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I、历史纲要导引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II、学科素养对接
思维导图
III、学习目标初呈现
内容提要
西方政治思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思想。
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进而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更加深刻、尖锐,终于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其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和各民族独立国家的相继建立,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福利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它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然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依然存在,频繁发生的经济、政治危机,严重的失业现象,走私贩毒、凶杀等各种犯罪的猖獗,普遍存在的信仰、道德危机等,又使资本主义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总危机中。如何解决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改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的统治,便成为资产阶级面临的中心任务。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断加剧的对市场、原料的争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冲突等各种国际问题,也摆在资产阶级面前,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也成为资产阶级面临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总的说是如何适应资本主义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同时从意识形态方面攻击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产阶级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改革的情况,在政治思想上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和渗透;同时,加紧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企图使这些国家按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发展。
这一时期西方的政治思想从性质上来说,仍是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但适应新的情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向,主要有:①政治思想的研究重点由法律制度转向权力的运用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由宏观的理论研究转向微观的政治行为的研究。这一变化从20世纪初开始,经过20年代美国的“新政治学运动”,到50~60年代行为主义思潮在西方盛行而达到顶峰。它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主义的发展上,而且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也不再局限在“形而上”的抽象理论研究上,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政府的实际政策。
政治思想的研究综合化,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的趋向。随着政治思想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从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交互关系中去说明和解释各种政治现象,出现了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文化等新的交叉学科。
政治思想出现了国际化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问题在政治思想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除了传统的民族、主权、国际关系等课题外,比较政治、政治发展、政治冲突、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战争与和平等,已成为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课题;二是出现了多样化的国际性政治思潮,不仅有传统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思潮,还出现了行为主义、存在主义等各种新的思潮,而每一种思潮流传之广也是前所未见的。
政治思想的研究方法多样化,出现量化分析为主的倾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在研究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各种政治行为过程进行实证的、量化的研究,企图使政治理论的研究成为“精确的、可以预测的“科学”。由此出现了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多变量分析法、模拟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派别众多,观点各异,即使在一种思潮、一个流派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主张,但就其理论形成来说可分为
3类:①关于政治哲学,包括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政治思潮。这些思潮尽管在理论观点上有很大分歧,甚至是对立的,但在理论形式上,它们都是19世纪乃至17、18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传统政治思想的延续。②关于政治科学,即行为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将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成果引入到政治学中,将各种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行为作为基本分析对象,它萌发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方世界。系统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政治沟通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博弈论、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都可以归入行为主义政治学。
此外,在哲学、经济学、法学、神学等学科和领域中,也存在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如存在主义、现代法学流派、基督教和天主教神学中的政治思想。尽管这些政治思想散见于哲学、经济学、法学和神学等著作中,但它对现代西方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虽然尚不到一个世纪,但其涉及的问题之西方政治思想多,研究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在整个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术引领
1、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和评价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吴寿彭译,21、31231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一书中指出,在行政方面,雅典有由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的任用制度;又有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而被统治的安排:又有抽签参加政治机构的规定,至少是那些无需经验和专长的政治机构可凭抽签轮番参加;又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或仅订立极低的财产资格;还有这种成例,除了军务以外,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如真有连任的必要也只限于极少数的职司,偶然可以有一二次的例外;最后还有这样的规定,一切职司一至少是尽可能多的职司一的任期应该短暂,在司法方面,有公众法庭制度,这些法庭由全体公民或由全体公民中选出的人们组成,有权审判一切案件,至少大多数案件,包括那些最重大的案件,例如审查政务和财务报告、法制事项以及公私契的,在议事方面,有最高治权应属于公民大会的制度,一切政事或至少是军国大事必须由公民大会截决反之执政人员就该完全没有主权,至少应把他们的权力限制得很少很小,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
之相称的事物。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显然雅典的平等是绝对数量的平等。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在政治生活上,就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民性质的正义不主张按照功勋为准的平等而要求数量平等,依从数学观念,则平民群众必需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所谓“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因此,在平民政体中,穷人既属多数而多数决定一切,这样穷人就具有较高于富室的权力黄洋在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10-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一书中指出,雅典民主政治代表了一套古代高度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它同现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政治不同,是直接的民主政治。公民以抽签和轮流的方式直接参与城邦的管理,这同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希腊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反映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抽签和轮流执政,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典民主政治代表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然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考察表明,虽然民主制度给每个民提供了平等的参政机会,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公民都参与了城邦的政治,同时,个人的财富极大地影响着公民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财产的私有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贫富别决定了实际生活中公民的不平等,而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民主的雅典,绝大部分的武治领袖一无论是贵族领袖还是平民领袖一都出自贵族阶层。实际上在社会与政治生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贵族阶层,从这点上来说,雅典以及同时代的其他希腊城邦乃至他文明中的国家又有共同的一面。这也是那个时代人类的共同特征。
魏风莲等在(对近年来国外雅典民主制研究的思考》(载(史学理论研究)207年第(则文中梳理了史学界对雅典民主评论的变化历程:希腊古典时代,当民主制度在数以百计的城邦里被广泛实行时,就存在着批评民主政治的声音,在之后的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代里,民主制被等同于“暴民政治”而饱受批判。进入中世纪,欧洲君主制成为普遍的现象,古代民主制成为历史陈迹而被人遗忘,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古希腊民主制随着古典文化的复兴重新为人所知,但到了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旧的君主专制,新的政权却更青睐于古罗马的共和制,知识界主流仍然基于柏拉图的偏见把古希腊的民主制看成是暴民政治。直到19世纪初,“民主”的概念才获得了明确的尊重。托马斯·潘恩在《人权)中首次把“民主”作为褒义词使用,1826年格罗特出版的《希腊史》热情地赞颂了雅典民主制,由此颠覆了人们对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认识,此后,随着废奴运动、殖民地解放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民主制也迅速发展,至20世纪,民主制已被认为是宪政制度的完美形式。实际上无论一个国家实行的是何种政体,民主体制成了各国政治家标榜或努力追求的一个政治目标。当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解体之后,古希腊民主制成为西方学者热烈讨论的对象。
2、古代罗马共和制的特点与评价
(1)混合政体
王晋新等主编的世界史纲(上册)(19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一书认为,罗马政体是一种集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优点于一身的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
人民大会、保民官彼此制约监督,达到制衡的目的,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能够避免任何一方专权而导致腐败。
意大利学者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在《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
华光译,2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一书中指出,古罗马的“完美”共和国是
种“混合性的”共和国,它使民主制、贵族制及君主制的各种需要协调起来。从而避免了波里比阿提出的“循环说”的可怕法则。
孙季萍在《民主·共和,法治一古希腊、罗马权力制约的三大要义》(载《法律文化
究200年0期)一文中指出,所谓混合政体,是指将君主政体(一人的统治)、贵族政体(
数人的统治)和民主政体(多数人的统治)三种“纯粹”政体要素相混合,形成一种新的、更
完善的政体形式,它兼取三种单一政体之所长一君主制的“智慧”、贵族制的“理性”和民
制的“自由”,又克服了其各自的缺陷和片面,集三者之精粹而成。这种政体形式又被称
垂“共和政体”,从政治结构的深层意义上说,混合政体的真正目的在于:否定纯粹政体下
个人或某一个阶层垄断政治权力的状况,主张不同社会等级对国家事务、国家权力的共同与共同分享,通过其相互间的利益对抗、妥协,实现政治的平稳发展。以“阶级”为主体的权制衡,这是混合政体理论内含的权力制约基本精神和要义。
(2)权力的分立、相互制约与合作
英国学者斯托巴特在《伟大属于罗马》(王三义译,43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一书中指出,罗马贵族们有自己的两名执政官,而平民有自己的两名保民官。贵族一方有
院和名为“库里亚”和“森都里亚”的大会,而平民一方有“特里布斯”大会。作为平民新的
利成果,保民官与其说用法典保护自己,不如说用誓约保护自己:他们人身被宣布为神
的,他们获得了保护平民不受贵族官员横暴侵犯的权利,由此表达罗马人民的基本主权
民的申诉权利得到许可。我们不能追溯并勾勒出那个阶段的轮廓,在那一阶段的基本情
是,平民成功地赢得了与贵族在政治上的平等,甚至在公元前287年得到保证:他们自己
平民大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在全国范围有效力,并且对贵族和平民一样有约束力。这场斗争的历史,是罗马人民伟大胜利的一部分,相比面言,许多希能城用则没有处用好他们内部的子面,时断时续的能系斗争,导致流血冲突甚至内战,算马人通过共识和成功的要协,把内部事务管理得较好,把两个阶微凝聚成同体面没有酸成内战,原可风在从宪政视角着梦马共和时期的立法,则法与行破N数(间北法学)的年第:期一文中认为,罗马共和国不仅存在三大机构(官像体系、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权力制衡同时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上也存在权力制衡,不过三者在不同时期权重有所不同,他指出,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审视罗马共和制度,从其实际运行状反来要,多数学者会把它归于费族制,但是从法学的角度看,罗马共和制度本身并没有保护某一特权等级的设置,也没有规定某一社会等级才能领导国家,共和国各社会等级所事有的政油权利是与各社会等级对国家所尽义务相关联的,因此这种等级是依据财产的多塞与负抛民段的不同来划分,罗马共和制度并未在法权上塑造一个享有特权的特珠公民集团,事实上,罗马共和国家十分注重公民在法权上的平等,总体面言,罗马共和宪政虽无现代三权分离、分立的观念和实践,但已经在法权上确认了人民集体为国家最高权力,并在实践中设立了权力制约机制,从现今三权分立的角度看,罗马共和宪政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方面均不同程度上实行了权力制衡。
(3)选举产生国家政治机关
魏风莲在(古希量民主制研究的历史考察:近现代)(15-16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
社,208)一书中指出,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尽管在规模上同古代的雅典很相似,但在城市统治的原则上有明显的不同:雅典是在公民集体内部实行平等参政,轮流执政;而意大利共和国所有的政治机关由选带产生,因为他们只有通过选举的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统治者,从而保证公正,这一点应该是政治学家在为国家的发展寻找理论的依据时,放弃雅典而青味罗马的真正原因,
(4)开放的公民权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第7版,吴象要等译,121-1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06)一书中指出,罗马能够制服意大利半岛,而各希醋域邦却没有一个能够统一希猜本土,其原因何在?其一是罗马对待意大利半岛上的其
他民族非常宽容,再者,雅典向这些民族征收贡物,且从不增加其享有公民权的人数,而罗
马人则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都享有拉丁公民权,拉丁公民权是一种广泛而不充分的公民权晏绍样在(波里比阿论古典罗马共和国政制载(古代文明)20年第3期)一文中,引用英国学者PA布隆特的研究成果指出,一般的希朋城邦,成年男性的公民人口不过数千而罗马,到公元前323年,其公民人口已经达到15万人左右;公元前252年,接近30万人公元前209年,大约因第二次布匿战争连续惨败所造成的伤亡,下降到13万:到公元前180年,再度上升到25万:20年后,罗马公民人口突破30万,从此时到公元前2世纪末,公民人口再未跌到30万以下。
(5)妥协与对话
刘圣中在(共和制的精神及其启示一一以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经验为例)(载(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罗马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的政体构成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
某个或某些哲学家的理想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政治和战争实践中逐渐磨合与变革而来,她建立了多民族和多阶级政治对话的渠道,罗马是一个懂得妥协和对话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抗衡的政治家园,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大阶级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和不可共存的对抗,当每次激烈的冲突,甚至可能演化为斗争的时候,他们都能运用讨价还价的政治妥协技巧来化解。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影响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序言,1-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一书中
指出,许多国家在步出中世纪、迈向近代社会时,在国家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英国的影响,有的国家甚至把英国奉为效法的模范。试看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内阁及内阁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文官及文官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治法律原则,几乎无一不源于英国。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具有:第一,连续性特点;第二,渐进性特点;第三,经验性特点;第四,灵活性特点。
阎照祥在《英国政治制度史》(前言,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一书中认为,英国
人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关于渐进性,阎照祥进一步举证说,英国议会选举法颁布于1406年,以后实施了四百多年,选区分布、选民人数和议员选举程序都变得极不合理。1830-1832年实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废除了一些小选区,设立了若干新选区,选民人数由40万增加到60万,但仍不足全体成年居民的5%。1867年、183年继续进行议会改革,选民人数增加二百多万,仍不过全体成年居民的8%,人口半数的妇女依然不是选民。直到1918年和1928年两次颁布新选举法,才最终实现了不分性别和财产资格的成年公民选举制,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历史上导致政治制度变化的政治斗争始终在加强着法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一再运用法律武器建立和巩固其统治地位;不同阶级之间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多次诉诸法律武器,其行为大多能够限制于法律范围之内,或借助法律名义标榜其行为和要求的正义性。《大宪章X权利法案)等一系列议会改革法案的制定,以及议会制产生、议会君主制确立和两党制度的运行等,均属此类典型事例,法制化趋势的逐渐强化还影响和规定着政治斗争的程度和方式,使国内各类政治行为一当然包括政治制度的运行一能够逐渐公开化、合法化和比较温和地进行,较少诉诸暴力和阴谋行为,常常能以较少的社会代价赢得较多的社会进步,同时又加强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渐进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特点,
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在(世界文明史(第2卷)(罗经国等译,270页,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一书中指出,正是英国的这种立宪政府的革命思想为伏尔泰、杰弗逊和潘恩的政治理论提供了内容。英国权利法案的一大部分被吸收进了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宪法的第一个十项补充条款内。
IV、核心素养共涵育
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
材料一
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
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要协的产物。因此,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237-238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票共和”初期法国共和制的脆弱性。
从制宪过程来看:一票共和具有历史的偶然性;法国共和制是含蓄地被议会承认的,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共和派和保皇派之间斗争激烈,并没有坚实的共和基础。从宪法内容来看,第三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两院制”,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的权力和组成有宪法效力,但其地位远高于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同时,它又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包括任命军政要员,在参议员赞同下解散众议院等等。这种制度设计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材料二
1876年3月8日,新选出的参议院正式集会,按照议会制惯例,众议院或下院
中多数派领袖是内阁总理的当然人选,但麦克马洪却无视这一点,拒不授命作为共和派领抽的甘必大组阁,反而从奥尔良派左翼中抗了一位年近八句的老分柱福尔当内阁总理,后因处处碰壁无所适从,杜福尔被追在同年12月交出权柄。12月13日,麦克马洪责成温和共和派茹尔·西蒙组阁,后因麦克马洪认为西蒙已论为甘必大的同谋而与西蒙分手,并致函西蒙,西蒙被迫辞职,一个共和派内周就这样被一位君主派总统通下了台。
------吕一民:《法国通史),238-239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麦克马洪的上述做法,
其一,麦克马洪排斥计必大,通退西蒙,相当的强势体现出保皇派对共和派的打压。
其二,麦克马洪的做法客观地说不乏法律依据,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利,使权力运行中时常出现议会与总统之争,在当时也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两大势力斗争的缩影,从而继续成为共和派的天下。
材料三
1877年,麦克马洪总统致信众议院,表示“1875年宪法……规定了部长们负连
带和个人责任的同时,也规定了我的不负责任……部长们的独立性是他们负责任的条件。这些来自宪法的原则也就是我的政府的原则”
------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426-4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材料四
1879年1月,见大势已去的麦克马洪被迫辞职,提前一年结来了他的总统生
涯。之后,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总统,致信议会,表示”诚心诚意服从议会制度的大法,我决不和由立法机构所表达的全民意志相对立”
----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4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麦克马洪和格列维两任总统发表的宪法新解释。
1875年宪法制订之初,法国究竟是总统制、共和制还是半总统制半共和制,泯然难辨,引发总统与议会之争。经过这两次宪法新解释,法国确立起议会中心制,政府只对议会负责,总统逐渐成为不掌握实权的虚职,共和制度得以巩固。两任总统的自我约束,推动了法国体制的转型。
材料五
在王位视觎者相互争执,从而使君主制复辟终成南柯一梦之际,教会更是被保
守派誉为旧制度的最后堡垒。既然如此,在“共和派的共和国”里,教育大权难道还能再由教会控制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于是,身为教育部长的费里从1879年开始对教育实行世俗化改革。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有关费用由地方和国家通过税收承担。由此,法国确立了初等教育改革的三原则:义务、免费、世俗化。为了坚定青少年的共和信念,加强其爱国主义情感,费里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在推行教育世俗化改革的过程中,费里还努力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规定只有获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执掌教鞭,与此同时,他还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
------吕一民:《法国通史),243-24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费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和原因。
通过法律规定、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保护共和国的公民义务教育免遭教会破坏等,成为这一时期教育世俗化的显著特色。从法国的历史分析,天主教在法国势力很大,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和教育被控制在教会手中,教权主义者的猖狂活动,是旧制度最牢固的支柱,共和制最有威胁的敌人,因而,推进教育的世俗化改革非常重要。
材料六
当时众多行会或职业团体中,像教师那样整体地、热情地赞同共和者,可谓是
绝无仅有。如时任巴黎大学教授、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法国一代史学宗师欧内斯特·拉维斯不惜亲自执笔撰写充斥着共和主义精神的小学《法国史》教科书;又如乡村的小学教师始终以令人感动的度诚把这样一首《从军歌》教给一代又一代的农家子弟: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懂得牺牲,
一个法国人应该为共和国而生存,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吕一民:《法国通史》,244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材料六所述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教师已成为共和国大厦的柱石教师们热情地在讲台上造就一代新人。在传播共和主义的同时,也造就了勇敢而坚定的法兰西民族。在教育世俗化改革中,体现出来的“容忍”与“和平征服”精神,充分地反映了温和派在治理国家时的温和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