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鸦片战争
一、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本课内容庞杂,头绪众多,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代、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叙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理解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熟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地图,学习中英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识图,读图能力和从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良好愿望,同时又存在着看待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轻实质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深入挖掘教材,分层施教,科学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讲述法、图示法等教学法,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解惑,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堂导入
出示图片:英国舰船皋华丽号
教师:这幅图片是英军铁甲舰皋华丽号,也是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南京条约》签订仪式所在的场所,《南京条约》标志这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终结。我们不禁要问: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清军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南京条约》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教材红色字导语部分。
启发学生阅读和思考兴趣,预设问题。
板书:第1课
鸦片战争
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看后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这是机器生产的产品。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的目标。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细究起来,当时外国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的主要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清廷对外政策上的严格限制。二是当时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是贵族人家的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而中国的茶叶、大黄、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所以19世纪上半期(特别是2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板书设计:1鸦片走私原因
教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教师提问:同学们,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作为毒品,走私到中国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板书设计:2鸦片的危害
教师分析并出示罂粟照片: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鸦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的商人们输进中国的。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罂粟本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教师引导教育并出示毒品吸食者的图片:鸦片作为一种毒品对人的精神与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现如今毒品的种类层出不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拒绝与克制,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
教师分析教材第3页图片: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烟土不超过200箱。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达40000多箱。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教师提问:刚刚我们已经归纳出了鸦片走私所带来的危害,面对如此危机,清政府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个问题,林则徐虎门销烟
板书:3.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教师指引:林则徐作为统治阶级里少有的有识之士,到了广州之后派人专门了解英国信息,搜集相关情报,成为清政府“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收缴鸦片过程中态度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虎门销烟从1839年6月3日开始一直到25日才结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教师指引: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这种说法对不对?
教师分析: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倾销大量的剩余工业产品,将商品销往中国,但受到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触动了英国既得利益,于是撕破伪善的面具,向清政府发动战争,企图打开中国市场,使清政府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的。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来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板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虎门销烟给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我们现在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战争过程。
板书:2.战争过程
教师引导: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来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一方面清朝封建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另一方面经济落后各项器物无法与英国相匹敌,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我们来了解一下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与耻辱,一起来看本节课最后一个问题——《南京条约》的签订。
板书:三、《南京条约》
1.内容:①②③④
教师引导: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它归纳出来。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香港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政府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教师讲香港岛被割时,应结合下面地图讲解,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师过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但英国侵略者并不满足于此,战争结束后不久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的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除此之外美国与法国也参与其中,我们通过教材来继续了解。
教师分析:此时的清政府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有兴趣的列强都可以凭借坚船利炮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获取权利,中国的主权遭到了破坏,社会性质也发生了转变。鸦片战争为中国带来了不可弥合的伤痛与沉重的记忆。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个问题。
板书:2.《南京条约》的影响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同时也有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为中国的国家命运而抗争,我们学习历史铭记战争是为了时刻保持着清醒,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和奋斗。
下课。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他要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而英国属于出超地位。
学生回答:
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回答:
使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摧残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学生观察教材图片,分析得出鸦片走私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和对中国的危害。
学生回答:林则徐上述道光皇帝请求禁言,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学生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学生回答:不对。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学生回答: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不管有没有虎门销烟战争都会发生,而根本原因是因为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地。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争过程: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初,英军占香港岛。清同英作战,1842年失败。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学生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四项
学生回答:在1843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获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是美国与法国享受和英国的相同特权,并且扩大了侵略权益。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认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这里设计的两个问题都是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得出来的结论。但由于学生表述能力的不同,有些学生回答此问题时,教师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或者可以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概括,调动学生积极性。
注意:自然经济对工业产品的抵制要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自然经济下的小农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
由学生观察毒品吸食者图片,教育学生指导毒品危害的严重后果,从自身开始拒绝毒品。
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近代史重要的英雄人物,对林则徐的介绍和销烟过程的讲解应详细,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要让学生理解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发动侵略的一个理由借口,无论有无禁烟销烟运动,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会以战争的方式进行。
注意:这里需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赔款数额,是2100万银元,而不是白银。二是割让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全境。
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的开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六、教学板书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鸦片走私原因
1.原因:
2.鸦片的危害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3.林则徐虎门销烟
2.战争过程
三、《南京条约》
1.内容:①②③④
2.影响:
七、教学评价设计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