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I、历史纲要导引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II、学科素养对接
III、学习目标初呈现
学术引领
(一)中国货币的发行与使用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发行与使用
1.夏商西周:从天然海贝到人工贝币
关于货币的起源,我国古代社会有许多不同的记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先王造币”说和“农工商交易”说,关于我国最早的货币及其发展演变情况,吴树国在《民之通货:历代货币流变》(11-19页,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一书中认为,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从文字记载来看,贝正式成为货币是从夏代开始的,夏商西周贝币的计量单位大致分为按个数、按重量
和以“朋”为单位三种。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和复杂化,天然贝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与此同时,贝币本身的缺陷也逐渐暴露,石贝、骨贝、陶贝、铜贝等各种仿贝应运而生。其中,铜贝等金属贝的出现,标志着贵金属开始登上货币的舞台,不过这时还处于金属货币的萌芽时期,它和后世铸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中国货币史上是由天然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一个阶段。
2.春秋战国:多元货币与币制变革
春秋战国是我国货币发展的繁荣时期和多元化时期。杨其广在(从先秦到晚清一货币篇》(载《中国金融家》2016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主要有布币、刀币、环钱(圜钱)和蚁鼻钱4种。布币由农耕工具而来,主要流通于春秋时的晋、郑、卫和战国时的韩、赵、魏等国。刀币起源于渔猎和手工业地区,主要流通于齐、燕、赵等地。环钱由纺轮演变而来,它主要流通于秦国,后来发展为铜钱。蚁鼻钱专指楚国的铜贝,它正面凸起又被称为“鬼脸钱”除楚国外,先秦诸国货币发展的最后阶段,出现了圆钱,意味着我国境内货币制度的初步统除了上文所述流通的货币外,还有皮(兽皮,称俪皮)帛(布帛,称束帛)、黄金等货币。
吴树国在(民之通货:历代货币流变》(11-19页,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一书中指出,上层社会礼仪交往中的礼币皮帛的普遍使用,使它跨出礼仪交往的领域,进入商品交换领域,变成得到普遍认同的支付手段。与此同时,皮帛在民间商品交换中很早就是实物货币,《诗经)中“抱布贸丝”就是这种实物货币的体现。礼币货币化与民间货币基础相结合,使皮帛成为国家货币。
3.秦汉:币制统一与
铢两钱制
(1)秦统一货币与半两钱制的确立
关于秦统一货币的过程,何清谷在《秦币探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一期)一文中指出,秦铸币开始于秦献公、孝公时期。秦国的铸币是圆钱,其初期形态是圆形圆孔,是一两型和半两型的大小二等制,秦惠王“初行钱”开始铸造和发行圆形方孔半两钱,这是改进了的圆钱,秦国的转币从此定型并确立了钱币由王室专铸的制度。
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这说明半两钱的流通已遍及全国,边远地区概莫能外,“重如其文”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时做过
的努力,但没有坚持多久,由于铜原料时有不足,中央铸和委托地方铸的差别,铜范,石范泥范的不同,铸钱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各个时期官方财政状况的差异,防不胜防的盗铸,等等,铜币在多次铸造过程中不断减重。秦末货币的严重减重变质,与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
(2)汉代币制改革与五铢钱制
关于五铢钱形成的原因,日本学者柿沼阳平在《战国秦汉时期的物价和货币经济的基本结构》(载(古代文明)2011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在西汉初期官方与民间的相互关系和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诞生了“五铢钱”。战国秦汉时期存在着“固定官价”“平贾”“实际价格”三个层次的物价结构。国家当时只允许具有同一种钱文的钱币流通,试图维持通过累加其枚数来计算商品价值的体系,并且试图进一步减轻钱的重量,直至其低于钱文的“名义重量”或“规定重量”,不过民间倾向于将钱当作是称量货币,民众没有完全遵行钱文。这样,官府不得不顺从民同意志转面采用接近“实际重量的,作为一定的价值物价好能为民闻所接受的钱文。
4.隋唐:通宝钱制与钱帛并行
(1)通宝钱制
隋唐时期货币重新统一货币制度进一步发展。关于通宝钱制的渊源,高蕴华在(衰落中的变化—北朝货币经济评议》(载(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2期)一文中指出,北朝货币经济在衰落、恢复、再衰落、再恢复的曲折进程中发生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北魏“太和五铢”钱不仅是北朝最早的年号钱,而且在铜铸币历史上第一次将年号与重量同铸于钱的正面,其后的“水安五株”钱亦如此。北周铸钱则又开始不沿用“五铢”等重量名称,亦为货币史上一项重要变革,“水通万国”钱可说开了唐“开元通宝”钱及以后铸钱的先河。
杨心取在唐代货币史中的国家认同问题(载(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通过文字信息的传播,货币成为唐初国家认同的重要建构方式,开元通宝钱的政治宣传意味比较明显,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政权开始发现货币的流通性与政治宣传间的切合点,利用钱文信息的传播增强其政权的影响力。在“开元通宝”开始铸行的武德四年,唐王朝刚刚击败王世充和宴建德两个关东地区的最大割据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含有“开辟新纪元”意味的货币,一方面可以昭显政府打击对手的成果,一方面可以稳定占领区的民众情绪。
(2)钱帛并行
“钱帛并行”是隋唐时期货币制度的另一个特征。李埏在《略论唐代的“钱帛兼行”(载《历史研究》964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在我国货币史上,唐代可以称为一个“钱扇兼行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绢帛“当作流通手段发生机能”,成了“货币商品”,和铜钱同时流通,唐人叫做“钱帛兼行”。唐代绢帛所拥有的广阔市场,是维持其货币职能的主要原因。唐代绢
帛是唐朝与四周各民族交往的主要手段,还通过陆路、海路贸易运销到中亚、西南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正因为绢帛有如此广阔的市场,所以受到商人的青睐,商人对绢帛的积极索求,是维持其货币职能的主要动力。中唐以后茶叶市场的兴起,冲击了绢帛作为唯一国际大宗商品的地位,又构成绢帛逐渐退出流通领域的一大因素。
5.宋元明:纸币试验
(1)北宋:纸币的出现一交子
关于交子产生的原因,黄育玲在纸币的产生与印刷术》(载《新疆金融2007年第3期)文中认为,纸币起源于唐代的飞钱(也有学者认为其源头是汉代的白鹿皮币),是一种支付凭据和汇兑方法,是商品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及制度变迁的影响、造纸业的兴盛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普遍运用、钱荒问题和铁钱区的存在都是纸币产生的原因。她特别强调纸币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印刷品,与印刷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纸币的信用和权威需要有坚强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的支撑和保证,当时川陕地区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发展与普遍推广,也不能诱发交子的诞生。
关于交子的性质,马欣在我国宋代纸币思想及其特点(载(时代金融2015年第2期)文中指出,两宋的纸币包括交子、关子,会子和钱引,都具有汇票和兑换的性质。燕红忠在金融创新与山西票号的兴起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唐代的飞钱、宋朝的交子、会子、关子虽都具有汇兑或纸币的性质,但这些金融工具主要由官府所控制,并与政府财政密切相关。孔祥毅在“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之三,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工具创新》(载(金融博览200年第4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宋代的交子、关子、会子等纸币的产生,和便钱、见钱公据等金融工具,已具有货币与票据相结合的功能,宋代的票据在“飞钱”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一是演化为新的汇兑模式交子会子,二是演化为专卖制度下商人参与专卖商品贸易的交引。商人到西北边地交纳军需粮草或现钱,到京师或政府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或茶、盐、矶、香药犀象等禁榷商品,都是持票人先付出,后凭票取得报酬,是一种带有汇兑性质的提款票据,具有期票性质。还有先交纳现钱,然后才领取代表入纳现钱价值的票据,持票人持票据到指定地区和入纳地兑取现钱,是以票据兑取现钱,以解决入纳人在空间和时间上携带现钱不便的情况,具有汇票性质。
(2)南宋:纸币的发展一关子与会子
南宋时期纸币进一步发展,吴树国在(民之通货:历代货币流变)(1614-165页,长春;长春出版社,200)一书中指出,最初发行的关子与飞钱相似,类似于汇票,由于军费所需钱币运输困难,政府号召商人向政府缴纳现钱领取关子,然后凭此到政府相关机构换取茶引,盐引,也可兑换现钱,这种关子叫“现钱关子”会子从民间的“便钱会子“转化而来。便钱会
子是绍兴初年由杭州一些有钱人设立,带有汇票和钱票的性质,160年,政府见有利可图,于是将其收归官府,开始在临安印行,第二年政府设置“行在会子务”,仿照交子发行会子,会子是南宋主要货币,凡是纳税、上供以及民间买卖都可以使用会子,最初在浙江使用,后来扩大到两准、湖西、京西等地。在南宋孝宗以前,政府对会子的发行比较谨慎。但权臣贾似道当政期间,会子趋于崩溃,此时蒙古灭掉了金,对南宋实现了包围之势,为筹办军费,会子发行量猛增,导致会子贬值,物价飞涨南宋除了中央政府发行会子、关子,在东南沿海地区通行外,还有许多地方独立发行的会子。戴建兵在(中国货币文化史》(9091页,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一书中指出,南宋会子具有地方性,在四川地区发行钱引和四川会子,镇守川陕边境的大将吴阶发行河池银会子,流通于今甘肃、陕西一带,在准南、淮北铁钱区发行两准交子和会子,在湖北等地发行湖广会子
(3)元明,纸币由盛而衰一元钞和大明宝钞
宋到明以来国家的纸币试验,在古代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比起西方国家最早的纸币一英格兰银行券,领先了六百多年,但是纸币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中断了,而西方自纸币发明以来的四百年里,纸币的地位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原因何在?姜丽文在《宋代纸币制度的源起和流变X(载《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有四个
方面的原因。第一,宋明社会经济低于欧美纸币诞生时的发展水平。西欧和北美开始发行纸币是在17、18世纪,那时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而中国纸币诞生在宋代,生产力、社会分工和商业水平相比之下要落后得多,就是到了后来的明清,也刚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宋代以来货币尚未与生产相结合转化为生产的要素,而只是作为一般社会财富的象征,贮藏货币成为普遍的行为,而在商品生产发达的条件下,货币被看作可以带来利润的资本而投入生产,第三,金属货币的发展过程远未结束。货币形态的发展一般是要经过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这样几个阶段。但是中国的货币发展道路却完全不同,纸币产生的北宋初年,金属货币的发展没有走完它的路程。第四,发行纸币的动机、目的比较复杂,西方国家的早期纸币,发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贵金属金
银在流通使用中的磨损以及大量运输的困难,本身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宋朝发行纸币的目的就不完全如此,北宋后期以来印发纸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弥补赤字,解决军政费用的开支,剥夺人民。
6.明清:白银货币化
万明等在《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载(中国中小企业)2016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伴随白银在赋役改革中渗透到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场前所未有地更加活跃起来。明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市镇的兴起,特别是大量外销丝绸和青花瓷,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制度变迁,社会变迁,直至国家财政体系乃至国家的转型。中国白银货币化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日本、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伴随白银货币的极大发展,市场超越了国
界,形成了市场网络的全球性链接。明代白银货币化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着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也是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明代中国曾积极参与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全球新时代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陈昆等在《论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载《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9期)一文中,从五个方面论证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第一,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白银货币化冲垮了钱钞本位而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由此受到严重削弱,货币白银化也促进了明代国家从实物财政到货币化财政的转型,第二,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明朝后期,白银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国提供稳定的货币供
给,刺激了白银货币发展为主、钱为辅的银钱币制的诞生。白银货币化约束了当权者滥发货币的权力,切断了明王朝通向恶性通货膨胀之路,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长。
第三,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第四,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第五,白银流入骤减导致了明朝政治危机,17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投机”浪潮随后把欧洲各大主要国家都卷入了金融危机,使得整个欧洲陷人经济衰退,从而使得输人中国的白银数量也开始下降,大明王朝的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李宪堂在(白银在明清社会经济中生发的双重效应一兼评弗兰克与彭慕兰的“全球经济观”编造出的新神话》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白银在明清社会经济中方面,白银的输入促进了生产的扩张和贸易的发展,为明清两朝的经济赋予了生机。在白银的刺激下,不仅珠江与长江三角洲成了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中心,包括东北、四川等以前比较独立的经济单元在内的广大内陆地区也都被纳入了锥形乍现的国民经济体系之内,形成了以市场为机制的全国性专业分工和资源协作网络。另一方面,白银流入越多,中国民众赖以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流失就越多,中国基层民众往贫困的深渊里陷得就越深,正是白银使中国下层民众陷入了赤贫之境。这被学者黄宗智称为“内卷化”的不归路。
“内卷化”的代价不仅仅在于阻碍了技术进步的途径,还在于对资源的超前超限耗费。
总之,白银的输入滋润了明清社会原始手工业的繁荣(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最后的振作,它通过在旧有生产关系框架内释放更大的空间延缓了自己的崩溃,但却因资源的过度耗费而使整个社会陷进了“高度平衡的陷阱”,白银只是加快了经济之轮的转速,却没能开拓出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模式。
(四)中国近现代货币的发行与使用
1.近代前期:币制泥乱与币制改革
(1)复杂的货币体系与流通状况
贺水金在(不和谐音:货币素乱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民生(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1840-1935年间,中国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有银两,银元,铜元(清末制钱)和纸币,铸造货币既有中央政府又有地方政府,还有私人银炉;纸币发行权也极为分散,享有发行权的既有华资银行,又有外资银行,华资银行又分为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银
行;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伴随着贸易而输入的各国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货币素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第一,本位不明,主辅币不清;第二,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第三,中央、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与非官方发行的货币并存;第四,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第五,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区域内货币流通的多样性并存
戴建兵在《中国近代的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1890-1935)(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一文中指出,尽管清政府在清初就规定了银一两等于制钱一千文的比价,但实际上银钱比价随行就市、时有变化,银两与制钱并非主辅币关系,整体来看,法币改革前,近代中国的各种货币均可通过比价折合为银元、银两,但折合比价是动态的,因中国经济体内的货币量决定于白银的进出口,而白银的流动掌握在外人之手,由于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核心—白银由外国控制,故世界银价的变动会引发近代中国的经济危机,从晚清时期的银贵钱贱,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贵银贱及白银风潮,中国经济危机的发生均有世界银价变动的重要因素。同时,市场上的商品以银两、银元两种货币定价,货币撕裂了市场。银元和银两之间的价格变化导致了商品价格的波动,大大增加社会生产成本,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由于其不同层次可单独地行使价值尺度职能,还加大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铜币成为农民和市民生活的货币,而白银是城市、政府、商人的货币。复杂的货币体系还滋养了钱兑业等食利中介,是中国政治分裂、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之一
(2)晚清货币制度变革
张华宁等在《论晚清时期的货币与币制变革)(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从银两到银元,2003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随着外国银元的输入和广泛使用,中国朝野对银元的态度也逐渐由禁止、默许转变为自行铸造,早在嘉庆,道光年间,民间与地方政府已有仿制银元的铸造,并在一些地区大量流通。1887年,张之洞奏准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币,到1890年银元正式流入市场,。各省先后仿效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到1898年,湖北,江苏,福建、直隶,奉天、吉林、山东、四川等省份的银元局也相继成立,由于意见不一,标准各异,各省所铸银元的分量、成色,甚至单位均参差不齐,并且都标明本省省名,很难在全国通行,但中国自铸银元的出现,毕竟加速了银元替代银两的步伐,而且也为清末银本位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熊昌锟在(试论张之洞与晚清自铸银元3(载(复且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张之洞率先在广东筹建钱局,并试图商请英国汇丰银行代铸银元,广东银元虽在其调任湖广后铸造,但其方案、式样均为张之洞拟定,督鄂期间,张之洞在湖北继续铸造银元,并希望将新铸银元推广至全国。后署理两江总督,仍积极筹划江南银元局复铸银元,因此,张之洞在晚清自铸银元的实践中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铸造银元并推广至全国,有效抵制了洋银,而收归货币的铸造权,则维护了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然而,张之洞也曾以民族主义为由,极力反对以“元”为国币单位,使得币制改革迟迟无法实现,而各省相继取得铸币权后,对中央统一铸币的计划和币制改革的实施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第二,从制钱到铜元。
戴建兵在(中国货币文化史(204-205页,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一书中指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清廷制钱难以恢复,大钱又不能行使,于是开始试行机制钱币。机制钱币是洋务运动的组成部分,清政府想以机器制币来打破币制混乱的僵局,并解决私铸问题,从186年开始机制钱到190年改铸铜元,断断续进行了14年,机制制钱给近代
币制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但令统治者想不到的是,铜元逐渐取代制钱的地位,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钱币圆形方孔的样式,铜元制作简便,铸钱成本大为降低,作为中国近代币制的一个转折点,其意义是深远的。
第三,近代金融发展与新式纸币的推广。
徐昂在(中国通商银行早期发钞考》(载(史林212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开始萌生,首先,中国通商银行的钞票开创了中国本国银行纸币的制式。除了发钞责任人署名之外的所有票面文字,无论中文英文,以及钞票单位数额,均为印刷体。新出现的这些特征使得纸币避免了手写带来的随意性和变通性,中国通商银行钞票的第二点历史意义,在于纸币对白银货币的一种新适应,钞票流通空间的扩大,虽然新式银行的发行使纸币仍需按成色异地折兑,但在形式上,以同机构为名的钞票跨越了货币平色不同的地区,同一套钞票在不同地区能够代表同一家金融机构进行流通,这显示了新式银行钞票对旧式钞券的优越性,第三,通商银行总行对分行的管理渗透进日常业务,比传统行庄的各号关系更密切。新式商业银行通过统一发行本机构的纸币,显现出驾驭复杂信用关系的专业能力,中央政权借助新式银行的功能,给予银行发钞权力,扩张了国家对货币的统一进程与管理职能,第四,通商银行早期的发钞行为成为中国金融在曲折反复中开始现代转型变革的起点之一鸦片战争以降,日陷困境的中国传统货币制度无法借助数量有限、价值折变的纱票维持自身:与此同时,国人在筹设新式银行的进程中开始理性取纳西方的商业信用与银行制度,借以推广纱票,形成了中国金融自身变革的潜在因素,
2.近代后期:告别白银与法币失控
(1)废两用元与法币政策
关于“废两改元”,黄余送等在《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1932年的白银对银元的兑换率波动成为国民政府统一货币的契机。1931年冬东北沦陷,大量银元从全国各地涌入上海,上海银元数量供求失衡。银元价格的下跌,使银元持有者蒙受了巨大损失,废两改元的呼声高涨。1932年,财政部组成废两用元研究委员会,决定先从上海开始实施废两用元。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由财政部拟订的《银本位铸造条例》,该条例规定银币的铸造权属中央造币厂,其他各厂局不得铸造,从法律上保证了货币的统一,条例还对流通中货币的重量,成色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允许原有的货币在一定期限内流通,实现了货币的标准化,但对辅币未做出规定,废两用元是国民政府在货币现代化改革中迈出的第一步,它使白银作为商品退出了流通领域,实现了流通中主币的标准化,极大地简化了流通中的繁杂的手续,直接降低了流通领域中因货币问题引起的交易摩擦,同时由于国家上收了货币的铸造权限统一了货币的铸造标准,稳定了商品白银和银元之间的定价,减少了经济主体因白银和银元价格背离造成的损失,稳定并推动了经济发展,废两用元币制改革在全国顺利平稳的实现,使得在中国通行了四百多年的银两制货
币从此成为历史,具有现代意义的货币制度初步形成。
(2)抗战时期的中日货币战
戴建兵在《抗战时期的中日货币战》(载党史文汇》9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抗目战争时期的货币战,是日本企图从根本上破坏中国的币制,排毁中国经济而引发的,在货币战中,日军试图通过从货币市场上驱逐中国货币,争取有利于敌伪货币的比价、套取中国的外汇抢夺中国的金银、伪造中国的货币等手段,以达到彻底破坏中国固有货币的目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又以物资战的形式大打货币战,将法币推向国统区和根据地,以抢购物资和加剧未沦陷区的通货膨胀。
(3)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贺水金在(论国民党政府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与成因》(载《上海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抗战胜利之初,南京政府拥有黄金600万盎司,美元9亿元,接收的敌伪产业折合法币10万亿元,相当于当时法币发行额560亿元的20倍,此外,还有美国给予的救济物资和美军剩余物资约20亿美元,这些都为政府整顿税收,平衡财政收支,抑制通货膨胀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但是国民党政府的决策失误却丧失了这种机会,他分析道,首先,对中储券处置失当。1945年9月政府宣布法币与中储券的兑换比例为1:200中储券的购买力被严重低估了,法币的购买力无形中增加了好几倍,不合理的兑换率、兑换期限过长及无根据的限额兑换等措施的出台,助长了抢购风的兴起,对战后上海乃至全国的物价很快由跌转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次,对战时压抑的购买力在战后喷发掉以轻心。在漫长的战争年月,由于物资严重匮乏,人们的消费需求受到很大的压抑,随着胜利的到来,国际贸易的次第恢复,战时长期积累下来的消费需求,在战后得到了总爆发,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了通货膨胀,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恢复常态以前,过早地放弃对物价、分配,资金等管制,事实证明是极为有害的。最后,不合理的汇率,进出口政策。
风:
3.人民币的发行与使用
(1)人民币制度的确立
(2)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
(3)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
(4)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
(5)人民币的国际化
(5)人民币的国际化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章玉贵在论人民币的国际化)(载(中国市场21年第总期)一文中指出,从英榜和美元的国际化以及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演变来看,基于经济实力提升而寻求对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权只是货币国际化的动因之一,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无所不在的风险意识以及高水准的金融监管机制、才是支排货币国际化的内生性条件,人民币要成为世界主流货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市场和监管能力都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还不具备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其次,支撑人民币成为世界主流货币的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尽管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还远称不上是世界经济强国,再次,落后的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是制约人民币发挥世界性作用的软助,因此,人民而国际化是个内生过程,对刚刚登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台阶且一直苦于没有国际化货币杠杆的中国来说,人民币如果能够尽快国际化进而成为比肩美元和欧元的世界三大货币之一,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实力的全面崛起,同时也可为中国参与国际顶层金融分工提供实质性支撑,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钟茂初在世界经济体系“变局”下的“成局”一人民币为基础的国际经贸活动机理、要素与前瞻)载(南国学术2016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其主要含义有四:一是人民币在境外享有较大的流通规模: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达到足够规模,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品是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各国央行的投资工具三是在国际经贸活动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额度达到足够的比重和规模,四是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的替代性较强,他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造乃至国际经济秩序重构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必要条件,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正循着先“周边化”、后“区域化”、再“国际化”的路径,一步步地朝着“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职能方向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形成“以人民币为基础的经置活动”一一国际投资活动、国际贸易活动和国际金融活动。
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确立和发展
(—)世界货币体系的相关概念
1.世界货币
张忠平在《世界货币职能质疑》(载《金融研究》1984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世界货币,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世界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世界货币是商品流通向广度发展的结果,随着商品流通范国由国内扩展到国际,货币也就越出了国内流通领城而进入世界商品流通领域,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价值尺度,流通于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一股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以黄金作为货币,由于黄金天然的质的等同性,国内货币也是世界货币,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世界货币的只能是那些经济发达、物质基础(包括黄金储备)雄厚的国家的国内货币
2.国际货币体系
姜凌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与南北货币金融关系(38-40页,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中指出,国际货币体系就是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世界各国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所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它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各国货币比价即汇率的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管制与否的规定,国际结算原则的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等,国际货币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类型,与之相应的汇率制度也有所不同,国际货币体系按其构成的基础即本位货币的差别来划分,可分为国际金本位制,黄金一美元本位制,以及与黄金完全脱钩的多元信用纸币本位制;与之相对应的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或管理浮动汇率制等多种类型
(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1.渊源:1816-1914年的国际金本位制
黄鸿春在(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演变》(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这时,黄金不仅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起货币作用,而且作为国际间的支付和最后清偿手段,形成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它
曾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西方把1880-1914年这段时期称之为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英国对国际收支逆差国的出口商品提供一个开放的市场,对外提供长期贷款,在发生外汇
危机时,充当最后的贷款人,英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国家的货币金融关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世界利率水平,英傍汇票用于世界范围的贸易或成为外国的替代货币,英国支配了世界金融体系黄鸿春指出,自19世纪末期开始,英国逐步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美、德等国经济崛起的情况下,英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垄断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到1913年,英、美、德、法和沙俄为准备战争和巩固政府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已聚敛了世界黄金储备的23%,这就破
坏了黄金在国内,国际间自由流通,一些国家由于政府支出增长,大量发行银行券,于是银行券兑换黄金越来越困难,黄金自由兑换的原则也遭到了严重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失去了保障,一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并禁止黄金出口,国际金本位制遂宣告瓦解,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复存在。
2.雏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全融体系调整
(1)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金卫星在(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载(史学集刊)200年第4期)文中指出,1929-1933年大萧条,推毁了一战后重建的世界经济格局,国际联盟为缓解危机而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则成为新旧世界经济体系的转折点,英国企图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美国则希望终结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倡建全球经济新秩序,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最终未就任何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实际上是20世纪上半期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第一次企图通过国际协作,建立全球性贸易金融合作机制对付危机的尝试,会议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英法与美国在如何协作对付危机的问题上思路不同:而会议的失败则为美国以后构建由其主导下的世界贸易金融合作机制莫定了基础,从20世纪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回顾,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也是美国剥夺英国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为构建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金融新秩序奠定基础的历史转折点,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后,美国即采取措施剥夺英国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首先是继续降低美元汇率,提高黄金的收购价格其次是通过双边贸易协定开辟国际贸易市场第三是初步建立段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36年9月,在迫使英法接受美国规定的黄金出售价格、以法国为首的黄金集团被迫解体的背景下,美国与英法达成了“三国货币协定”,这个合作过程为美国战后建立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提供了经验
(2)1936年美、英、法三方货币合作
谈谭在(从“货币战”到“有限合作1933-1936年美英法三国货币外交)(载(世界历史209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如世纪的年代经济大萧条背景下,金本位制的崩责和美傍、美元的相继贬值使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处于分割和对立的状态,1935年的美,英,法三国签订的(三方货币稳定协议)具有深刻的政治含义,三方协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协定,它
只是三方同时发表的接受法郎适度贬值、承诺相互合作来降低汇率波动的声明,英国还在声明中提出了保留,即在接到其他方终止通知的24小时后协议即被废止,有人称之为“24小时金本位”。罗斯福也在一份关于“三方协议”的备忘录中指出:三方协议不意味着重返金本位,每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水平在受到不利影响时都可以自由行动。这些都显示了各方在货币稳定合作方面的“有限性”
谈谭指出,1936年的美英法(三方货币稳定协议》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三方协议表明了美英法三方的货币休战,各方都认识到汇率稳定的互利性质,相互合作代替了它们之间此前的猜忌和纷争。这代表了“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其次,三方协议及其附属协议在技术上为国际货币汇兑提供了重要手段,这是重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步骤,是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以来第一次“协商外汇汇率,在金融领域进行技术安排和国际合作”。再次,英法同意将美国的黄金价格作为英镑和法郎定值的基础,各国汇率稳定基金按照这一定值进行买卖这表明英法开始接受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标志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新阶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三方协议的政治意义十分明显,美英两国支持法国迫切需要的法郎贬值、赞同币值稳定的原因主要是不断恶化的欧洲政治局势.1936年的三方货币稳定协议是对法西斯主义的一个早期回应,当世界急切需要国际合作,当政治局势越来越令人忧虑的时候,“三个民主国家间的协议是个巨大的安慰和希望”
3.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李向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宣告了金本位制垮台的同时,也宣告了英国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终结,然而,同为战胜国和前世界经济领导者,英国自然不甘心被排除在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定过程之外,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凯恩斯计划”与”怀
特计划”之争,虽然最终结果是以“怀特计划”为蓝本,但英国的努力也没有完全白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某些方面还是体现了“凯恩斯计划”的立场李向阳指出,和战前的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第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是大国之间的一项联合行为.19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有4个国家参加,所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于1946年正式生效,而在金本位制的形成过程中曾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英国并没有能够把各国召集起来宣布在某一特定时期推行金本位制,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拥有一整套规则,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实施这些
规则,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终目标是为商品、服务贸易自由化或取消国际收支管制创造一种环境这些都是国际金本位制所无法比拟的,李向阳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首先,作为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凯恩斯计划”力图降低黄金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怀特计划”则主张未来世界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其结果是确立了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平价,但同时黄金与美元之间只能在中央银行层次上自由兑换,英国的这种要求客观上也符合了美国的利益,其次,与国际金本位制的汇率决定机制不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同时,为照顾英国的利益,协议规定了在“未具
体说明的条件下,成员国可以调整汇率,从而形成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机制,最后,与此相联系的是第三种妥协,英国要求对货币可兑换加以控制,美国则要求货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协议结果是:成员国资本项目下货币兑换可以加以控制,但经常项目下必须保持可自由兑换李向阳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从形式上看,这和战前英镑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它们的维持机制却不完全相同,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人们不会怀疑英榜的真实价值。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只是与黄金保持一种固定的官价,一旦人们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维持黄金的美元官价,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从而诱发兑换黄金的浪潮,通过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在为全球贸易提供交易与储备手段的同时,美国也从中获得了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
(2)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衰落的原因,李世安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载《世界历史120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所谓“特里芬难题”,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特里芬看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而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想。这一设想,被称为“特里芬计划”。在这一计划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即“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挂钩,美元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于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就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与货币储备,这样做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积,这样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特里芬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内在矛盾性。
4.发展:牙买加体系与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关于牙买加体系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孟宪扬在《浅析“牙买加体系”(载《世界经济)1990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出现国际储备多元化状况,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益严重,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重重,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发表后,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进行了第二次修订,该修正案于1976年4月底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从1978年4月起正式生效,从此,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有人把这一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或者这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作“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定”涉及汇率制度、黄金、扩大“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及增加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等问题,其主要内容是:第一,会员国可以自由作出汇率方面的安排。第二,废除黄金官价,会员国中央银行按市价从事黄金交易,第三,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主要是增加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份额比重,以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清偿能力,使特别提款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第四,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用出售黄金所得收益建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最穷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孟宪扬指出,“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第一,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元的地位正在下降,西德马克、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日益加强,第二,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得到发展,第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和商业银行的活动以及有关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债务、投资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的,孟先扬指出,自1976年1月“牙买加体系”形成至今,应该肯定其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它基本上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通货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比较灵活
的复合汇率体制能够灵敏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状况,有利于国际经济运转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牙买加体系”采取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然而,也必须看到,这种被人们称作无体制的体制”的“牙买加体系”弊端很多,首先,随着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乱和不稳定,其次,在“牙买加体系”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下,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工业国家全都采用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因而势必影响国际信用的发展,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和世界生产的发展,牙买加体系事实上加剧了世界性通货膨胀,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建立合理而稳定的国际货币新秩序,已被提到事日程上来。
IV、核心素养共涵育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明王朝试图解决“钱荒”的困扰,而当时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持续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被货币危机折磨了近百年的明帝国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享受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带来的利益。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标志着中国货币财政制度最终确立。中国以庞大的商品生产能力赢得了白银的大量流入,它理所当然地以一个伟大帝国的姿态君临东方。但是当17世纪明帝国将自己的经济寄托于这种舶来金属之上时,也注定了帝国经济随银价起落的命运。明王朝的灭亡,几乎与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同时发生,最终白银成了它的拖累。?
——笑阳《偷窥历史学家的书桌·世界卷》?
材料二?古典金本位制的实行从1870年开始,到1914年一战爆发结束。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纸币都与黄金维持着固定的兑换比率,所以它们之间的兑换比率也是固定的。这类似于存在一种世界货币,各国黄金可以自由地运输,自由地进口和出口,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各国纸币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问题可以自动地调节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没有统一的货币协议,也没有集中的监管机构,但各国都能根据自己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进行自动调节。经济史家安德森在他的书里这样写道:“在那个时代里,人们有一种似乎未曾有过的安全感。进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一个持续不断的年代里,我们看到政治自由不断地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地扩散,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降临到更多的大众头上……在金融实务的处理上,各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都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具有良好的信誉。”?
——朱雄兵《三百年沉浮:国际货币秩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本位化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一“大明王朝试图解决‘钱荒’的困扰”“美洲的巨额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庞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逐点概括。
原因:解决“钱荒”问题;大量白银的流入;赋税制度改革;社会经济或工商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典金本位制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各国纸币都与黄金维持着固定的兑换比率”“各国黄金可以自由地运输,自由地进口和出口”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各国纸币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问题可以自动地调节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人们有一种似乎未曾有过的安全感”“政治自由不断地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地扩散”逐点概括。
特点:纸币以相对固定的比率与黄金兑换;黄金自由贸易。?
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扩展;维护社会稳定。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金银本位制的认识。
解析:根据材料一“帝国经济随银价起落”和材料二“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材料一“明王朝的灭亡,几乎与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同时发生,最终白银成了它的拖累”和材料二“在那个时代里,人们有一种似乎未曾有过的安全感……民主制度不断地扩散,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降临到更多的大众头上”进行综合分析。??
认识:金银本位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是一把双刃剑,应该抓住其带来的机遇,但也要合理地规避风险。
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下半叶,英国对外战争频繁,王室军费支出庞大,财政赤字扩大,当时王室向民间金匠商人借款的利息率过高。1693年,有商人建议成立“其格兰银行总裁公司”,将筹集120万英镑贷款给王室政府,而政府每年支付10万英镑的利息,并授权允许他们享有发行与所借款数额相等的钞票。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击案》,英王威廉和玛丽随后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购股份,不到两周英格兰银行股票全部被认购。此后,英格兰银行多次向政府提供贷款,从而获得银行券(钞票)的垄断发行权。1844年议会通过《银行特许法案》,英格兰银行发钞权限进一步扩大。到1928年,它正式成为英国政府管辖下的、拥有唯一法偿货币发行权的银行。
——摘编自(美国)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吏)
材料二?山西票号以1823年成立的日异昌票号为代表,初期以汇兑业务为主,兼营存放款。19世纪50-60年代,票号数量已达15个之多,分支机构遍及北京、广州、汉口、重庆、西安等近30个城镇。19世纪60-90年代,票号进步经营为各省、海关及朝廷筹措、汇兑和抵还外债等业务,也向众多政府机构垫付饷银。20世纪初期,众多票号在贷款利润的驱动下,不惜动用超出存款数量的巨额资金开展放款业务。随着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交通银行等将跨域汇兑和官款存放业务悉数收回,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一大批新兴本土银行及外资银行的竞争,加上辛亥革命中票号损失惨重,20年代山西票号最终逐渐走向了衰亡。
——摘鳊自张宇丰《制度供给与传统金融机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格兰银行产生的背景,说明其性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山西票号与英格兰银行结局不同的各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