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巩固训练
一、填空题
1.在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放热性能,比热容用符号____表示,单位符号是_______,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2.将初温为30℃、质量为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剩下的2kg水吸收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__℃。(c水=4.2×103J/(kg·℃))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质量为20千克的水由升到时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
。
4.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升温较慢的物质是________,因为它的__________较大。
5.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
得到图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那一杯液体的温度升的快?_____(选
填“甲杯”,“乙杯”或“两杯一样快”),那一杯液体的比热容大?_____(选填
“甲杯”,“乙杯”或“两杯一样大”)。
6.小明为了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用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实验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图像发现,加热相同时间后,煤油升温______(选填“快”或“慢”),这说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或“小”)。
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质量初温均相同的两种液体分别放人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1)分析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
(2)温度都是40℃时,两液体吸收的热量Q甲______Q乙.若不计热损失,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c甲:c乙=______。
8.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两种物质(固态)加热,相同时间内甲、乙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1)当加热至2min时,甲吸收的热量______乙吸收的热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甲的比热容______固体物质乙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甲______晶体(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
9.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可判断密度较大的液体是______(选填“a”或“b”);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出______(选填“a”或“b”)吸热能力强.
10.甲乙两种液体可以互相混合,甲乙的密度之比为6:5,混合前体积之比为3:4,比热容之比为2:3.
假设它们的初温不相等,混合后的混合温度为T,不计热量损失,则它们达到热平衡后各自相对于它们原来的初温度的温度变化量之比为________。
二、单选题
11.用水作为暖气中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 )
A.沸点高
B.密度大
C.比热容大
D.导电性强
1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13.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质量相等,比热容大,吸收热量多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B.若质量相等,比热容小,吸收热量多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C.若吸收的热量相等,比热容大,质量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D.若吸收的热量相等,比热容小,质量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14.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三、多选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等
B.0℃的水没有内能
C.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16.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四、计算题
17.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4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
18.如图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19.质量为500g的某液体放出了3×104J的热量后,温度下降了30℃;若此液体放出的热量有60%被一质量为2kg的铁球吸收,求:
(1)某液体的比热容。
(2)铁球升高的温度。(c铁=0.45×103J/(kg?℃))
五、实验题
20.宋岳同学为了“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他在实验室与同组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一个220V电源;
探究过程: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水的温度/℃
25
26
27
28
29
30
31
…
煤油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37
…
(1)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2)对水和煤油的选取,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3)由于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不便使用仪器直接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多少转换成______来表示;
(4)分析实验数据他得出的结论是(用两种方法比较吸热能力,写出两条):______,______;
(5)有表中数据可知______吸热能力强。
21.在研究物质吸放热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水和煤油两种物质,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假设为Q),让加热时间相同,下表是小组实验记录的数据。
物质
实验次数
液体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s
水
1
50
9
10
2
100
5
10
煤油
3
50
19
10
4
100
10
10
(1)对比分析实验1、3两次或2、4两次的实验数据,其特点是: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______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约是水升高温度的______倍;
(2)我们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认为50g的水比100g的水吸热能力小,50g的煤油比100g的煤油吸热能力小。我们应该选择______和______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才可以衡量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3)计算表格中4组数据所吸收的热量与其升高的温度和质量的比值即,发现对于同种物质,这个比值是______的;不同物质,这个比值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叫做______。
答案
1.c
J/(kg·oC)
2.不变
55
3.4.2×103J
4.2×106J
4.水
比热容
5.甲杯
两杯一样大
6.快
小
7.60
<
1:2
8.等于
大于
根据,固体物质甲、乙质量相同,吸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Q相同,由于Δt甲<Δt乙,所以c甲>c乙
可能是
9.a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a
10.5:3
11.C
12.C
13.B
14.C
15.AD
16.BD
17.8.4×105J
18.
19.(1)2×103J/(kg?℃);(2)20℃
20.天平
质量相等
加热时间长短
给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煤油比水温度升高多
使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煤油吸热多
水
21.质量
相同
两倍
不可以
质量
升高温度
相等
不相等
比热容
试卷第6页,总6页
试卷第1页,总6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