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2 22:5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
?



根据图片,判断他们信仰什么宗教?
阿拉伯帝国
第12课
竹林居士


Contents
一、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二、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是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2.创立伊斯兰教: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阿拉伯语:??????,拉丁语:Mu?ammad;约570年-632年6月8日),全名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哈希姆(Abu
al-Qasim
Muhammad
Ibn
Abd
Allah
Ibn
Abd
al-Muttalib
Ibn
Hashim
含意为:受到善良人们高度赞扬的真主的使者和先知)。政治家、宗教领袖,穆斯林认可的伊斯兰先知,广大穆斯林认为他是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伊斯兰教教徒之间俗称“穆圣”。享年63岁,葬于麦地那。
宁夏伊斯兰教清真寺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所谓的五功:
“念、礼、斋、课、朝”。
(1)出走麦地那:
3
2
4
(2)占领麦加: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3、发展
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物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
阿拉伯国家的沙漠风景
阿拉伯帝国

1.对外扩张:
(2)751年击败唐朝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阿拉伯帝国扩张图
(1)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3)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北占领西班牙,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二、阿拉伯帝国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添加标题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2、结果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
3、伊斯兰教的传播:
伴随着帝国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相关链接
倭马亚王朝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因为旗帜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因为旗帜尚黑,被称为“黑衣大食”,法蒂玛王朝称为“绿衣大食”。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阿拉伯帝国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1252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蒙古军队洗劫了波斯、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帝国首都巴格达,1260年攻占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阿拉伯帝国灭亡。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则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称号,一直被继承下去。
阿拉伯帝国(Arab
Empire)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历经626年,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7世纪中叶起,唐代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等。
二、阿拉伯帝国
750年的白衣大食
九世纪初的黑衣大食
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1.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②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馆,图书馆,翻译馆为一体。为延揽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阿拉伯人在天文学上的研究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相关链接
智慧宫(英文:House
of
Wisdom
阿拉伯语:
???
???????;
Baytal-
Hikmah)是中世纪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立的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亦称益智宫、哲理大学。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等机构组成。它是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813—833在位)为组织领导全国的翻译运动及学术研究活动,在哈里发曼苏尔和哈伦·拉希德时期所设的宫廷翻译研究机构和皇家图书馆的基础上,约于830年正式创建,成为伊斯兰世界第一所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及高等教育学府。其领导人均由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担任。著名的基督教医学家和翻译家叶海亚·伊本·马赛维(777—857)被马蒙任命为第一任馆长。景教徒的翻译家和学者侯奈因·伊本·易司哈格(809—873)被任命为翻译局局长,誉为“翻译家的长老”。著名的穆斯林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花剌子密(780一约850)也担任过图书馆的馆长和天文台长。马蒙在学术上采取大力倡导赞助、相容并蓄和学术争鸣的方针,用重酬从各地聘请数十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翻译家,在智慧馆从事译述和研究。其中有阿拉伯人,也有非阿拉伯人;有穆斯林,也有基督、犹太、萨比和袄教徒。智慧宫创建200多年来,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成就:
(1)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2)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3)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文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阿拉伯文化
相关链接
拉齐斯(865-925)是阿拉伯帝国时期一位杰出的临床医生。伊斯兰教徒。曾任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医院的院长。
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验,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并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同时还富有创造精神。他是外科上串线法的发明人;他写的论文《天花与麻疹》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这种疾病的专门作品,他的《医学集成》总结了阿拉伯人当时从希腊、波斯和印度等地吸收到的许多医学知识,加上他个人的创建,内容十分丰富,成为医学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拉齐斯还是古代的一位化学家,他写下了有关炼金术的许多著作,其中一部称《秘典》,被翻译成拉丁文版流传到欧洲,该书直至十四世纪还是化学知识的一个宝库。
课外拓展
“伊本·西那”一般是指“阿维森纳(中亚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医学家)”
阿维森纳(又译阿维琴拉,Avicenna,公元980—1037)亦称伊本·西纳(Ibn
Sina)中亚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医学家。塔吉克人。生于布哈拉(Bukhara)附近的阿夫沙纳(Afshana),卒于哈马丹(Hamadan),在波斯萨曼王朝与突厥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时代的花剌子模和波斯工作.他的著作达200多种,最著名的有《哲学、科学大全》,在当时是高水平的百科全书;另一部巨著是《医典》,直到17世纪西方国家还视为医学经典,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文学成就:《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阿拉伯文化
《一千零一夜》(tal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别名《天方夜谭》《阿拉伯之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高尔基称其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它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童话、趣闻等,涵盖中世纪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阿拉伯历史、文化、宗教、语言、艺术和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2.主要成就
(5)东西方文化交流:阿拉伯人担当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课外史事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基本思想
创始人
释迦牟尼
派别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佛教
古代印度
世界三大宗教
发源地区
基督教
伊斯兰教
1世纪
7世纪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岛
——
麦加
耶稣
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天
要信仰唯一的真神——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穆罕默德
派别
同步练习
添加您的文字信息
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结束这一局面实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是(  )
A.克洛维
B.查理大帝
C.穆罕默德
D.查士丁尼
2.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这源于(  )
A.穆罕默德开始传教
B.穆斯林公社成立
C.穆罕默德征服麦加
D.阿拉伯半岛统一
C
B
添加您的标题
添加文本
3.7世纪初,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其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4.在世界古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哈里发建立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查理曼帝国
D
A
点击插入
具体文本内容
5.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  )
A.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B.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C.创制了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D.穆罕默德利用宗教实现统一
6、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并见证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D
B
点击插入文本
7、某班举办“阿拉伯文化”主题班会。下列素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巴格达“智慧宫”
B.阿拉伯数字
C.《医学集成》
D.《查士丁尼法典》
8.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赢得了人心。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D
D
9、被称为阿拉伯文学的瑰宝的是(

A.《医学集成》
B.《法理概要》
C.《医典》
D.《天方夜谭》
10.下列关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史实,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
B.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
C.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D.62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D
D
11.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12.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经阿拉伯人西传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C
D
13.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中国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印度
14.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C
C
15.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于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诞生,伊斯兰教历元年是(  )
A.
620年
B.
621年
C.
622年
D.
623年
16.中世纪对加强亚、非、欧三洲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A.
各国政府使节
B.
阿拉伯商人
C.
伊斯兰教传教者
D.
基督教会
17.要想了解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有关历史,可以参阅下列哪部书籍?(

A.
《天方夜谭》
B.
《荷马史诗》
C.
《大唐西域记》
D.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
B
A
添加文字标题内容,详尽表达内容概要。
0.5
秒延迟符,无
意义,可删除.
18.伊斯兰历即伊斯兰教的历法,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这种历法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的雏形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A
19.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历史事实或历史观点正确的是


A.
东方文明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发源于欧洲
B.
封建领主推动了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快速发展 
C.
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D.
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拜占庭帝国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20.
2015年1月,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总部遇袭,绘制伊斯兰教先知系列漫画的画家夏尔伯成为“基地组织”袭击的目标。他绘制的“先知”应是


A.
释迦牟尼
B.
穆罕默德
C.
耶稣
D.
苏格拉底
C
B
21.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上帝的使者》是穆斯塔法·阿卡德导演的经典名作,《时代》周刊把它评为20世纪百大佳片之一。
故事简介:7世纪的麦加,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揭露他们的专横,以及他们造成的弊病:奴隶制、暴力、酗酒……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鼓励人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安拉……穆斯林为正义而战……
(1)电影《上帝的使者》反映了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请写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想一想,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
22.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其历史的新一页。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矛盾丛生析原因】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酝酿新生看过程】
材料二 统一阿拉伯半岛是一件艰巨的事业。由于麦加固守原有的宗教,他花了8年时间,到630年才征服麦加……
【独特文化展成就】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举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领域的成就。
(4)通过学习本课,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其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直击中考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0.5
秒延迟符,无
意义,可删除.
21.(1)时间:7世纪初。创立者:穆罕默德。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22.(1)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经济衰退、外族入侵。
(2)穆罕默德。途径:创立伊斯兰教,建立穆斯林公社,发动统一战争。
(3)文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医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8世纪中期,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参考答案
23.
学习历史有助于我们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改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则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朱寰《世界中古史》
参考答案:
23.(1)东方:亚非大河流域;
西方:具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地中海区域。
(2)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介。
(3)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或: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4)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感谢您

观看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