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3 09: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
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的内容有以下特点:其一,相对于以往高中历史内容几乎是全新的知识;其二,本模块的内容体现出学科综合性;其三,多是生活层面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选自教育部审定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是本模块的起始课,学习本课的内容、掌握相应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于整个模块的学习具有基础作用。
???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由采集、狩猎转向种植和畜牧,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掌握用火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也是人类走向农业文明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充满着延续与变迁、偶然与必然、局部与整体的互动作用。
学情分析:在高中历史必修部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应的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有了提升。学生可能面临的学习问题是:其一,相对于以往高中历史内容几乎《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是全新的知识;其二,本模块的内容体现出学科综合性特点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恰当补充历史材料,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学习本课内容的有利因素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多是生活层面的,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基于学生的生活来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分析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过程,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比较,了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面貌和早期农业传播情况,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和交融性,学会尊重多样文明。
通过分析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自然、劳动、生活的优良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先民在农业起源和文明发展时期的成就,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难点:农业的出现;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食物生产与文明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直观图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归纳法。
总体设计思路:?以《三字经》相关内容导入新课,把本课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一、人类早期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三、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今天吃的主食是什么?(学生回答:馒头、面条、米饭、大饼)这些主食来自植物小麦、水稻,三字经中也有关于人们主食的记载。
材料一?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三字经》
《三字经》中记载的农作物六谷、动物六畜,人类是何时开始培养和驯养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来了解。
【设计意图】教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倒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把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
学习新课: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人类的食物采集阶段
1.学习任务一:观察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了解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的状况。
教师活动:出示《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布置学习任务(提出思考题),引导分析。
(1)观察《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你能获取有关远古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哪些信息?
(2)要研究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我们要借助的一手资料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作答。
???通过读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远古时期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懂得用火,狩猎可能是食物的来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所体现的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2.学习任务二:观察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思考下面的问题。
教师活动:出示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图片(图片略),介绍旧石器时代的概念,布置学习任务(提出思考题)。
(1)旧石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是怎样的?
(2)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作答。
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粗糙、简陋,生产力水平下。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是狩猎和采集。
教师活动: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出示塔西里·那杰岩画(撒哈拉沙漠岩石上的石器时代的绘画)和古人类时期的狩猎场景图(图片略),直观的感受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经济生活。
教师活动:总结陈述。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是狩猎和采集,由于他们依赖大自然,所以就为大自然所支配。由于一块地方所能供给的食物有限,他们只好分成小群行动。据估计,即使在那些冬季气候也很温暖、物产丰饶的地区,每平方英里也只能养活一至两名食物采集者;如果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在热带丛林区或沙漠地带,那么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为了追猎动物、寻找野果地或渔猎场地,他们不得不经常过着流动的生活。
3.学习任务三:观察并比较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不同,分析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主要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图片(图片略),布置学习任务(提出思考题)。
根据图片分析,这些生产工具与旧石器时代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作答。工艺不同。这些工具采用了磨制技术,磨制成平整光滑刃部锋利的石器,可以多次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活动: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解释新石器时代的概念,引导学生比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使用的工具: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食物获取方式:从狩猎采集到食物生产;生活方式:从不断迁徙到定居。
【设计意图】
1.通过了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生产工具与获取食物方式的变化,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经济生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通过观察对比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不同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
3.通过了解人类早期生产与经济生活发展的趋势,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类的食物生产阶段——农业的出现
4.学习任务四:阅读教材、《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指出农业起源时间、起源中心及其成就。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图略),布置学习任务(提出思考题)。
读图找出: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读图作答。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集中分布在东亚(中国)、南亚印度、西亚和中美洲[墨西哥]。
教师活动;出示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表格,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
驯化的农作物
驯化的动物??????
东亚含南亚
西亚
中美洲
教师活动:出示一组材料(有关神农的传说、《农书》神农教稼图,考古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稻和粟的化石图片),提出思考题。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作答。中国农业起源早,较早培养了农作物水稻、粟,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1.通过了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的农业成就,认识古代先民的智慧及对世界农业的贡献。(家国情怀)
5.学习任务五:读图,观看视频,谈感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早期农业传播示意图》、幻灯出示野生植物与被人类利用、培植的作物数字、播放(6种食物的祖先),提出思考题:
?通过读图和观看视频,你有怎样的认识?
?????
学生活动:读图、观看视频,谈感受。
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古代先民为驯化农作物和动物付出了艰辛,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世界各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不同,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农业不断发展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分享感受,涵养学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师总结过渡: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都经历了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过程,但又各具特色。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世界主要文明古国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6.学习任务六:读图,分析文明古国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示意图,布置学习任务:
依据图片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学生活动:读图作答。
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的特点:出现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原因: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强。
7.学习任务七:阅读教材,归纳世界主要文明古国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完善。
?
种植作物、驯化动物
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营方式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中国
古希腊
古代美洲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两组图片:其一,不同地区的农业活动场景;其二,不同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及其文字内容,感悟: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世界的农业各具特色,人类文明呈多样性。
【设计意图】
1.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认识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和统一的,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
2.认识不同的自然条件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不同的文明,文明具有多样性。
三、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8.学习任务八: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活动:出示四则材料丰富学生思考的载体,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概括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
材料一???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年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
,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引自教材课后探究
材料二
?????
材料三???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期、播种期、收获期。
材料四
????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和教材作答。?????????????
(1)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使食物多样化和食物供应相对稳定,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3)使人类从迁徙到定居,形成聚落(村落);
(4)促进社会分工(独立的手工业出现)
(5)推动文化创造活动(音乐、文学、宗教的发展);
(6)推动了科技发展

(7)使社会关系变化
:产品剩余—私有制—阶级、国家—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在分析材料、阅读教材,提取信息,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中涵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素养。
【课后作业】
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外来农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玉米、西红柿、西瓜、南瓜、辣椒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考查其传入中国后对粮食生产、民众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食物采集阶段
食物生产阶段
生产工具
食物来源获取方式
生活方式
人们之间的关系
??????1.文明古国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2.主要文明古国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三、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1)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食物多样化、供应相对稳定,促进人口的增长;
(3)使人类从迁徙到定居,形成聚落(村落);
(4)促进社会分工(独立的手工业出现)
(5)推动文化创造活动(音乐、文学、宗教的发展);
(6)推动了科技发展;
(7)使社会关系变化:产品剩余—私有制—阶级、
国家—文明社会。
【教学反思】
优点:(1)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补充材料,丰富学生思考载体,有利于学生走近历史、理解认识远古的历史。
(3)体现了学生主体。
(4)在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较有成效。
需要完善的部分:在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内容教学时,选用的图片素材需要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