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2 21: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I、历史纲要导引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II、学科素养对接
本专题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对外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通过长期不断地发展.各民族都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虽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方面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有战有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III、学习目标初呈现
学术引领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体制
(一)民族政策
1.羁縻政策
(1)内涵
李大龙在《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252__2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一书中指出,“羁康”一词的要义就是“控制”,只是因为“控制”的程度因实施羁摩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实力对比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所以古人将“羁縻”一词用于指称历代王朝的治边政策时往往在使用时表现出十分宽泛和灵活,仅仅保持名义上的“朝贡”联系可以称之为“羁摩”,但设置机构进行非直接或直接管理也可称之为“羁摩”,差别甚大,不可一概视之,更不可等同于“笼络”,从历代王朝使用“羁縻”指称治边政策的实践看,有几个情况值得关注:一是在清代之前,以农耕族群为主体所建王朝多常用“羁縻”一词,契丹、女真、蒙古等所建王朝则较少使用,清王朝则使用更加频繁,二是各朝虽都使用“羁縻”,但表示的含义存在明显差别,一般而言则多是用于指称对“蛮夷”区域的统治包括了直接统治区域内的“蛮夷”和直接统治区域外(徼外)的“蛮夷”。三是同是“羈縻”但表示的统治或称为“控制”的程度存在不同,甚至是差异较大,而清人将“羁摩”与“抚驭”联用则显示出较准确地把握了“羁縻”的要义。
吴楚克在《构建中国边疆治理与防御理论的几个问题》载周平等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73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一文中认为,在封建帝国时代,中央王朝在与周边地区和民族交往中,主张维护共同利益为前提的“羁縻怀柔”政策。能够实施羁縻怀柔”需要两个前提:一个是主体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一个是客体在“羁縻柔”关系中得到存在和发展。当中央王朝出现内乱,被羁縻的各方就很可能出现动乱,这动乱导致的不是“脱离”,而是“内侵”或者“入主中原”。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是东方文
]财富的中心。
2)表现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23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一书指出,唐朝它藏民族地方管理机构,主要是羁素府州等建置,唐朝边疆民族地区的羁摩府州主要在关内道,河北道、陇右道、剑南道和岭南道,羁廉府州主要统辖于单于、安北、北庭、安东,安西要南六大都护府,其中,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管辖西域,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管错北量,安东大都护府管辖东北,安南大都护府管辖南疆。
包伟民等在宋朝简史》(173-174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6)-书中指出,宋廷对境内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采取羁縻州制度实施统治,宋对直接统治的民族地区建立州县,征其赋税劳役,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对一时难以直接统治的民族地区,则建立羁縻州县,进行间接统治,羁縻州的建立,主要是根据土首原辖领土建政,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羁繁州建立之初,官职均由原有土首充任,这种任官方式,笼络了各族土首,利用
地们统治各族人民,把各族土首拉入宋政权之中,扩大宋王朝的统治基础,达到了羁紧的目的,中央政府与土首之间,主要以朝贡关系为组带。
苏力在(大国宪制一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258-25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一书中认为,人主中原的元朝,介于宋明之间,它在西南边疆各部族治理上,基于与羁素府州相同的原则和设计,创立了土司制度,但这个制度羁素的对象并不只是西南地区的部落首领,更重要的制度考量是,由于元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对中原的制度文化吸纳不足,本民族的政治人才严重不足,但也不放心任用大量汉人治理偏远的西南边疆。土司制度,在蒙古统治层眼中,因此也是一种“以夷制夷(汉)”的努力保持其政权稳定的宪制措施
也算另一种羁縻。
王玉祥在(明朝简史75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一书中指出,对于蒙古诸部明朝政府采取羁縻和军事防御并重的政策。政治上,明朝对蒙古贵族实行招抚,元宗室来降者皆授以官,同时极力争取将蒙古族人民迁居内地,并利用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军事上,实行坚决防御政策,一方面在北部边防线设卫、封王,另一方面又采取各个击玻战术,打击那些对明朝构成威胁的力量.。
(3)评价
苏力在(大国宪制一一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257-25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书中认为,中国历代王朝应对边陲,无论是边疆政权还是地方政治势力,基本制度和方略都是“羁康”。“羁”就是以军事压力予以控制,“摩”则是以经济利益予以安抚拉拢,可谓软硬兼施。遵循的原则大致是(礼记》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明清之前,中央政府更多强调当地因俗而治,会保留当地的部落组织,尽量避免介人部族内部的事务;中原朝廷通过封赏部族首领,获得柔性甚或象征性的控制;由部族首领因地制宜,便利行事,中央政府承认了各地方和民族的差别,又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创造和维系更大疆域内的统一和和平,既有利于中原核心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为基于交流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2.从和亲到联烟
(1)内涵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751-753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一书认为,和亲是中国古代任何两个并存的朝廷或者割据政权之间出于政策需要而缔结的和好天系,汉代以后主要指中原汉族朝廷与边疆少数民族朝廷之间通过联姻缔结的和好关系,和亲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的组合中发生的,这些历史条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硬性的,第二类是软性的,相对地说来,硬性的历史条件处于静态,软性的历史条件处于动态只有在这些历史条件齐备之时,才会有和亲。第一个硬性的历史条件,是封建制或奴隶制的社会,就不同民族之间的和亲来说,还有第二个硬性的历史条件,即民族矛盾。第一个软性的历史条件,是政治分裂状态。第二个软性的历史条件,是没有强烈的此贵彼贱的民族偏见。
(2)表现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208-210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一书中认为,历代和亲,盛莫过于汉、唐,而唐代比之汉代又有所不同,汉代和亲对象只有饲如与气孙,唐则与吐蕃、吐谷浑、突厥、奚、契丹、回纪等民族都有联姻;汉出嫁者都是宗室女或宫女唐代的宁国、威安、太和公主却是“天子真女”。这说明唐代和亲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汉代有发展。唯因如此,唐代和亲目的与策略也更显复杂化,其影响亦非汉代可比,钩稽史实意代和亲似可类分出如下情况:①以怀柔为主旨的和好联姻。隋唐之际两次与吐谷浑和系,唐玄宗时7次与奚、契丹族联姻,即主要出于怀柔羁縻的宗旨。此类和亲的特点是,和亲方军事冲突较少,即使有矛盾发生,也够不上敌国式的威胁,因此和亲的军事政治意味淡较多地体现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②和亲是出于整体战略的需要,唐高祖武德八年许婚图突厥,即是为了“远交近攻”,对付头号敌对势力东突厥。唐太宗时吐蕃距唐尚远,文成公主出行吐蕃,恐怕也有这种战略意义。③和亲更是一种政治需要和外交手段。贞观十六年(642年),薛延陀方强,唐太宗认为有二策可行:一是发兵殄灭之,为百年计;二是和亲司里之,足得30年边疆无事。在房玄龄建议下,他选择了后者,为的是隋末以来痍破未完,自的统治尚未稳固,因而许婚以新兴公主。但是,无论和亲出于哪一种情况,它在客观上确是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亲公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政治关系起着调解的旋作用,从面减少矛盾冲突,为各族人民争得更多安定生活,
(3)评价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756-760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一书认为就多数和亲来说,它们或多或少地起过下述积极的历史作用:第一,冲淡民族偏见。第二,促进文化交流。第三,推动民族同化。如果和亲之后少数民族入居塞内,与汉族的交往增多,那么,他们与汉族同化的速度就会加快。当然汉化得最早最快的还是王族。第四,联结中原朝廷和边疆朝廷。和亲是连结中原朝廷和边疆朝廷的一种可取的模式一羁縻的模式羁素政策的实施不是非有和亲的模式不可,然而和亲的模式有助于羁縻政策的推行。
3.册封政策
程妮娜在《朝贡制度对古代王朝疆域形成与治理的作用—一以东北边疆为中心,兼论两种朝贡制度的区别)(载周平等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196-197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一文中指出,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对于东北朝贡成员的册封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藩国名称册封该国主,如“朝鲜王”高句丽侯”,有王、侯等级;二是以具有政治含义的封号册封乌桓、鲜卑等大小游牧民族酋长,有王、侯、君、长不同等级;三是东汉前期在撤销乐浪郡东部都尉时,以原县名册封当地族群酋长,有侯、君不同等级。汉朝通过册封授印
确立了皇帝与朝贡者之间的君臣关系,并以封号和赐物规定了朝贡成员的高低地位,开创了一代之制。
赵志忠在(清王朝与西藏1(19-30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书甲指出,顺治赖喇嘛的册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达顿喇嘛首次得到了清代中央王朝的册其小历世达赖喇嘛的认定都必须经过清代中央王朝,这不仅是西藏宗教界对中央王朝的认也是西藏僧俗民众对中央王朝的归附,尽管达横喇嘛的称号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但一古汗王所赠之号与一国之君所封之号不可相提并论。俺答汗代表的只是一个蒙古部落,治皇帝代表的却是一个国家,其次,中央王朝对达赖喇嘛的册封,让其“领天下释教”,是他在藏传佛教领域中宗教领袖地位的确立,从此他的影响和作用在喇嘛教中举足轻重为桑嘉措被后人列为五世达赖喇嘛,对其前辈亦进行了追认。从此,达赖世系代代相传直到天,最后,对达赖喇嘛宗教领油地位的确立也是对格鲁派的认定和支持,对于格鲁派展、格鲁派势力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清王朝的册封就不会有达喇嘛的宗教领袖地位,没有清王朝对格鲁派的支持就不会有格鲁派的今天赵志忠指出,班禅的册封,对于整个藏传佛教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之前,系禅虽有旧号“班禅博克多”但这个尊号只是一个蒙古汗所赠,其实际意义不大,而“班神尔德尼”之号却是一代王朝所封,其地位、所起的作用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班禅的册封气使藏传佛教之教权有所分散,从此以后,达赖喇嘛专管前藏,班禅额尔德尼专管后藏,而像古地区的教权,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大喇嘛”,主管外家古格鲁派;雍正年间令章嘉呼图克图领内蒙格鲁派,雍正皇帝上谕中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乃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相等之大剩嘛也”,“章嘉呼图克图者,西域有名之大喇世唐古特人众,敬悦诚服,在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上,各处蒙古皆尊敬供奉”。达横明所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同掌格鲁派,一分为四,互不统领,达喇嘛之权只局限于前藏,其格鲁派领袖地位实际上只成为一种荣誉。
(二)边疆管理制度
1.军事镇守与行政管辖
(1)秦汉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65-67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一书认为亲汉的都县制,不仅推行于中原华夏族居住区,而且也设置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秦统前所设置的蜀郡、巴都、陇西郡、北地都等,当时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所以统一后所设诸部中房然也有少数民族,都以下为了突出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不称县,面称道县“有蛮夷曰道”这种制度始于秦代,《汉书,地理志)所载天水郡的绵诸道,略阳道,骤
道尾西都的狄道等,都是秦陇西郡的下属县,郡守对县、道的管辖是一视同仁的,据云梦(题虎地秦墓竹简,语书篇记:“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南都有夷道,所以都守下令,分行具道,西汉时期,共有道32,根据分布地区分析,大部分为秦代所置,当然也有许多少数民黄地区居住区称县不称道,直到西汉、东汉,又从都领地中划出,改为少数民族居住区的行政机构名称属国等。
马大正指出,属国与郡县制的区别,在于郡县是由那守,县令及乡、亭、里首领按地域实行就治,而属国则由属国都尉、丞、左骑、千人官侯官等组成政权体系,丞在部县系统中都有边都亦设侯官,唯千人、百长等官只设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而且左骑千人官、百长往注就是少数民族的部落王,可见,属国都尉下设的官员,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这是“因其故俗”之一。属国的最高长官为都尉,下设的左骑、侯官等,都是保卫安全的军事性职务,设有劝农水利等官员,这是因为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畜牧,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是因其故俗”之二。还有属国享受不承担赋税的特权等,由于这种制度和特权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社会安定,所以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从而巩固了汉朝的统一李大龙在(汉代中国边疆史》(112页,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一书中指出,西汉王朝在地方上对边疆民族政权的具体管理大致可分为三种主要方式:一是由在边疆设置的都县进行管理;二是设置特殊的机构进行管理,诸如属国都尉、西域都护等,我们称之为特设机构;三是没有设置地方管理机构,采取的是宽松羁摩统治方式,由皇帝通过派遣使者传达诏令或由大鸿胪管理等。
李大龙在(都护制度研究》(321-323页,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一书中认为都护作为一种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或称之为官职,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第一,西汉王朝的西域都护是由使职发展而来,其形成的线索是:使者一护部善以西使者一并护南北两道使者一西域都护。第二,西域都护最初并非是一种正式的官职设置,而是属于“加官”性质,西域都护虽然顺应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统治需要而出现,但这一官职并没有列入西汉王
朝的正式官制系列。
(2)唐朝
李大龙在(都护制度研究)(324-326页,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一书中认为唐代是都护制度的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朝各代都护制度最为完善的时期,首先,都护制度是唐王朝管理边疆或边疆民族的主要方式,其一,都督府在唐王朝边疆防御体系中处于内层而都护府则居于都督府的防御之外,分布格局不同,职能也存在差异。其二,都督府管辖的多是内附的边疆民族,而都护府则身居边疆民族地区,是管辖边疆民族的专门性机
构,其三,安东、安南、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六都护府分布周边的格局,将边疆民族都纳入到了都护府的管辖之下,其次是唐王朝有着完善的都护管理制度,不仅表现在整个边疆民族地区都纳入到了都护管理体制之下,而且还表现在唐王朝有着完备的都护管理制度,唐代的都护已经列入正式官制之中,是其统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是在都护府管理体制之下,唐工朝对边要和边能民族的管理在前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天与我代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广大边翻地区的统治范国,而且唐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程度加
护府的设置也变得更为深入了。
(3)明朝
明朝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的最高统治机构,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外兴安岭、南淘鲸海(今日本海)的广大地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明朝政府又相乳少数民族的特点陆续增设了不少卫所,都司所在地经常有二百名至五百名驻军,每两国换一次,有事时则增派官军前往,宣德二年(1427年)增派官兵多达三千人,都司的都推得使、同知、金事等官均由明朝政府从内地派员担任,卫所官吏则多用当地部族酋长,由明朝政府赐以印信和官号,并许其持救书定期来内地贸易,奴儿干都司辖区内的居民和内地)一样,都得向明朝政府缴纳赋税,为了保证辽东和奴儿干都司的联系和交通运输,明朝动还在元代所设驿站的基础上,大力扩建或新建驿站,延长或新辟线路,当时从辽东到东北各地有六条大道,松花江、黑龙江下游沿岸有四十五个驿站。水乐十八年又在吉林设造船厂制造运输船只,从而大改善了奴儿干地区与内地的水陆交通情况。
(4)清朝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X(508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一书指出,清制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地方军政机构主要是将军、都统、大臣等。将军、都统、专城副都就掌镇守险要,缓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具体情况是:将军有盛京、吉林、黑龙江远城伊犁等驻防将军,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都统、专城副都统有热河、察哈尔驻防都统。
苏力在(大国宪制一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26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书中指出,清朝先在漠南(内蒙)然后在漠北(外蒙),建立了盟旗制度。主要是划定各旗疆界,严禁外蒙牧民越过本旗游牧。再分封旗长“札萨克”,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但要接受理藩院和将军、都统的监督。旗长由蒙古的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不改变他们在各自旗地内的领主地位,却令他们相互之间无统属,相反全成了理藩院领导下的半官僚,从清廷领取丰厚棒禄和各种赏赐,旗因此变成了清朝治理蒙古地区的一级地方政权
这一制度把原先以部落为单位在草原上自由迁徙的牧民全固定在以旗为单位的地域内。部落间不能流动,就不可能产生庞大的群体,也不可能产生全蒙古的政治首领,自然无法形成统一的地方政权或政治势力。通过种种措施,清朝从根本上消除了蒙古诸部联合对清朝统治可能构成的威胁,有效稳定了北部边疆地区。
杜家骥在(清朝简史x212-245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一书中指出,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另外,贯彻实行中央制定的行政法规一《理藩院则例》,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三是因俗而治”。四是中央在选任各地区军政长官如将军、大臣上专用旗人大员或任用亲信古王公、皇室额驸等,五是统治政策上的“恩威并用”与治理上的分离隔绝。
2.屯垦戍边与经济开发
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76-77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一书指出不交行的主要在花方和西几,电国的形式有等化民电等多种,规模大小也不二样点的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粮食供应同题,并供应来往行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农村和的国式为新共的农业区,主要电目地区,从河套以车开始,有河套图中河四等,西域电点的没于轮合,后来发展到断善、渠早年师,最西到达马孙所在的错尔河上游地区,这些
区,以河西地区的规模最大,成绩也最突出,以各种形式参与电田的人数,或者说是在面地区从事过开是荒地,进行过农业生产的人计不下数百万,这数百万人的身份和参加点丙最不尽相同,但他有中的绝大多数是衣业和手工业劳动者,有较高的生产技术和丰不的的动的验,因而他们既是建设边疆的劳动生产者,同时也是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杜家国在(清朝简史6一67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一书中指出,清初,满族黑的者为了保护其东北发样地,独占该地特产,曾在江宁,吉林地区修筑柳条边,禁止民人流(这一地区,康期以后,关内贫民不断进入东北谋生,清廷不得不松池禁令,乾隆时期虽禁加严流民仍照旧流迁,流民大量涌入,促进了东北各地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由于质目守和流民不断增多,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各驻守地如齐齐哈尔,墨尔根,呼兰,吉林个塔同勒楚塔等,都已成为表具车政统治与商业贸易的新兴城镇,东北与关内的贸易往东的非常密切,就降时期,东北地区的山货,大豆与江新地区的纺织品,茶叶等,都是两地长道歌运的大宗交换物品,杜家额指出,就降二十一年开始,特别是准部平定以后,大规模的电暴在新疆地区展开直先是兵电,清还先后在巴里坤、乌售木齐,吐鲁番、塔尔巴哈台,型,乌什、阿克苏等处设置了18个电区,至四十二年,共有电兵1.7万多名,电地30万余面,电田电兵由陕、甘,晋看的绿贵兵派出、3至5年换班一次,返回原提镇标营,后来陆续改为电兵携带家口,长期
面在从事电种其次是民电,就隆二十六年以后,开始在天山北路大兴民电,招募内地民人言方出资护送,并提供住房、口粮、农具、种子,买善安置至四十五年,大约有800户河否等地的无业游民和细农被招募到天山北路电种。对于在该地佣工艺业的单身谋生者及商黑清江也鼓励他们搬取家春,落户认量,仅四十三年一年,乌鲁木齐就有商户100多户到电认是,商人资力雄厚,出资雇工,是种数额很大,如伊犁商人张子仅等32人,报量达3.9
万多商,另外不少遣犯在兵电劳动期满后落户该地,也成了民电的电田户,为了扩大天山北的电田区,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清廷还将天山南路的600多户维族人移住伊犁一带电.,都不完全统计,至乾隆四十年,天山北路东由巴里坤古城,乌鲁木齐,西至伊车,已是农田广布,民田达28万亩左右。
3.蒙藏等地的宗教管理制度
赵志忠在清王朝与西藏)(33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一书中认为,金奔巴瓶制度是清工朝对藏传佛教大喇嘛转世制度的一种改革,这一制度对于革除昔日喇嘛转世中存在的病防止蒙、藏贵族权力集中,体现中央对大喇嘛转世灵童的认定权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奔巴瓶”一词中的”奔巴”为藏语“瓶”之义,此制度设立前,蒙、藏地区的大喇嘛重食之后,其转世的呼毕勒早由前藏的神职人员拉程吹思作法指定,拉程吹忠与内地的巫第用似不过是装神弄鬼的那一套,以其作法选定转世灵童很难真实,拉程吹忠在确定呼毕期的过程中,往往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弄虚作假,收取贿略,反而败坏了喇嘛教的名声,
赵云田在清代西藏史研完X181=1H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一每向出,用金瓶擊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是乾隆五十七年正式设立的制度,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发两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等藏区大活佛转生灵童的认定,置于拉萨大明寺(后移布达拉宫:一个用于确认蒙古各部大活佛转世录重出认定,置于北京雍和宫,凡在理落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活佛,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重的
名字用满、汉、藏三体文字绪写于象牙签上,置金瓶中,由理藩院尚书在雍和宫或由驻藏大在大昭寺抽签掣定,以后遂成定制,金瓶掣签制度颁布后,在蒙藏地区普遍实施,据理高档案统计,到光绪三十年(104年),仅西藏地区就有3位主要活佛的转世灵童进行了金掣签,十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八世、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五世至八世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五世、六世章嘉活佛,都是经过金瓶掣签选定的,只有九世,十三世达赖喇嘛是经过清朝中
央政府批准免予掣签的。
赵云田指出,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无论是对蒙藏地区,还是对藏传佛教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政治上说,它把包括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在内的转世关定权由拉穆吹忠转移到清朝中央政府,树立了清中央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权威地位,杜绝了原来活佛转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避免了世俗贵族和教派之间的才盾和纷争,有利于蒙藏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宗教上说,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完全符合藏传佛教的仪轨,使活佛转世制度更加完善,更好地解决了宗教领袖的传承问题
关于清代西藏中央和地方管理机构的历史作用,赵云田在《清代西藏史研究》(9-1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一书中归纳为三点:首先,巩固了当时国家政权的统一,抵御了外来侵略势力,其次,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最后,清朝驻藏大臣的设置以及某些制度的规定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集中表现在金本巴瓶活佛掣签方面。清政府规定,在西藏大昭寺和北京雍和宫设立金本巴瓶,用以决定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以及其他胡图克图喇嘛的灵童转世,届时由驻藏大臣和理藩院大臣分别在拉萨大昭寺和北京雍和宫监掣。不仅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的灵童转世由金瓶掣签决定,他们的坐床也必须由驻藏大臣主持,将来还要由清朝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喇嘛、班禅喇嘛这种藏传佛教领袖地位的确定并未因清朝的灭亡而结束。中华民国时期,达赖喇嘛、班禅喇嘛转世、坐床仍然是由中央政府派官员主持,长成后由中央政府册封,由此可以看到驻藏大臣及其有关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白钢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卷)(第3版,848-852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一书认为,清代边疆政策的特点是:一是大权集中,小权分散;二是依据民族特点,其俗,施其政;三是厚养头领人物,实行分而治之;四是大力倡导藏传佛教;五是贡赏制度和年班制度。
(四)朝贡制度
1.内涵
王铁崖在《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x(载邓正来编:(王铁崖文选),216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世界秩序的主要表现是朝贡制度,周朝初期就用过朝贡这个名词,原来,这个名词只适用于最高统治者和封建诸侯的内部关系,它逐渐地扩充适用于与“夷狄”的关系,成为支配与所谓贡国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制度,它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朝精确化了,后来为清朝所承继。甚至在184年以后,当中国世界秩
序开始为来自西方的武力所摧毁时,它还遗留了一个时期,只是在191年当清朝崩溃,中华民国成立时,它才自然地死亡了。朝贡制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制度,通过这个制度,建立了中华帝国和附属国家的关系
李云泉在《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256-260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一书中指出,朝贡制度建立于双向交往、沟通之基础上,包括朝贡一方的“称臣纳贡”和宗主一方的“册封赏赐”双重内容,故称“朝贡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和平主义性质。以礼仪之邦、天朝上国自居的古代中国统治者将对外交往纳入朝贡制度的框架,目的在于和平自守,维护农业文明社会的稳定,并且通过和平方式将中华文明带给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不仅如此,对朝贡国彼此之间的交往,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持赞成态度。
第二,互利性能质制度自点密国一方的称臣的资和宗主国一方的最封赏短等的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双向交注制度,如果下是利益的相互吸引,没有互惠互利作探降解样的员制度何以维几千年这一所史线果,朝的制度的现实铁据是利益的交赏和朝贡贸易,朝贡国我取了一定的经济利话面中国换来的不仅是他们对自己条主地承认,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边境少数民我和部国建立的定的朝共关系,中国获得了变定加边环境,从而达到“守在四有”的政治目的,对于自占崇海和平、安宁的中国人来说,和集于此。
第三,不平等性,朝改制度作为古代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制度,其建立到提是政治上的臣属,从理论上讲,它是在华夏中心意识和大一统理念的支配下,中国内部建身份等级制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神,朝两制度的不平等性主要体现于朝页表文和一整会写项的朝商礼仪中,是重名不重实,具有形式主义和象征性的特点,这与近代条的制度的不等性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四,封闭自守性,如果说明代以前朝资制度的政治意蕴比较浓重的话,那么在明清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朝贡已成为中外交注的理一根式,朝资制度与海禁政策并行不的是轴相成,其“防“禁”特色十分鲜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代以来朝贡制度墙于完善面线密,便是闭关自守政策在制度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封闭自守性,极大地阻碍了中外关系多的化的发展进程
徐蓝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一期),52-53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17)-文中认为:朝责体系主要是围绕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互动成的涵盖政治、经济、礼仪等领域的综合性地区安排,它有一套成熟的理念、制度和实施。该体系中,中国以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优越性位居体系的中心,吸引周边国家前来朝贡,作为回报,中国则相应给子一系列政治、经济和贸易上的好处,中国通常更为看重的和礼仪层面的体系内涵,朝贡国则对经济层面的利益更加关注,这种利益的互补使得双方均有动力维持这一体系的运转,朝质体系被看作以中国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所有的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国家都按照“五眼制”理论均有一定的位置,这种制度最初是特指天子与请长之间的隶属交往的模式,其后被运用到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层面,再后来被推广到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上,最后又推广到同一切来往的国家,包括同近代西方国
家的交往方面
吕振纲认为,元代朝贡体系中存在着鲜明的民族压迫色彩的异化倾向,已经背离了朝贡体系的“怀柔”精神;明朝典型的“黄市合一”特征,使得朝贡成为贸易的必要前提,清代前期朝贡体系中存在的“恰克图体制”和“广州体制”,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与西方国家交出的灵活性,这些都作为这些朝代的独特内容而存在
2.表现
明太祖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15世纪前期,随着郑和下西洋,朝责体系达了顺峰,来华朝贡的国家数量之多,朝贡规模之大、手续之慎密、组织管理之完善,皆为所代所不及,随着海禁政策的推行,朝贡几手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手段
李云泉在(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59-60、11-1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一书中指出根据朝贡次数的多寡、政治隶属关系的强刷以及对中国文化认同程度的不同,朝贡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其主要特征是朝方同明朝称臣,定明遗使朝页,采用明侧年号年历,明朝政有调对其国主于以册封赏易,们资物进行回则,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具有较强的政治隶属性,是封建君臣主从关系在矿外关系上的延伸和宗藩关系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讲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主要指明有与属国之间的关系,明代属于这类朝贡关系的国家主要有朝鲜琉球安南,占城(明前即等(2)一般性的朝贡关系,指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中国文化,并曾接受明帝授予的封号,定期或不定期道使来华朝贡的国家,如日本退罗、爪哇、满刺加、苏门答腊、真腊,渤泥三佛不苏禄等,一般性的朝贡关系不具君臣主从关系的真实内涵,随意性较强,朝贡的经济意义更为明显(3)名义上的朝页关系,指的是纯粹的页赐贸易关系,在朝贡体制下,明代前期的一切对外贸易关系皆以朝贡的形式存在,故而许多海外国家道使来华,不过是借朝贡之名行贸易之实罢了,明代典籍所载100多个朝责国中,大多属于名义上的朝贡关系,而且终明之世,朝贡次数只有一二次的国家占朝贡国总数的一半还多,李云泉认为,与明初相比,因客观形势不同,清初中外朝贡关系的建立自然会有所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原来与明明保持朝贡关系的国家,一面进行怀柔,一面前令其缴纳明朝颁发的封诰印敕,以此作为与其确立新的朝贡关系的前提,这与明初有贡必封有很大不同,二是清朝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厚往薄来”的传统,对朝贡国国王和使臣进行赏则,但与明朝频频遣使域外,招徕朝贡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除与朝贡国之间的使市往来之外,清朝统治者在这方面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举措,颇有“王者不治夷狄……来者勿拒,去者勿追”的超然心态,这可以说是保守,也可以说是务实,与发展中外朝贡关系相比清朝更注重安邦治国和在此基础上的拓疆置土。基于以上两项原因,再加上自明后期以来西方殖民势力东侵的影响,有清一代朝贡国的数量不仅远远不及明朝前期,即使与宋、元相比,也大为减少
王铁崖在(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载邓正来编:(王铁崖文选),216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一文中指出,依据清朝的规章,整个制度包含有下列主要因素①对附庸国统治者给予皇帝的委任,承认该统治者的贡国地位,并给子印望以供行文使用;②该统治者在帝国的层次中得到尊称;③用中国历书为记载奏折和其他行文的日期;④按照规章在适当时期上奏皇帝;⑤还要上供当地产品,作为象征性的贡品;⑤贡使由帝国哨所护送到皇宫;①贡使实行皇宫的适当礼节,特别是“三跪九叩”;③贡使接受皇帝的礼物;9它取得在边界和京都进行贸易的某些特权。还有一些关于贡使使用的次数和规模、入境和出境、在京都的住所、贸易买卖等详细规章
3.瓦解
李云泉在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22-28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一书中指出,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中外之间源远流长的朝贡关系和以此为主要内涵的宗藩体制发岌可危。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同步,朝鲜、琉球、越南遭受日美英等国的瓜分和掠夺,并最终与中国中断宗藩关系,1890年,朝鲜王太后去世,清廷最后一次以宗主国身份派遣使臣前往吊祭。1894年,朝鲜最后一次派遣使臣向清廷缴纳岁
贡,1895年,依据中日《马关条约),中朝宗藩关系宣告解体。
4.评价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8贝,北京生洁·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5甲)一书中为,中国的潜属国与西方的殖民地完全不同,这表现为,第一,宗主国不谋取特殊的经济利益,在朝贡中又果用“薄纳厚赠”的政策,使藩属国的朝贡成为有利可图的生意,即朝贡贸易。第二,在政治上,藩属国君主的目的在于维护其地位,以借助宗主国的势力来对抗宗主国又通过支持器属国的君主,减少外族的人侵,保持边境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宗藩关系是一种地位不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
IV、核心素养共涵育
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
突同地汗国是一个以突转地命名的强大异是灵展汗国,武则天时,连测大美来,玄京开光年同,突阶地为了得到唐朝的承认与支持,不断遗使至唐贡触能马,都节为飞世地,但此时有一质更为强大的力量开始注视否域,这就是大食,在这样的管景下,认世线美同是线比大资是的素有必要的,直亲于72年最封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生同施落绿,与其正式球结和米关系,同时指示苏球“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个”,角来于不候的目的量图是,确要突的是把守天可开西大门,唐朝鉴于当时否地的形所采取的对突转是的放策是非常可智的,突骑施也很好地完成着唐给子他的任务,对方走面域的大食力量给平了国有力的打击,723年大食呼罗珊总督进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兵大电大食军,724年通水之战苏绿子复败大食。
-----陈福额:(和亲的力量一以8世纪几大势力在西域的争年力例),数(现代国际)2017年第14期
村料二由于复亲的地缘政治原因,西域诸部族的猛动与板乱时有发生…“这些关系住住与吐善势力相呼应,严重威胁着唐王朝西北边疆的国防安全,面对展仆展起的板,王朝依旧是文武并用、或德素施的策略,一方面威之以武,坚决以武力平定板乱,先后设立安西四镇,构建军事据点,从而保证了西域局势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则怀之以德,高之义,在一系列军事行动之后,就大张旗鼓地进行政治指抚,大力推进羁摩府州的行款建制。
-----周德的:《略论唐代治理西域的大战略),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唐代是经营西域的手段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与西域各国和亲以武力方式坚决镇压叛乱;设置行政军事机构,强化国防;设置羁素州制度,进行政治招抚,成效:一方面团结了当地部族首领,使其与唐王朝起共同对抗大食和吐蔷,另一方面确保了唐王朝对西域统治的基本稳定,对于促进民族题合加强西北边疆与内地的社会整合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
722年进攻小勃物律为唐军所败之后,吐著虽多年不敢进军,然而始终垂涎欲滴材料十一737年下半年,另一支吐蕃军队在来论(宰相)结桑龙东则布的率领下开小勃律,俘获了亲唐的国王,小钓律西北的整个帕米尔地区落入吐善之手,“其旁二十余国附吐蕃,贡献不入”740年秋吐善把赤马类嫁给“小勃律国主”,保证了吐善对小的律的长制权,再加上临近几个国家的归顺,显示出吐善在帕米尔地区的影响力正在上升。
-----白桂思:(吐蕃在中亚:中古早期吐善、突厥、大食、唐朝争夺史:)82-87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材料四
阳十二高仙芝于天室六载(74年)破小物律,满物体主不失利之,语改其国手的三,重的仁军,基千人镇之”,(新唐书,小物律传)说“千是热环,大食请胡七十三国好果一一对的用,“封常清于天生十三我击大物律,大之,排的比”,三载使排位,美此,是生的反击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达到了鼎盛。
-----王小重:《唐,吐善、大食放治关系史),第1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唐朝极盛时期西域形势的发展情况。
吐著通过武力与和亲的手段,与唐朝在西城展开激烈的斗个唐朝通过武力再次从吐善手中夺回小物律,稳定了西域形势;世纪中期,唐制在西域的势力达到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