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
学习难点: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时空定位】
【名词解释】
▲人殉: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行为,殉葬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
▲礼制:礼仪制度的简称,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周公创制礼乐制度,“礼”主要是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在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仪式,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法律的惩罚来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
▲中华法系: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以刑为主。《唐律疏议》标志其确立,对后世及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链接】
☆“法、术、势”
法:强调治国以法为准绳,法是治国的工具。
术:是控制操作上下级关系的手段,如“明赏罚”机制、军功制度等。
势:即权势、权威,是君主存在并且推行法律的前提,拥有权势,君主就能形成对臣下的威慑力,形成对百姓的统治力,如君主专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是主张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认为法令为治国之本,可规范民行,富国强兵。顾必须使民众懂法、守法,做到“法必明,令必行”。“以吏为师”,秦统一后,采用李斯建议,禁私学,焚民间藏书,只许士民随吏学习法令,进行普法教育。
【问题引领】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德治与法治思想的渊源是什么。
2.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背景与社会影响。
3.阅读教材第二目,简要回答秦汉至隋唐法律的发展。
4.阅读教材第二目,回答《唐律疏议》颁布的意义以及唐律的特点。
阅读教材第三目,简要回答宋元至明清法律的发展。
6.阅读教材第三目,回答宋元至明清社会教化的发展。
【深入探究】
探究1: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
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精位齐桓公“霸读侯,一区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材料三: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乃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1)根据史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探究2: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教化
材料一: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
材料二: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材料三: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康熙“圣谕十六条”与《吕氏乡约》的不同规定,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
【知识框架】
【直通高考】
(2018北京文综)“王”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为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2020全国卷Ⅱ)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3.
(2019山东高三月考)商朝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周朝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敬天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出“民意——有德——天命”的具有政权合法性和“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商朝到周朝天命观的变化反应了(
)
A.
国家治理不再借助神权
B.
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
C.
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D.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
4.
(2018大连一模)“夏礼吾能言之,杞(夏禹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商汤后裔)不足征也。文献(古代文化典籍与学识渊博的贤士)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
)
A.
熟悉夏商礼制
B.
感叹夏商衰落
C.
重视文献记载
D.
希望重建礼法规范
5.
(2018新疆乌鲁木齐诊断)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西汉的司法实践中经常被引用。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
把乙藏起来。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决事比》上认为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被判罪。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
)
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
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
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
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6.
(2018山西高二月考)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宣、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这表明中国古代(
)
A.
在法学上没有建树
B.
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
C.
缺乏法律人才
D.
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
7.
(2019河南高三月考)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材料说明(
)
A.
清朝重视基层教化与文化发展
B.
中国清代乡村实行宗族自治
C.
清朝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
D.
中央集权政权体制收到冲击
8.
(2018福建高二期末)中华法系具有“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的特征。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古代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且在实际中经常出现“重礼轻法”的情况。这源于(
)
A.
法家思想
B.
儒、道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儒、法思想的结合
9.
(2019湖南桑植贺龙中学高二月考)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摘自《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穆(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干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做个好人。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自足见重于世矣。
——摘编自〔明〕何尔健《廷尉公训约》
材料三: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摘编自〔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具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据材料指出明代统治者及民众对儒家伦理思想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问题引领】答案
1.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德治与法治思想的渊源是什么。
(1)德治: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法治:《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背景与社会影响。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室礼制社会秩序崩坏。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
(2)影响: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阅读教材第二目,简要回答秦汉至隋唐法律的发展。
(1)秦汉: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律令逐渐儒家化。
(3)唐朝:删繁就简,制定《永徽律》,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
4.阅读教材第二目,回答《唐律疏议》颁布的意义以及唐律的特点。
(1)意义: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特点:礼法结合,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阅读教材第三目,简要回答宋元至明清法律的发展。
宋: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元: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明: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
清: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6.阅读教材第三目,回答宋元至明清社会教化的发展。
(1)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2)乡约: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深入探究】答案
探究一
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儒学在汉武帝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为律令儒家化奠定了基础。
探究二
(1)不同: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
原因:发挥基层教化中国家的领导作用,将国家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法律制度引入乡约教化,进行宣传,维护王朝统治。
(2)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乡约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直通高考】答案
1—8
CBBD
BDAD
9、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团结宗族;和谐乡里。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思想。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族和睦;维护政洽和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推动思想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