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文档属性

名称 谈读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7-22 10:54:56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猜谜:打一物)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知识就是力量!
学习目标
1.了解培根的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精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比喻论证、归 纳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领会并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4.激励自己更加热爱读书,不断进步。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此外,他还开了英国随笔体裁的先河。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复兴》、《亨利第七王朝史》、《随笔》、《新大西岛》等。
听录音:朗读课文
找出生字、生词,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读准下列字音:
怡( )情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

咀嚼( )
味同嚼蜡( )

zǎo
xiá
jié
jué
liú
jiè
zhì

jué
jiáo
·
·
·
·
·
·
·
·
·
·
·
1.文章的中 心话题是什么?
(读书)
2.围绕这一中心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并划分层次。
(一、第1至第6句,阐述读书的目的;二、第7第12句,阐述读书的方法;三、第13至第17句,阐述读书的作用。)
赏析课文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读书有什么目的(益处)?
(怡情、傅彩、长才)
2、读书可能出现哪几种误区(偏向)?
(过多易惰、太盛则矫、学究故态)
3、读书与经验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4、明智之士怎样读书?
(在书外,凭观察得之)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读书有哪些方法?
(选读、浏览 、通读 、 精读 、代读 、 读摘要)
上述读书方法各适用于什么书?
(选读---只有部分重要的书;浏览---不太重要的书;通读---重要的书;精读---价值高的书;代读、读摘要---题材次、价值低)
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读书有什么作用?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论证?
观点(作用)1 :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观点(作用)2 :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用比喻证明观点。
自主、合作、探究
1. 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
内容。
2. 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
3. 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最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名 句 赏 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阐述了六门学科知识对人的帮助:历史经验教训使人变得明智,诗歌优美的意境陶冶人的灵性,数学毫无差错的大量运算锻炼人周到细心的品性,科学研究要花费大量精力深入思考使人富有内涵,道德规范使人处事冷静,逻辑修辞学给人周密而正确的思维可以锻炼人的口才。总之,凡是自己所学的各门学科知识,都可以培养个人不同方面的性格。
现在社会上流传这种说法:“书根本没用,还不如来学炒股,学习如何赚钱来得实际。”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拓 展 延 伸
名言警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小 结
方法
目的
怡情
傅彩
长才
精读 代读 读摘要
选读 浏览 通读
作用
弥补缺陷
塑造性格
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