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分布在气候严寒地区,没有高大乔木,植被结构简单的群落是( )
A.北方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苔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C
2.下列群落中,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 )
A.草原
B.荒漠
C.苔原
D.热带雨林
答案D
3.下列关于苔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苔原植物主要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B.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
C.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
D.苔原仍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苔原植物主要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后代,A项错误;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使得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项正确;苔原植被结构简单,C项正确;苔原营养结构简单,但仍有自我调节能力,D项正确。
答案A
4.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能抵抗干旱
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
C.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D.荒漠的植被极度稀疏、生长缓慢
解析草原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能抵抗干旱,A项错误;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最多,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B项正确;荒漠中的优势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C项正确;荒漠群落极度干旱,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D项正确。
答案A
5.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
B.群落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
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
解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C
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解析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是由光照强度不同引起的,上层光照强,有利于高大乔木生长,中层光照减弱,适于灌木生长,下层光照最弱,适于耐阴的草本植物生长;而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不同的动物因食性的差别而分布于不同层次。
答案D
7.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包括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解析群落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A项正确;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项错误;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C项正确;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项正确。
答案B
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群落的常见植物有香蒲、金鱼藻等
B.热带雨林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补给
C.荒漠里的植物和动物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
D.非洲草原上进化出了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
解析湿地群落既有水生生物又有陆生植物,常见植物有香蒲、黑藻、金鱼藻等,A项正确;热带雨林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补给,如光能,B项错误;荒漠里的植物和动物适应了荒漠干旱的环境,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C项正确;非洲草原上进化出了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如鸵鸟,D项正确。
答案B
9.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不易受到影响的群落是( )
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解析根据图形中的信息可知,群落丁物种丰富度较高,而且各物种比例适中,所以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该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答案D
10.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是由温度决定的
B.不能耐旱的高大乔木难以在草原上生长
C.荒漠动物一般在雨季进入冬眠,旱季进入夏眠
D.苔原植被种类稀少,只有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解析随着海拔变化,气温也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是由温度决定的,A项正确;草原比较干旱,不能耐旱的高大乔木难以在草原上生长,B项正确;荒漠动物一般在旱季进入夏眠,雨季来临复苏,C项错误;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
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和土粒、冰粒击打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D项正确。
答案C
11.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分类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 现象。?
(2)某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 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 ,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 。?
(4)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在我国,东部湿润地区随处可见 ;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 ;再到西部的干旱区,则出现荒漠群落。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 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解析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分布体现了植物的分层,这种分层的出现是由于光照的影响。动物也有上、中、下层分布的不同,这是由于动物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空间是由植物提供的,植物的分层必然决定了动物也出现分层,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答案(1)垂直结构 分层 (2)光照 (3)食物和栖息空间 种间竞争 (4)森林 草原 外貌和结构(共15张PPT)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分析并概括荒漠、草原、森林生物群落的主要特点,认同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2.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生物群落内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正确的进化和适应观。
一、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
1.依据: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
2.分类:可将陆地生物群落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二、荒漠生物群落
1.分布:极度干旱区。
2.结构特点: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3.生物特点:具有耐旱的特性,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三、草原生物群落
1.分布: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2.结构特点: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3.生物特点: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四、森林生物群落
1.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2.结构特点: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3.生物特点: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五、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群落中不同的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预习反馈
1.判断
(1)进入三江源地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
)
(2)爬行类、啮齿类、攀缘类、鸟类和蝗虫等动物,主要分布于草原群落中。(
×
)
(3)荒漠中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
)
(4)森林中喜光植物大都分布于上层,阴生植物分布于底层。(
√
)
(5)阴生植物的叶绿体比阳生植物大且颜色深,这与弱光条件下的生活相适应。(
√
)
(6)群落中的生物之间能和谐共处,是因为生态位的不同。(
√
)
2.善于挖洞或具有快速奔跑行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 )
A.热带雨林
B.草原
C.荒漠
D.苔原
答案:B
探究点
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及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情境导引
陆地上主要的生物群落有哪些分类?不同群落中的生物种类相同吗?各有什么特点?
1.荒漠中沙砾裸露,植物极度稀疏,生活于其中的爬行动物蜥蜴偶尔穿行。蜥蜴在荒漠中生活有哪些与之相适应的特点?
提示:表皮外有角质的鳞片,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体温是变化的,蛋壳坚硬,能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2.生活在草原中的生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共同特征?
提示: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能力。
探究点
3.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从植物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提示:森林中植物根据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前者分布于群落的上层,后者分布于群落的下层,植物的分层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维持了种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4.从天山北麓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会出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这些群落的分布千百年来基本不变,试推测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群落,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提示:温度。
5.我国陆地群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提示:由东到西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群落。由东往西降水依次减少。
探究点
典例剖析
(多选)下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对该图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探究点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
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
C.图X中从上到下、图Y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增多
D.影响图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图Y所示结构的因素是阳光
解析:图中X与Y均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温度。
答案:AD
探究点
归纳提升
群落中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不是绝对的。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
探究点
活学活练
1.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我国植被分布规律从东到西依次为森林植被区域、草原植被区域、荒漠植被区域,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导致植被这两种分布现象的主导因子分别是( )
A.阳光、水分
B.水分、水分
C.温度、水分
D.土壤、阳光
探究点
解析:山体不同高度,温度不同,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体不同高度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由南到北不同纬度地区植被分布类似,均受温度的影响;我国由东到西的植被分布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西部干旱地区降雨量少,不足以维持森林的存在。
答案:C
探究点
2.下列哪种群落中生活的动物表皮外可能有角质的鳞片帮助其减少水分蒸发?( )
A.荒漠
B.森林
C.草原
D.苔原
解析:荒漠群落中的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