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最小公倍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复习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任意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准备:有关求最小公倍数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写出3和5的倍数(至少写5个)
3的倍数有:(3,6,9,12,15…)
5的倍数有:(5,10,15,20,25…)
二、新授课。
1、出示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倍数最小的是多少?
师:指导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师:本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求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
:
讨论用什么方法解诀?
生:用筛选法和排列法。
指名回答,师板书。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2、怎么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方法同上,学习集合图表示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
师: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
出示课件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师: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6和8的公倍数是24,,48,…)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指名回答并板书。)
3、学习求两种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总结规律。
4、学习短除法,先介绍短除法,出示课件示范。
先把被除数对齐写出来,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如果商还有公因数就继续往下除,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的积就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练习。
练习十七第2题,第4题,第6题。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了解两个数的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所学的知识是在学习本册书第二单元倍数与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只有在学好本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通分,所以学好本节的知识十分重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肖老师刚来到你们学校就接到了几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让肖老师布置一个大大的正方形的展板。你们说说这个正方形的展板边长可以是多少了?
生:3分米,6分米……
老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正方形,但是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要求,让老师用长3dm,宽2dm的长方形布置,而且还要求是整块的。说完就把长方形的纸片展示并贴在正方形的边角。那拼出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了?老师说完在画的正方形的边长上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讨论讨论,把你们拼好的在随堂练习本上画一画。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到做的对的同学)
老师:我相信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那现在哪个小组来告诉一下老师,你们小组拼成的正方形边长告诉老师。
学生:可以拼成边长是6dm的正方形,
老师:回答的真不错,那老师想问问哪个小组还跟这小组的是一样的了,举手老师看看。在举手的小组中选出一人到黑板上用彩纸拼出来。
学生上黑板拼
老师:大家说他拼的对不对啊?对!就掌声鼓励。那有没有哪组同学拼出不一样边长的正方形了。
同学:12dm、18分米……同学们真厉害,谁拼出来的正方形边长是12dm的,请到黑板上拼拼看。
同学在黑板上拼出来了。
二、启发学生,探究新知。
老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能告诉肖老师你们是怎么想的么?这小长方形的边长跟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了?同桌两个人在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拼出来的正方形边长既要是3的倍数有要是2的倍数
老师:这位同学说出了他们的想法,真不错。那还有说说他的想法了。
请2到3人回答
老师:既然你们都说拼出来的边长既要是3的倍数又要是2的倍数,那现在你们分别说他们的倍数,老师来写。
老师:对于这个图我们还可以这样画,下面让学生回答。
学生:左边写3的独有的倍数,右边写2独有的倍数,中间写2和3共有的倍数。
老师:那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就是6,12,18……那我们就可以答了。请一位同学答
学生:可以拼成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
老师:嗯,答的很完整。那同学们来看看,这个图形,我们可以这样说
老师:6,12,18……是3和2的公有的倍数,叫做他们的公倍数。
老师:其中最小的是几啊?同学回答6,老师继续说,那6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叫做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老师:那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什么是最小公倍数了吧,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在心里默默的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等会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
同学说说
老师:都说的很不错。老师对于你们的帮忙实在表示感谢。但是肖老师还有一件事要你们帮忙了。现在这些同学要排队,他们可以分成4人一组,也可以分成6人一组,都刚好可以分完。而且这些同学总人数在40以内,可能有多少人?同学们,你们同桌两人讨论讨论,等会再告诉老师你们组的想法,好不好。
小组讨论……
学生:我们小组也觉得人数应该是12人,24人,36人。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那老师想知道其他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我们小组也觉得人数应该是12人,24人,36人。
老师:恩,说的不错,那老师想知道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
学生:人数应该是“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或者“总人数是4和6的公倍数”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棒!这一下你们可真帮老师解决了两大大问题了。
三、就一步探究,发散思维。
老师:同学们都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那现在你们有信心求出他们的最小公倍数么?
同学齐声回答:有
老师:那你们现在找找6和8最小公倍数,你们现在小组讨论一下,等会你们告诉老师用几种方法求出来的。
同学之间讨论,老师巡视,看看有没有用数轴表示出来的。
请一名同学回答并说出想法。在没有人想出别的方法时,小黑板出示数轴法。简单介绍,上面标6的倍数,下面表8的倍数,圈出的是6和8的公倍数。
老师:观察一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了。
老师指着数轴引导学生回答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四、规律小结。
老师:同学们现在做的都很不错,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同学们能不能学的怎么样。老师边说的时候并在黑板上写出3和6,2和8???5和6,4和9?
在同学们答出来之后,老师让他们思考一下,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3和6,2和8??我发现两个数成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学生:5和6,4和9??我发现两个数互质时,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下次我们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先看看是否满足这两种情况,不满足的时候我们在用列举法求出最小公倍数。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练习十七,第三题《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小公倍数》第一课时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探索找公倍数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能力目标:
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
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感受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学会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不同方法及应用。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情景设置,谈话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讲解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8月份月历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
1.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
2.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请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
3.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
二、?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呈现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今天老师
(?http:?/??/?www.3edu.net?/??)也给你们讲个阿凡提的故事
(?http:?/??/?y.3edu.net?/?gs?/?"
\t
"_blank?):从前有个长工,在巴依老爷家干了一年也没有拿到一个铜板。长工邀请阿凡提去向巴依老爷讨工资。巴依老爷含着烟斗冷笑着说:“工资我可以给你,不过我的钱都在我的账房先生那里。从八月一日起,我要出去收账,每4天才休息一天,我的账房先生每6天才休息一天,你们就在我们两人同时休息的时候来吧。我肯定给钱。”阿凡提想了想,便带长工离开了。到了某天,他真的从巴依老爷家帮长工拿到了工钱。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
要找出两人同时休息的日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同桌合作,而后交流探究方法。
同桌合作,在月历卡上,找出两人同时休息的日子,并做上记号。
3.梳理学生的思考方法:
巴依老爷休息日:4、8、12、16、20、24、28
账房先生休息日:6、12、18、24、30
共同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一天:12
三、激发思考,深入探究
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1)?认识4、6的倍数的特点。
(2)理解“公有”和公倍数。
(3)认识最小公倍数。
(4)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2.激发思考,探究方法。
(1)初探找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①复习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列举法、集合圈表示法、短除法)试用这三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
②?小组合作
③?交流汇报。
④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2)再探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出示: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6??????
2和8
5和15
5和6
2和7?????
?3和8
①?比赛:左边的同学做第一行,右边的同学做第二行。
②汇报结果。
③观察比较,总结规律:
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四、课堂练习,强化巩固
1.基础练习。
2.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加深理解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七、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公倍数
几个数最小的倍数
——最小公倍数
八、课后反思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