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表格
执教教师: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年级学科
五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主备课教师
单元课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题
约分
教学课时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课本第65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历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难点:能准确的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件出示、填空(说说为什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二、探究新知。(一)
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
师:从情境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2.
猜一猜:
和是一回事吗??
3.
验证:让学生同桌讨论,把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4.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课件演示。5.
引导学生比较和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相同点:分数的大小相等不同点:分子和分母较大,含有公因数1、6、25;分子和分母较小,只含有公因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都不同?
6.总结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7.课件出示练习: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
???
?指名回答,说明为什么。?
(二)把化成最简分数?
1.
师提出思考问题:(1).化简指什么???
使分子分母的数字变小(2)化简后大小不能变,要运用什么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3)
等式的基本性质中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化简时,是乘,还是除,用什么来除。?????
除,用公因数来除?
(4)
化简到什么时候为止?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
2.
师: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把化简成最简分数。大小不能变。??????
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简分数为止?
====?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直接得到最简分数。?
==?
(3)
师:约分还有一种书写方法,?教师课件直观演示约分的另一种书写格式。??三、巩固练习(课件演示)下列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为最简分数。
2.下面的分数中,是最简分数的在括号里打√,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写在括号里。
?
3.找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约分)?五、板书设计????????????约???
分?方法一:?====方法二:?==?
??????
=?????
???????????????
二次备课记录:
教学后记:
??
?????《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善于运用数学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最简分数。
故事(复习及引入):从前有一个慈祥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有一天,他给儿子买来两个饼干。并分别给了他们。聪明的哥哥说:“我把这饼平均分成2分,早上吃一份,下午再吃一份。”弟弟说:“我把饼干平均分成4份,上午吃2份,下午再吃2份,我得吃的比较多。”哥哥听后就笑了……
1、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
学生畅所欲言……
2、师提问:1/2和2/4是怎么样的两个数?
3、学生分析、讨论。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他们不难发现:1/2和2/4是相等的。教师板书分析过程。
4、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分数(1/2和2/4),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没有学生说出1/2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师提醒:我们已经学过公因数,请同学们从分子与分母的公因数这方面去考虑。)从而使学生意识到1/2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5、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师:像1/2这样的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板书: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即时练习。
(1)完成课本第84页的“做一做”
(2)判断下面的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的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1/3
3/9
1/15
17/51
1/5
4/16
二、约分。
1、师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叫做最简分数?
不是最简分数的,你是怎么样把它化成最简分数的?
2、提问学生说说化简的方法:点名叫学生回答,教师适时体醒,补充!
3、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化简方法写在黑板上。
3/9=3÷3/9÷3=1/3
17/51=17÷17/51÷17=1/3
4/16=4÷2/16÷2=2/8=2÷2/8÷2=1/4
4、教师:请大家看看最后一个分数,没有哪个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化简?
生可能回答:有。4/16=4÷4/16÷4=1/4
5、教师:请问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好?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可能回答:第二种。
教师:为什么?
学生:简单。
6、揭示约分的概念。
教师说并板书: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请学生说出这个概念中应注意的哪些词语?(和它相等的,分子和分母比较小的)
7、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第85页的练习
。
8、拓展练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了很久的课,大家已经很累了,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怎么样?
学生:好!
教师:好的,首先听游戏规则:我手中有一些数字卡片,我随意发给一些同学,发完后,拿到卡片的同学再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老师的卡片做为分母,你拿到的卡片做为分子。
(1)如果你的卡片和老师的卡片组成的是最最简分数的,请站起来。
(2)如果你的卡片和老师的卡片组成的不是最最简分数,请你把它学到黑板上,并化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你又学到了什么?
(可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补充)
四、家庭作业。
小小调查员:请你回去调查一下我们年级几个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并把它们组成不同的分数,看看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板书设计:
1/2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2/4
约
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的过程。
3/9=3÷3/9÷3=1/3
4/16=4÷2/16÷2=2/8=2÷2/8÷2=1/4
17/51=17÷17/51÷17=1/3
4/16=4÷4/16÷4=1/4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2、认识最简分数,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
3、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重点: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分数,看,认识吗?
八分之四
你能说出一个和它大小一样的分数来吗?
先说出一个:
他和八分之四的大小一样吗?
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
图形
性质
和八分之四大小相同的分数还有吗?有多少个?
现在老师选取了几个分数,和八分之四比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比八分之四的分子分母小,但是分数的大小都等于八分之四。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他们的分数知识。
【新授】
1.自学书上P65页的内容
2、汇报: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什么叫做约分?
说一下什么叫做约分?
谁还能说?
我学会约分的方法
请你试着给(
)分之(
)约分(指名板演)
(1)
说一说你是怎样约分的?
生:三十分之二十四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等于十五分之十二。再用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3等于五分之四。
根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这位同学先用2去约分,又用3去约分。那同学们想一想,数字2和3和我们的分数,有什么关系?
生:2、3都是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师:非常好!
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个算式的约分过程就进行简化,改变书写的形式。
演示:我们可以直接在分数上,进行约分。先用2去约分,分子除以2等于12写到24的上面,用斜线划去24.再用分母除以2等于15写在30的下面,同样的用斜线划去30。
再用3去约分。用12除以3等于4,写在12的上面,划去12。再用15除以3等于5下在15的下面,划去15。那么约分的结果就是五分之四。
(2)
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约分的。
生:用它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6,直接得到五分之四。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你是怎么知道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6的?
你们听明白了吗?6是什么数?
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演示:我们也可以直接用
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6去约分。24除以6等于4写在24的上面,划去24.再用30除以6等于5写在30
的下面,划去30。约分的结果就是五分之四。
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结果都是五分之四。
都约去了6(只不过一种是分着约的,另一种是直接约的)
3、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对于约分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我们约份时一般都要约成最简分数。
说一下什么叫做最简分数?
判断最简分数:
约分练习:(略)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约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有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还有分数的性质。什么叫分数的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约分。在学习之前,做一下热身活动。完成的请举手。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16
(
)
4
(
)
1
——
=
——
=
——
=
——
=
——
32
16
(
)
4
(
)
(
)
2
10
(
)
20
——
=
——
=
——
=
——
=
——
9
3
(
)
24
(
)
(指明回答,分享解题思路。)
2、(1)写出28和42的公约数。(生独立完成·,对答案。)
(2)指出哪两个数是互质数。
3和8
12和18
什么叫互质数?为什么3和8是互质数?12和18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最简分数
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指名回答)
第一幅图是,第二幅是,第三幅是,第二幅是。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所有的分数中哪个最简单?它分子和分母之间有几个公因数?公因数是?
小结:像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最简分数。刚刚我们也复习了,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因此,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齐读概念)
自己想一个最简分数?(指名回答)
2、学习约分
思考:如何把
化成最简分数
?
方法1:=
==
==
方法2:==
师生一起归纳:把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能得到最简分数。以上两种方法,哪种更简单?
这是约分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齐读概念)也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的过程,就叫约分。
三、巩固练习
把下面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并与同伴交流。
2、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3.连谜底。
4.在
里填上“>”“<”或“=”。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约分
=
==
==
==
七、教学反思约分教学设计
五年级
课题:约分
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1.我能说出“约分”“最简分数”的含义,约分的一般方法。
2.我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学
习
内
容
学
法
指
导
【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里你们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呢?
预设生:我看过,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
师: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觉得特神奇,是不是?(学生点头)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好不好?(好)
师: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么变,我们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用约分的方法来变分数。
老师板书课题:约分。【学习活动】独学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二、对学
先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再和同桌说一说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
18和6
(
18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6)
8和21
(
8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1)
45和50
(45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5)
三、组学
1、用两种方法把
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说出约分的两种方法。
2、观察
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你能发现什么?四、【展示汇报】
1、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2、直接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4、约分的方法
(1)逐次约分法:
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直到得出最简分数。
(2)一次约分法:
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得到最简分数。
5、约分时也可以这样写:
先画一条斜线,表示除,用分子除以公因数的商写在分子的上面,用分母除以公因数的商写在分母的下面,当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时,就把结果写在等号后面。
观察
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你能发现什么?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目标回顾内容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数叫最简分数。3、约分的方法: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和分母。
也可以直接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和分母。【自我反思】教学中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出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概念,掌握这两个概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以引导为主,让全班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展示、交流、小结等活动,一步一步地使学生自己理解和归纳约分的方法。在学生讨论约分的方法时,鼓励方法的多样性:可以用公因数逐步约分,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约分。练习中,除了要求学生会约分,还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对知识的拓展不够,教材练习十六中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练习没有涉及。
和同桌说一说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提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逐次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