
丁
总分
甲
3
1
乙
-1
丙
1
3
丁
3
2.如图是一张有4人参加的某项棋类循环比赛额定积分表,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1分,和局两人各得1分.
(1)填出表内空格的分值;
(2)排出这次比赛的名次.
-1
-1
1
5
1
3
-3
3
7
-1
解:第一名:
丁
第二名:
甲
第三名:
丙
第四名:
乙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单循环、双循环比赛的定义:
体育比赛中,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的赛制叫单循环比赛;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两场比赛的赛制叫双循环比赛.
2.表格中的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
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
每队胜场总积分+负场总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
每队胜场总积分=胜1场得分×胜场数;
每队负场总积分=负1场得分×负场数.
课堂小结
4.方法提炼: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一个问题中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具体量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便于研究它的一般规律.
方程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可以将问题简化,建立模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结合解的结果来分析实际问题.
3.用方程来研究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检验解是否满足方程,还要经验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再见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阅读、理解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
2.掌握解决“球赛积分”问题的一般思路,并会根据方程解的情况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阅读、分析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信息,进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难点:巧设未知数,通过列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活动:教师介绍有关体育小知识:体育比赛中,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的赛制叫单循环比赛;每两个队之间进行两场比赛的赛制叫双循环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球赛引入课题,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学生会更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二)合作探究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队名
比赛场次
胜场
负场
积分
前进
14
10
4
24
东方
14
10
4
24
光明
14
9
5
23
蓝天
14
9
5
23
雄鹰
14
7
7
21
远大
14
7
7
21
卫星
14
4
10
18
钢铁
14
0
14
14
问题1: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活动:教师在学生自由观察表格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横、纵栏所隐藏着的信息,并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这次篮球联赛共有8支队伍参赛,从第二列可以看出每个队都打了14场比赛,是双循环比赛;从第三列,第四列可以看出每个队的胜负场数,从第五列可以看出每个队的积分情况;表格按积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篮球比赛没有平局等等.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
问题2:这张表格中的数据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师生活动: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观察表格,分析数据,然后小组代表汇总、汇报.教师关注学生找到的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归纳:这张表格中的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
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
每队胜场总积分+负场总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
每队胜场总积分=胜1场得分×胜场数;
每队负场总积分=负1场得分×负场数.
问题3:你能从表格中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
师生活动:学生探究交流得到:
从最后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
问题4:你能进一步算出胜一场积多少分吗?
师生活动:学生可能会用算术法得出胜出一场积2分,这时教师应关注:①引导学生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用解方程的方法得到,为最后问题的拓展奠定基础.②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解:设胜一场积x分,依题意,得
10x+1×4=24,
解得:x=2.
所以,胜一场积2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列方程的依据是找等量关系:每个队的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问题5:你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式子解决问题,可以提示:胜场数或负场数不确定时,可以用未知数来表示.
小结:若一个队胜m场,则负(14-m)场,
总积分为:2m+(14-m)=m+14.
即胜m场的总积分为(m+14)分.
设计意图:不但培养学生对问题深刻探讨的欲望,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问题6: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追问:x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后,教师强调:用方程来研究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检验解是否满足方程,还要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小结:设一个队胜x场,则负(14-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依题意得:2x=14-x,
解得:.
因为x(所胜的场数)的值必须是整数,所以不符合实际,由此可以判断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设计意图: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教师方法提炼: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一个问题中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具体量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便于研究它的一般规律.
方程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可以将问题简化,建立模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结合解的结果来分析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学法指导,注重方法规律的提炼总结.
(三)练习巩固
1.某赛季,篮球甲A联赛部分球队积分榜:
队名
比赛场次
胜场
负场
积分
八一双鹿
22
18
4
40
北京首钢
22
14
8
36
浙江万马
22
7
15
29
沈阳雄狮
22
0
22
22
(1)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分析: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可看出,负一场积1分.
设胜一场积x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的值.例如,从第一行得出方程:
18x+1×4=40.
由此得出:
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解答:(1)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22-m)场,胜场积分为2m,负场积分为
22-m,总积分为2m+(22-m)=m+22.
(2)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22-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有方程?2x-(22-x)=0.
解得:.
其中,x(胜场)的值必须是整数,所以不符合实际.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伍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2.如图是一张有4人参加的某项棋类循环比赛额定积分表,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1分,和局两人各得1分.
甲
乙
丙
丁
总分
甲
3
1
乙
-1
丙
1
3
丁
3
(1)填出表内空格的分值;
(2)排出这次比赛的名次.
解:(1)
甲
乙
丙
丁
总分
甲
3
1
1
5
乙
-1
-1
-1
-3
丙
1
3
-1
3
丁
1
3
3
7
(2)第一名:丁;
第二名:甲;
第三名:丙;
第四名:乙.
设计意图:巩固球赛一类问题的比赛场次积分的求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课堂小结
1.常用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
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
每队胜场总积分+负场总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
每队胜场总积分=胜1场得分×胜场数;
每队负场总积分=负1场得分×负场数.
2.用方程来研究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检验解是否满足方程,还要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3.方法提炼: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一个问题中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具体量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便于研究它的一般规律.
方程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可以将问题简化,建立模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结合解的结果来分析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
系,加深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
每队胜场总积分+负场总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
每队胜场总积分=胜1场得分×胜场数;
每队负场总积分=负1场得分×负场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