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我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量筒:“用我来量取热的液体,我的刻度都不准确了。”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图1
3.在化学实验中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给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液体加热
B.用剩的药品拿回家中做家庭小实验
C.用完酒精灯后,立即吹灭并盖上灯帽
D.取用药品时,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
4.在镁条燃烧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燃烧匙
B.酒精灯
C.坩埚钳
D.石棉网
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
A.偶然的巧合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严谨的科学态度
6下列能量的转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7.在实验室操作练习中,王明同学观察记录了下列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
①通过品尝某包白色固体是否有咸味确定其是不是食盐
②取用锌粒时,直接将锌粒倒入手中
③刷洗试管时,将试管中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下水道
④在进行锌和盐酸的反应时,为使现象明显,应向盛有一粒锌粒的试管中多加盐酸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
9.
先将甲物质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再将乙物质置于左盘称量。若两次都使用了游码,且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均相等,则甲、乙的质量关系是( )
A.
甲小于乙
B.
甲等于乙
C.
甲大于乙
D.
不能确定
10.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 )
A.隐形飞机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
C.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
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
11.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图2
12.对量筒内液体读数时,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7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等于16.3
mL
B.大于16.3
mL
C.小于16.3
mL
D.无法确定
13.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如图3关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描述错误的是( )
图3
二、填空题(共58分)
15.(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____________。 (2)氧原子:____________。 (3)氢气:____________。
(4)氧分子:____________。 (5)水:____________。
16.(3分)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4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图4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17.(10分)图5中A~H为实验室常用的八种仪器。
图5
(1)写出下列各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给仪器H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
(3)给仪器H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一般用________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所加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
(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请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发生物理变化;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________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_______是化学变化。
(2)在铝箔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
A.铝箔变小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强光
D.生成白色固体
19.(14分)实验室常用的基本操作。
(1)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剩余药品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目的。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胶头滴管取液后,应保持胶帽在上,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用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横放,再用药匙或纸槽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朝向手心,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20.(8分)图6是某同学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图中错误之处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7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7
(1)图甲中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甲所示,则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g。
(2)图乙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4.0
mL的液体,在图乙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0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4.0
mL。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22.(10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环节。
(3)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
(4)“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23.(4分)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阿杜同学取来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解析]
铁生锈是由铁变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D [解析]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横放试管,将固体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使固体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3.A [解析]
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中;用完酒精灯后,立即用灯帽盖灭;把锌粒垂直加入试管中,有可能会打破试管。
4.A [解析]
燃烧匙一般用于粉末状固体的燃烧,镁条燃烧不能放在燃烧匙内,应用坩埚钳夹住。
5.A [解析]
化学实验的成功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案,另外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并不是通过偶然的巧合就能成功的。
6.C [解析]
燃烧天然气做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
7.D [解析]
实验室中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不能品尝;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反应后的剩余物应倒入指定容器内,然后再对试管进行清洗;锌与盐酸反应时,盐酸只要能浸过锌粒即可,没必要多加盐酸。
8.A [解析]
火烧赤壁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9.
A [解析]
由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甲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乙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甲物质的质量小于乙物质的质量。
10.C
11.D [解析]
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12.B [解析]
仰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9.0
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7
mL,两者之差是16.3
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应大于16.3
mL。
13.B [解析]
刮风下雨、花落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4.B [解析]
将注射器活塞向里推,则长颈漏斗中出现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5.(1)H (2)O (3)H2 (4)O2 (5)H2O
16.bc
[解析]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约成45°角;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可将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竖直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的水倒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
17.(1)漏斗 胶头滴管 量筒 酒精灯 集气瓶
(2) (3)向下倾斜 (4)漏斗
(5)水在仪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8.(1)一定 不一定 一定 (2)D
19.(1)1~2
mL 盖满试管底部
放入指定容器中
(2)①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②液体药品倒流腐蚀胶帽
③药品沾到管口或试管内壁上
④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20.(1)试管夹没有夹在距管口处
(2)试管内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3)没有用外焰加热
(4)酒精灯内酒精超过了酒精灯容积的
21.(1)7.4 2.6 (2)42.0 胶头滴管 (3)小于
22.(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收集证据
(4)获得结论 (5)反思与评价
23.用外焰加热效果最好 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解析]
从题中实验探究得出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使水沸腾所用时间最短,即用外焰加热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