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科目: 生物 年级:八年级 编写人 审核人: 时间: 班级: 学生姓名: 节次 7
课题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产物
学习
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重点)
3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难点)
学习过程(含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测试等)
二次备课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课文完成下例问题)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淀粉 和 氧气
2、绿色植物在 光照 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淀粉 和 氧气 ,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 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物体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2、农业生产中常用 合理密植 , 立体种植 等措施增大光合作用的总面积,从而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3、验证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碘液 。
4、经验证,导管处的气体的性质是 使快要熄灭的火柴复燃 ,因此证明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5、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是提供 氧气 。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根据导学案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选叶遮光--光下照射--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观察
2、思考讨论(1)实验前为什么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2)实验材料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的目的?
作对照
(3)叶片放在酒精中加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把叶片中的叶绿素脱去
(4)滴加碘液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仍是黄白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
3、光合作用的意义
有机物来源 能量来源 氧气来源
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措施增大光合作用的总面积
(2)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等措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当堂巩固、课堂总结】(小组学生回忆并说出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未见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此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D )
A. 水 B. 叶绿体 C. 二氧化碳 D. 光
2、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能量,那么,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于( A )
A.太阳 B.肥料 C.维生素 D.土壤
3、下列为光合作用产物的是( C )
①二氧化碳 ②淀粉 ③氧气 ④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是( B )
A.早晨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叶片蓝色深浅相同
5、农业上充分利用阳光的措施( D )
A同种植物种的稀疏些 B 同种植物种的紧密些
C 几种植物种的紧密些 D高矮之物合理密植
6、在封闭透明的生态瓶中,把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A )
A.水草能制造氧气 B.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水草能提供充足的食
7、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盆栽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
(2)将叶片A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准备与没被遮盖的部分进行 对照 .(3)将处理后的盆栽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摘取叶片A,去掉黑纸片后,将叶片A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叶绿素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4)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和叶片B滴加碘液.稍停片刻后,叶片A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 光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