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I、历史纲要导引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II、学科素养对接
法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决定》要求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决定》不但进一步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也将精神文明进一步具体化,确定了新的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看作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事,是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方面的事。《决定》首次把法治与道德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对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有了重新的认识。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而是与社会、经济及法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思想道德,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它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八大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对待,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人们的思想、信念、道德水准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我们发现,作为思想领域内的意识形态,主要还是靠“人治”,靠引导和教育,虽有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效果不是太明显。
靠自律提高认识是一方面,但也不是完全靠教育引导能解决的,法治也应跟的上,用法律约束人们的言行,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自己的合法行为,才能真正保证公民的正当权益,使我们的社会有秩序,保证公民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因而,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要靠“人治”,更需要“法治”,用法律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用法治促进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还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法治,将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III、学习目标初呈现
学术引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
1.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治的论述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又的宪政(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2版,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一文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新中国成立后,毛洋东亲自参加了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他在关于中华人民其和国宪法草案(载毛泽东文集(第六卷),3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一文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车大法”宪法的立法原到“基车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缓的民主,而是人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的原则贯穿在我们整个的宪法中,另一个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我们现在就有社会主义,宪法中规定,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原则性,“1957年1月,毛泽东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载(毛泽东文集(第七卷),1971,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文中指出:“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46-1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面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为的改变而改变,”并首次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载(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中指出:“从基层到中央,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党是人民的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一经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全党必须严格遵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法制建设完成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飞跃,1906年,江泽民在《坚持依法治国)(载《江泽民文选(第一卷),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求实197年第18期)明确提出“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胜利而奋斗(载人民日报207年10月25日)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第一次建构了中国共产党法治理论史上完整的理念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载(前进)2012年第12期)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提出了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他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一文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议》(载
(理论学习12014年12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11年1月,吴邦国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载(求是2011年3月)的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进行了高度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程上来,从此我国立法活动全面恢复并迅速展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吴邦国指出:“目前,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8-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一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从层次关系上看,完法是统师,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重要组成部分,从部门上着,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完法性文件
许崇德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88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一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成立以来,先是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钢领)1954年额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75年颁布了第二部宪法;1978年颁布了第三部宪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
(1)(共同纲领)
关于(共同纲领的地位,学术界普遍认可它是一部临时宪法,但存在“纲领”“宪法”之争。陈端洪在《第三种形式的共和国人民制宪权一一论1919年(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建国宪法的正当性)(载《原道2011年第00期)一文中指出,(共同纲领)既是纲领,也是宪法;是部叫做纲领》的宪法,或者说是一部宽法性质的纲领),就其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来说,(共同纲领》就是建国宪法,只不过名称叫做纲领,在内容上有很强的纲领性而已,我
们不能因为它包含很多纲领性内容,因为其名为纲领)而忽视或贬低其作为建国宪法的实质。
韩大元在(论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权)(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首先,共同纲领是“建国纲领”,规定了建国的合法性与基本制度,是各政治势力能够求共识的政治基础:其次,作为具有完整规范形态的纲领,是一部“临时宪法”这个共同纲领决定联合政府的产生”,发挥“临时宪法”作用。另一方面,共同纲领》的内容与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且从其产生与通过程序看,具有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民主性基础,把
它定位“临时宪法”不会降低共同纲领》的历史地位,当然,这种民主性基础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尚不足以构成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因此它并不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许崇德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71-72页,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指出,纲领所规定的主要是尚未取得而要力去争取实现的奋斗日标,宪法则是确认并巩固那已经实现、取得了的根本性斗争成果。因此,共同纲领》是一个伟大的纲领,规定了全国人民应为之而努力的斗争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共同纲领》又不仅仅是一个纲领,它是宪法性文件,规定了应该由宪法规定的一系列重要内容。所以,历史惯常地称它为“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这是贴切的关于(共同纲领》的性质,存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争论。龚育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宣言和纲领(载(求是219年第21期)一文中指出,按照历史的原来面貌,应该说,《共同纲领》是党所提出并为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土所接受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共同纲领》的实施,就是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实施。
李亮在《(共同纲领):筹建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纲领(载《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卷),31-3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文中指出,(共同纲领》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建国纲领,它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2)(五四宪法》
学术界普遍肯定“五四宪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史上具有奠基地位。刘旺洪在(“五四龙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一纪念“五四宪法”诞辰五十四周年)(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8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这是一部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宪法,它确乎开创了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一个新的时代,创设了中国宪法文化理念和制度的一种全新的模式范型,成为中国宪法史上不可逾越的界碑,成为现行宪法的母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韩大元在(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4期)一文中强调,“五
四宪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同时,它的过渡性十分鲜明,
关于“五四宪法”的过渡性,蔡定剑主编的(历史与变革一新中国法制建没的历程(48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书认为,确定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毛泽东确定这部宪法的另一重要使命,他想通过这部宪法来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所以,宪法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及其步骤都做了规定,宪法在制定的时候就被确定为过渡性宪法,被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一旦社会主义建成,宪法的使命就完成了,就要被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所取代。
(3)(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
学术界认为这两部宪法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蔡定剑在(历史与变革一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11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一书中认为,《1975年宪法》是“文革”的产物。
张晋藩在(中华法制文明史(近、当代卷)(489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一书中指出,(1978年宪法》反映了拨乱反正的初步成果,标志着中国的宪政运动开始走上恢复与发展的正常轨道,但又带有“文革”的某些痕迹,是新旧交替阶段带有过渡性的宪法,
(4)(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正式公布的第四部宪法,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以五四宪法为基础的,许崇德在《社会主义宪政的不平凡历程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四十周年纪念》(载中国法学1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现行宪法实际上不是对前一部宪法即1978年宪法的修改,而是以五四宪法作为基础重新起草而成的。它的基本精神同五四宪法一脉相承,甚至某些条文都保持或恢复了1954年宪法相应条文的原貌。
张晋藩主编的《中华法制文明史(近、当代卷)》(493-495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一书把八二宪法的特点和地位归纳为:一是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强化了民主与法制建设。首先表现为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次是规定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任期。第三是明确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三是贯穿改革开放精神。四是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指出,八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89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新中国先后五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周成奎在(中国立法体制的改革完善和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一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至)(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年第1期)一文中概述了前四次宪法修正案:1982年的完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3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1994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以上四个宪法修正案,既是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宪法上的集中反映,是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肯
定下来,成为全体人民一体遵行的最高法律规范;又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并保障其顺利进行,提供了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依据,可以说,这四个宪法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我国完法史上四个重要的里程碑。
刘旺洪在(宪法修正案: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的里程碑(载(新华日报)2018年3月14日)一文中评述了第五次宪法修正案:这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从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又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涵;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修改完善了人大制度、统一战线制度、宪法宣智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国务院管理制度,地方立法制度,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些重大修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余源培主编的(邓小平理论词典》(339-375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一书将“精神文明”定义为“人类社会精神生活进步与开化的状态,人类精神生产积极成果的总和,同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定义为“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的具体内容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
方面”
1.方针政策
(1)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是通过(新民主主义论)和共同纲领》确立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59.70-7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文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做了全面阐释:“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的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方式,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提倡文字乙术为人民服务,后发人民的政的觉悟,数励人民的劳动热情,奖励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发展人民的戏剧电影事业,“这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了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主又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重大的决策,即“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且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成功之路,
关于“双百”方针的提出,商孝才在(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载(毛泽东元小平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1950年,关于京剧问题发生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说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的成立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作为推动戏曲艺术改革的指导方针,由于郭沫若和范文澜两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上发生了争论,193年,毛泽东又提出历史研究要“百家争鸣”,至此,“双百”方针的思想已初具维形,但还只是分别向戏剧界
和史学界两个领域提出的。
黄育之在(我所知道的陆定一(载黄育之(党史礼记末编),197-20页,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8)一文中指出1的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的总结报告明确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该文同时指出“一九五六年,党的八大确认了双百方针,写进了政治报告和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从面使这个方针成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个最高领导机关的决策”关于“双百”的内容,1956年,时任宣传部长陆定一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载(陆定文集,501-5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2)的报告中阐述为:“我们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用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这篇报告是最初的、比较系统的阐明“双百”方针的报告。
关于“双百”方针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李捷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由来与发展X(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7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双百”方针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科学文化领域里,把政治问题同学术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技术性质的问题划分开来,做到政治上分清敌我,学术和艺术上充分自由”关于“双百”方针的精神实质,贾丽云、李彦青在(坚持“双百”方针,繁荣科学文化事业(载(社会科学论坛197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双百”方针的精神实质在于按科学文化各自规律去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在自由竞争中使文艺的各种形式和风格都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发扬艺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解放思想,发扬学术民主,
关于“双百”方针的地位和意义,梁柱在(毛泽东确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与民主政治建设》(载党的文献203年第1期)一文中评价,它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为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途径,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梁柱在(毛泽东确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与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并付诸实施后,学术界和文艺界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由于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致使此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曲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彻底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百”方针才得到恢复,得到更加自觉、坚定的贯彻。
(3)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社论明确指出:“离开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工作难道还有其他的目的么?没有,这是我们唯一的目的”社论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作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口号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它包括了为政治服务,但比孤立地提出为政治服务更全面,更科学。它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关于“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关系,周智娟在(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载《求实191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为人民服务”着重强调的是文化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我国文化工作的方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着重强调的是文化工作者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时代内容,划清了我国文化事业与资本主义文化事业的界限同时,由于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关于“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关系,夏杏珍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之路一“双百”方针、“二为”方向论述)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前者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途径、方法,后者指明服务的对象、目标,两者结合起来,完整的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工作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保证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对这一发展历程,杨凤城在《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与时俱进》(载(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3月)一文中概述如下: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是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文化水平。1979年叶剑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2年党的十二大,“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道路,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他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竟的十五大加以郑重确认和阐释“建设有中国特自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前确提出的“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张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觉的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平历史与逻辑的发展,同时又是依据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战略部置,
2.工程与运动
自1979年9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针以来,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五个一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行业、创建文明村镇、学雷锋做好事、送温暖献爱心、希望工程、志愿者、百城万店无假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军警民共建、讲文明树新风、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这些活动同解决人民群众音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在推动社会风气好转,维护良好公共秩序,改善域乡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成就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载人民日报》2017年5月8日)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成就。《纲要)指出,竟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竟中央团结带领全竟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学习宣传教育不断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人人心,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持
续健康发展,文艺创作日益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为弘扬,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大幅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信心和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IV、核心素养共涵育
1.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出58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5名提名奖获得者。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B.?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C.?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答案】C?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①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3.“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校园”、“书香社会”这些温馨浪漫的词汇点亮了无数人的眼睛,目前全国各种线上线下的读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类活动的开展(??)?
①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有助于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③表明我国工作中心已经变化???④有助于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4.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家庭文明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及表彰活动?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B.?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C.?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能够杜绝家庭矛盾的发生?
【答案】C?
5.义乌国际马拉松赛在梅湘体育中心鸣响开跑。?我市举办国际马拉松(???)?
①是展现义乌城市形象的良好平台?②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一次重大检阅?
③能引导人们爱奔跑、多运动习惯、保持身体健康?④是义乌市的中心工作,是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6.全国第一个市级教育博物馆——宁波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的建成是为了(??)?
①传承宁波教育文化????②提高学校教学质量???③提升宁波教育形象??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7.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烈火淬炼乃见真金闪光。从魏青刚、李博亚、胡佩兰到殷晓非、采建新、孟瑞鹏……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似繁星璀璨,光耀神州大地;从迎着飞驰的列车舍身教人的李学生,到悬空半小时救下倒挂窗外89岁老人的“托举三兄弟”,再到39年如一日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的“陇海大院”……一个个温暖的片段,如春风化雨,感动亿万心灵。——“河南好人”层出不穷,中原儿女正在用鲜血和生命点亮中华版图上的河南坐标。这表明(???)?
A.河南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显著?????B.河南人民精神境界至高无上
?C.中原优秀文化积淀厚重无比?????D.河南文化强省目标已经实现?
【答案】A?
8.2017年4月14日,武汉市功勋市民、模范市民、文明市民盘江晚会隆重举行,武汉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城市荣誉制度的城市。设立城市荣誉制度(???)
?①是武汉市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②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武汉精神?③是武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B?
9.中央电视台情品栏目《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寺”《感动中国》评选话动有利于(???)?
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10.?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B.加强文化建设?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答案】D?
1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
A.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C.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答案】C?
12.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孝心少年”等一系列年度人物的评选与表彰,加强了社会主义(???)?
A.政治文明建设??????????????B.物质文明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