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1)
[学生用书B2]
1.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相同的离子是( B )
A.钠离子
B.氢离子
C.氢氧根离子
D.氯离子
2.[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
A.HCl
B.O2
C.NaCl
D.NaOH
3.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该溶液肯定是( B )
A.酸性溶液
B.碱性溶液
C.酸的水溶液
D.碱的水溶液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是酸性溶液
C.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
D.酸要通电才能电离产生氢离子
5.[2018·扬州]下列物质显酸性的是( B )
A.食盐水
B.食醋
C.蔗糖溶液
D.肥皂水
6.白衬衣被咖喱汁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B )
A.活性炭
B.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酒精
7.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各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的颜色不正确的是( D )
图1-2-1
A.红色
B.蓝色
C.红色
D.蓝色
8.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碱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NaOH能电离产生Na+和OH-,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图1-2-2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红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氢氧化钠溶液中哪种微粒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__。
【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2)该实验运用对比实验的思想探究了氢氧化钠溶液中哪种微粒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H2O,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H2O,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蒸馏水中含有水分子,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通过对比实验,排除了Na+、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可能,那么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只能是OH-。
9.下列所表示的物质的性质,可以确定该物质是酸的是( C )
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该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
10.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11.测得某溶液中仅含Cu2+、H+、Cl-、SO四种离子,且Cu2+、H+、Cl-的个数比为3∶4∶6,则SO与Cl-的个数比为( B )
A.3∶2
B.1∶3
C.1∶8
D.2∶5
12.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A )
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解析】
假设两种溶液的体积都为V
mL
V
mL10%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OH-质量=(V
mL×1.1g/cm3×10%)××100%=0.04675V
V
mL10%的KOH溶液中所含的OH-质量=(V
mL×1.1g/cm3×10%)××100%≈0.03339V
由于0.04675V>0.03339V,所以,10%的NaOH溶液的碱性比10%的KOH溶液的碱性强。
13.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图1-2-3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碱性__(选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2、5__(填序号,下同)。
(3)作为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3__。
14.电离的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盐酸的电离过程可表示为HCl===H++Cl-;电离方程式书写要注意等号前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等号后书写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同时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应该相等,这样溶液才能显电中性,如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根据以上叙述,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NO3===__H++NO__。
(2)NaOH===__Na++OH-__。
(3)Ba(OH)2===__Ba2++2OH-__。
(4)AlCl3===__Al3++3Cl-__。
(5)FeCl2===__Fe2++2Cl-__。
(6)K2CO3===__2K++CO__。
15.【核心素养:实验探究】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
__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或二氧化硫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__。
(2)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包括: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图1-2-4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__。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__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__;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SO2溶于水能生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__。
(5)结论:原假设__成立(或不成立)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16.【核心素养:证据推理】
我们知道: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是结合盐酸的电离方程式HCl===H++Cl-,我们知道稀盐酸中有H2O、H+、Cl-三种粒子。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呢?探究过程见下表。(实验探究中可能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盐酸、硫酸、硝酸、氯化钠、氯化钾、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许紫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在其中滴入蒸馏水
试液仍为紫色
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取少许紫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在其中滴入NaCl溶液
试液仍为紫色
氯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结论:盐酸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__H+(或氢离子)__。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2)
[学生用书A4]
1.[2019·北京]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D )
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2.[2019·黄石]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B )
A.洁厕灵pH=1
B.油烟净pH=13
C.肥皂水pH=10
D.牙膏pH=8
3.[2019·云南]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C )
图1-2-5
A.取用液体药品
B.测定溶液的pH
C.过滤
D.仪器的连接
4.将NaOH溶液用足量水稀释,下列关于该溶液的pH随加入水的质量m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B )
A
B
C
D
5.肉类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见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B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D )
A.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7.[2018·嘉兴秀洲区校级期末]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表中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体液
尿液
胆汁
血液
胰液
其他
pH
4.70~8.4
7.10~7.3
7.35~7.4
7.50~8.0
…
A.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胰液的碱性一定比碱性尿液的碱性弱
C.可得出“消化液都是呈碱性”的结论
D.pH试纸不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8.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见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
图1-2-6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蒸馏水,溶液颜色不会改变
9.[2019·苍南月考]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图1-2-7
A.左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将右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72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
10.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B )
图1-2-8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比较
【解析】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低。
11.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B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加水稀释苯甲酸溶液,溶液pH可能大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2.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是( B )
A
B
C
D
【解析】
由于通入H2S气体后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故溶液pH逐渐变大,至恰好完全反应时,pH=7。之后再通入H2S后形成氢硫酸,溶液pH<7,且逐渐减小至趋于稳定,因氢硫酸酸性弱于亚硫酸,最终pH大于原溶液的pH。
13.[2019·枣庄模拟]农作物一般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而沿海地区土壤的pH在8左右,若用浇灌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碱性,则土壤的pH的变化与浇灌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的( B )
A
B
C
D
14.关于溶液的酸碱性及pH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往食醋中添加水,会导致其pH降低
B.往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许水,会导致其碱性增强
C.往氯化钠溶液中加蒸馏水,其pH不变
D.恒温蒸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其pH减小
15.【核心素养:实验探究】
如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图1-2-9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将1滴稀硫酸滴到点滴板的__空穴__上,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节约药品(或便于观察)__。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OH-__(填微粒符号)。
(3)实验中,某同学(既不色盲,也不色弱),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玻璃棒每次都洗净并擦干,但是测定的结果依然是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请你猜测造成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不干燥(或没有洗净并擦干)__。
(4)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碳酸饮料呈酸性,请写出碳酸饮料呈酸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CO2+H2O===H2CO3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