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与课后训练:第3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与课后训练:第3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3 14:01:19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目标
1.以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平衡的内涵、特征。
2.结合具体实例的分析,通过模型构建明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强化生命系统的稳态与平衡观,培养科学思维。
3.通过理解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区别与联系,概括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强化社会责任。
4.尝试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特点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不同
实例
若热带雨林中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来代替,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河流与土壤若被有毒物质轻微污染,通过自身净化作用,可以很快恢复;若被重度污染,河流或土壤的恢复力稳定性就遭到破坏了
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预习反馈
1.判断
(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
(2)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
(3)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4)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旅鼠、植物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
)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6)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会有波动。(
×
)
(7)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则保持相对平衡。(
×
)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恒定不变的。(
×
)
2.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混交林更易遭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人造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
B.人造马尾松林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C.松毛虫的繁殖能力强
D.人造马尾松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
答案:A
3.生态系统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原因不包括(  )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其他生物代替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答案:D
4.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结构不可破坏性
D.功能绝对稳定性
答案:B
5.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特点是(  )
A.种群数量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
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
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
D.能量流动速率快,物质循环速率慢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生物种类繁多,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情境导引
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的,那么生态系统是如何自我调节的呢?
下图甲、乙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
调节方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反馈调节有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甲和图乙分别属于哪一种?
提示:图甲所示的是负反馈调节,图乙所示的是正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后,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其中的反馈调节和图中的哪种调节方式相同?
提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后,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反馈调节是负反馈调节,和图甲中的调节方式相同。
3.反馈调节都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吗?
提示:不能。只有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
4.正反馈调节一定向坏的方面发展吗?
提示:不一定,它还会使好的方面更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典例剖析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减弱
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归纳提升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3)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活学活练
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表明(  )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③营养结构越复杂 ④营养结构越简单 ⑤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 ⑥生态平衡不容易被破坏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多选)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当农田里蚜虫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存在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
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A项正确,C项错误;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二者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相对平衡,B项正确;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D项正确。
答案:AB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情境导引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分为两种类型,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析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到了苏州一水乡,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别具风情。水乡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于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水乡人家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但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像苏州水乡的河水那样,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作抵抗力稳定性。
(3)众多染坊的废水流入虎丘外围的河流,远远超出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染坊停止排污后,被破坏的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这种能力叫作恢复力稳定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典例剖析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森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经若干年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解析:播种杂草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牧草地通过管理提高了某种牧草的产量,意味着杂草和害虫等减少,生物种类减少,则抵抗力稳定性减弱。森林生态系统和灌木林生态系统都比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归纳提升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比较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实质
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
因素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比较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二者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③特例:因环境条件不适宜,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等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活学活练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④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很强,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容易恢复
A.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A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
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
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
解析: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A项正确;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与a曲线相似,B项正确;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二者呈正相关,C项正确;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D项错误。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情境导引
如何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1)探究问题: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哪些因素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出假设:光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你所需的器材是?? 
。?
(4)实验过程:
①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放在两个同样的容器中培养。该实验的变量是   ,即除了这一个生态因素不同外,其他生态因素都相同。?
②连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该生态系统的情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5)结果和讨论:
①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生态因素中的   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生态因素中还有                  等因素也都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③如果该生态缸中没有消费者或分解者,该小型生态系统能保持稳态吗?    。?
提示:(3)罐头瓶或可乐等饮料的塑料瓶,水草若干,小鱼2~3条,小田螺2~3个,河水(或放置2
d的自来水),胶带,细砂等
(4)①光
(5)①光 ②空气、温度、水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以及分解者 ③不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典例剖析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小组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成分和处理条件见下表(“+”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态系统的成分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
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
(2)丙瓶比甲瓶中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                          ;②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情况。在光照条件下,水草、藻类作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分解者,可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光,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丙瓶缺泥沙,分解者数量相对较少,两者都不能长时间地维持稳定。甲瓶中无小鱼,丁瓶中有小鱼,小鱼进行有氧呼吸要消耗氧气。
答案:(1)下降 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丙瓶中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 (3)低 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 (4)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 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归纳提升
1.制作小生态缸的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
2.小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分析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缸中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中的水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缸的采光要用较强的散射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等来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虽然生态缸中成分齐全,各成分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由于缸中生态系统过于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其稳定性极易遭到破坏,因此只能保持较短时间。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则可改善上述情况,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活学活练
1.建立一个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尽量增加水族箱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水族箱应放到每天都能照射到强光的地方,保证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
C.水族箱生态系统起初比较简单,演替必定使其越来越稳定
D.这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存在的时间可能很短暂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下列关于生态缸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B.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甲鱼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最好要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
D.生态缸制作完成后,放在光线良好并且阳光直射的地方
解析:生态缸密封性越差,缸内生物死亡就越慢,A项错误;生态缸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比例要适宜,小甲鱼是该小型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数量宜少,B项错误;缸内生物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就越强,C项正确;生态缸制作完成后,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缸内生物的死亡,D项错误。
答案:C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
C.地点3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地点3溶氧量最少,说明污染最严重,A项正确;水中溶氧量从地点2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B项正确;地点3溶解氧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需氧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C项错误;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项正确。
答案C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使藻类减少,藻类的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解析早期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蚤增加,水蚤增加,又使藻类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污水引起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又加重了污染,不存在抑制关系,仅具有促进作用,为正反馈调节。
答案B
3.近年来,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变化。下面列举的情况,不是未来生态变化趋势的是(  )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解析封闭起来的耕作区中群落的结构会越来越复杂,营养级数目也会增加,生物多样性良性发展,所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答案B
4.(2020安徽六安高三月考)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病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说明该工程(  )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解析大坝的建成虽取得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5.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河流自身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方法,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离不开分解者的作用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强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答案C
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瓶中的浮萍和金鱼藻(生产者)的数量越多,该生态瓶越稳定
B.生态瓶中的生物种类太少,其群落无水平结构
C.虽然生态瓶可实现物质循环,但需要能量的输入
D.生态瓶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
解析根据“设计并制作生态缸”的基本原理可知,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因此,生产者的数量并非越多越稳定,A项错误;虽然生态瓶很小,但其群落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项错误;生态瓶具有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包括分解者(存在于泥沙中),D项错误。
答案C
7.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虽然各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大不相同,但它们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们常常趋向于一种平衡状态(稳态)。
(1)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红树林对污水的净化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等过程来完成的。?
(2)红树林生态系统开放的程度比池塘生态系统    ,原因是                            。?
(3)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
(4)某大型湖泊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迅速恶化,为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以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反馈调节为例,请在下图中用“+”“-”表示反馈类型。?
解析(1)红树林中物种丰富,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净化污水。(2)红树林中物质交换较快且较多,而池塘与其他水系的物质交换较少。(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基础。(4)水质的恶化与鱼类的减少两者相互促进,为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状态。
答案(1)抵抗力 微生物分解
(2)大 红树林中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多
(3)负反馈调节
(4)正 图上箭头处都标上“+”
能力提升
8.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
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
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
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只具有水平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群落甲波动较大,群落乙波动较小。群落甲和乙都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只是乙的缓冲能力相对较大,甲的缓冲能力相对较小。群落中任一物种消失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9.(多选)(2020山东青州实验中学模拟)下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解析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的时间越晚,幅度越小,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越短,S2越小,C项错误;读图可知,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项正确。
答案ABD
10.(多选)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低于乙生物群落的
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解析由图可知,在相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甲生物群落的变化明显,说明其生物多样性较低;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呈负相关,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其恢复力稳定性也低。
答案AC
11.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②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三个瓶子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
(2)实验结果
瓶  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d
3
11
25
①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②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     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③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为                       。?
(3)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4号瓶,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瓶作对照。?
第二步,?       。?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2、3号瓶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和空气。2号瓶与3号瓶相比缺少分解者,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该实验说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应为光照,其余条件均应相同。
答案(2)①阳光、水、温度、空气 ②分解者 ③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
(3)3 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4号瓶内金鱼的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