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仙桃、天门、潜江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纸上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答
案无效。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发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
饣进一步提升,这也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増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其中一
部分与热点事件引起的争论有关,还有一些让人看不到“起源”,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19年的流行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囯内外的时事动态,“霸凌主义″与中美贸易摩
球檫相关,“文明互鉴”也体现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形象的能力与方向,这些都是显而易
见的,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关键词的总结与提炼。与之相对,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
得”更像是对一些人刻薄霸道、自以为是的批评话语,既然网上出现了一些“柠檬精”或“杠精
的不和谐声音,自然也会有理性的声音加以反击。有趣的是,这些反击的声音,也不是正襟危坐
式的说教,而是用同样幽默的口吻来回应,时常令人忍俊不禁。如此一来,既起到了建构良性輿
空间的作用,又不失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堪称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而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的特征,也真实地
反映在这些流行语中。对此,我们不妨以一个更加理性与宽容的视角来看待。年度流行语实际
上是我们观察社会动向与文化生态的一个睛雨表,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大有
裨益。而后世的观察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另一枧角的历史记录。
(摘编自《光明时评:年度流行语凸显了何种文化生态》)
材料二
日前,在互联网上突然爆红的pai酱系列视频,囚主持人时常爆祖口而被勒令整改。广电
总局要求其去除粗口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内容审核通劓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
文第1页(共8页)
这一事件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文化的特色,不应过多干涉;有人认为这次监管是
次良性的互动,或可带来整治不良网络语言的良机。
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等特,点。由于网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逴输入,敏字、符
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能节省上网时间;网络世界同时又
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这使得网络语言具
有鲜明的新奇性。
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在拥有上述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
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如“酱紫”“咳不容缓”“米囯”等不一而足。网络语言冲击、解构和颠
覆了既冇的语言规则,它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显得很不规范。冋时网络语言大量地使用缩写
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有些简写形式甚至完全背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心理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前院长、作家王晓玉教授就曾强调:¨杂糅、胡编生造词语绝对是不可以
的。这类用词的存在造成了语言的不严肃,只能在非常小的群体中流行,一旦泛滥成灾,对我们
国家语言的纯洁性会造成污染。”也因为缺乏指导,网络语言中媚俗表达全民风行,庯俗粗部大
行其道,让很多人不禁感慨:“如今的互联网越发的重口味了
网络语言传播快、消亡快、生命周期短的特质,使得其本身带有“自净机制”。但网络低俗
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戾气,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有必要及时依法治理
首先,法制化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手段,有法可依也是互联网得以公正有效治理的基础保
障。这就需要囯家完善语言文字的法規规章,强调囯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行业等重点领域,
要合法、规范地使用囯家通用语言文字
其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汉字听写大会”¨中囯诗词大会”等全民活动,以鲜活的言语
风格、出彩的文化涵养,引发全社会对国民语言能力的关注,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最后,利用妤《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杄作用,积极吸收诸如“雷人”“草根”等网络热词,为网
络用语的规范指明方向。规范网絡词语评选活动,杜绝为网络低俗用语的传播推波助澜
唯冇遵从严肃的文本教育、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社会操守、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实现现实
与虛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湙出,让文明优美加速生长
材料三
语言和言语的矛盾运动,口语和书面语的相互影响,语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语言、
方言间的相互接触,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归根结底来自语言的形式和
意义之间的矛盾。语言形式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和心理诸因素则要求语言表达的意
义具有无限性和灵活多变性,因时、因地、因人、因境、因事而异。有限且相对稳定的形式对意义
具有一定的制约,同时,也把人类的各种思维模式、心理取向和发现、创造的新事物“固化”下
来。而因表达需要所决定的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必然对形式产生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
的冲击,这种冲击会带来语言形式的新质要素的出现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使语言形式发生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仙桃、天门、潜江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C
解析:A项,以偏概全,由材料一可知,“反映了网络上……的趋势”的是“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B项,强加因果,“网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速输入……又能节省上网时间”是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性这一特点的原因,不是“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的原因。D项,表述不准确,材料二对材料一没有进行理论上的解释,此外“引发全社会对国民语言能力的关注,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等全民活动”的目的,而非整则材料的目的。故选C。
2.(3分)C
解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网络语言中媚俗表达全民风行,庸俗粗鄙大行其道”,并不等于所有网络语言都“表达媚俗,庸俗粗鄙”;此外“严格的约束机制”只是措施之一,还有其他措施,“只有”一词过于绝对。
3.(3分)C
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我们不妨以一个更加理性与宽容的视角来看待流行语,发挥年度流行语的晴雨表功能。而C项认为“硬核”一词“因为偏离了原本的意义……予以规范”,不符合该观点。
4.(4分)示例:①引用论证。引用王晓玉教授及网友的话语论证当前网络语言存在弊端,使论证更具说服力。②举例论证。如:举“‘酱紫’”“‘咳不容缓’”等例论述网络语言存在着不合规范、过度求新等弊端,以积极吸收诸如“雷人”“草根”等网络热词为例,论证如何利用好《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杆作用,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每点2分)
5.(6分)示例:不应过多干涉。①语言形式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和心理诸因素则要求语言表达的意义具有无限性和灵活多变性,因表达需要所决定的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冲击并变革着语言的形式。网络语言的不断出现正是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体现。②有限且相对稳定的形式对意义具有一定的制约。语言的形成和固定化是一个漫长且内部自然淘汰的过程,那些过于粗鄙的、不符合稳定的语言形式的词语会受到制约,并终将被淘汰,无需人为地过多干涉。(观点1分,结合材料谈看法5分,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A
解析:A项,“母亲的脸色”错,“稻束”和“母亲”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稻束金黄时会收获成熟的果实,而母亲则是付出青春,换来幼小生命的成熟,“金黄”在这里是对母亲自我牺牲精神的赞颂。
7.(3分)D
解析:D项,“突出了后者在历史中的重要性”错,这里是要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8.(4分)稻束只有在付出自己的美丽后才能获得成熟的果实(1分),而母亲也是在默默奉献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直到美丽的容颜一点点褪去,走向衰老、疲惫的时候才抚养出伟大的生命(2分)。二者都默默奉献,哺育人类(1分)。
9.(6分)“你们”既指母亲也指稻束。(2分)
妙处:情感上,表达了对大自然和母亲的赞美之情(2分);表达效果上,意象和玄思较好地结合起来,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去思考人类伟大而神圣的奉献精神(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A
解析:“解之势”是“负”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应在其后断,排除C、D两项;“强必灌之”指“硬要灌酒”,“强”是“灌”的状语,中间不能断,排除B项。故选A。
11.(3分)D
解析:D项,“分别负责军事、监察与行政”顺序错误,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分别负责监察、行政和军事。
12.(3分)B
解析:B项,“但对于举报他的杨季主的儿子,他又一怒杀之”错,举报人不是郭解杀的,从原文“解兄子断杨掾头”可以看出杀人的是郭解哥哥的儿子,文中也没有相关内容表明举报人是郭解指使人杀害的。
13.(8分)①郭解派人暗中侦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主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落实“微知”“具以实告”各1分,句子通顺、翻译准确2分)
②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交为朋友。(落实“声”“交”各1分,句子通顺、翻译准确2分)
14.(3分)①有人对郭解态度不尊重,门客就难以忍受。②贵为将军的人主动替他求情。③被迁茂陵,人们为其送行,出钱千万。④有人诽谤郭解,别人主动为他复仇。(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身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阴狠残忍,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等到郭解年龄增长了,就改变自己平日的行为,检点自己,用恩德报答对自己不满的人,多施恩于人,少期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更加迫切了。已经救了别人的性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阴狠残忍,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人家的酒量小)不是那人喝得了的,他却硬要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侦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主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是我的侄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
待到(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卫将军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让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家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成千上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掾,提名迁徙郭解。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掾的头。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人在宫门下给杀了。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抓捕郭解。郭解逃跑了。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交为朋友。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儒生说:“郭解专门凭借狡诈做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竟然绝迹不见了,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作威作福,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应当判处郭解大逆不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游侠豪放高傲,声名显著盛大。为别人的难事着急,免除仇人的徭役。翁伯伟大呀,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A
解析:A项,“在这早春时节,黄莺在皇城里鸣啭不已”分析错误,从“春色阑”可知,诗中所写应是暮春时节,不是早春。
16.(6分)这两句是说,随着宫阙里晓钟鸣响,大明宫众多宫门一起敞开,玉石台阶两侧排着天子仪仗,环拥着百官进入朝堂(2分)。描绘了一个宏伟庄严的朝见场面(2分),表达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歌颂,以及对朋友的赞赏(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恐美人之迟暮
朝如青丝暮成雪(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C
解析:①拟人:“当我们试图与每一座城市对话,感受每一座城市的心跳”“它们风情各异,风流尽显,透过或宛转悠扬,或铿锵有力的歌声,热烈地诉说着有关城市的光荣与梦想”;②比喻:“他们是一个个小小的音符”;③排比:“我们走近‘未来之城’雄安,走近‘东方巴黎’上海,走近‘天府之国’成都,走近‘太湖明珠’无锡”。故选C。
19.(4分)①与原句相比,虽然陈述对象均为“城市之歌”,但改后语句由单句变为复句,第一个分句陈述“城市之歌”的组成,第二个分句则陈述“城市之歌”的内容,结构变得复杂;②改后语句的主语是“城市之歌”,与后面“这首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衔接不好,因“波澜壮阔”照应“千人合唱、万籁齐鸣”;③原句结构与分号前面的“许许多多的城市故事”的结构相同,句式大体一致,合乎连贯原则。(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
20.(4分)①成了一把钥匙
②汇聚萤火之光(每空2分)
21.(4分)②“是因为”改为“在于”,或删掉“其主要原因是”,或删掉“因为”;
③缺少与“尽管”搭配的关联词,改为“但有着诸多的优点”或“却有着诸多的优点”;④删掉“约”或者“余”;⑤“修缮或复建的”后面加上“重要参考依据”。(每点1分)
22.(5分)①“正乱着请大夫诊脉”,及时就医。②“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提倡饮食清淡。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避免交叉感染。④“外面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⑤“十二日不放家去”,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每点1分)
四、写作(60分)
23.(60分)略
解析:参考立意:①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②学习语文的重要性;③大美语文;④时代变迁,语文不可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