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 《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2课时 18+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 《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2课时 18+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3 12:24:09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章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复习回顾
  你能说一说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题解析
例 计算(-20)+(+3)-(-5)-(+7).
解法一:(-20)+(+3)-(-5)-(+7)
   
=-(20-3)-(-5)-(+7)
   
=(-17)+(+5)-(+7)
   
=-(17-5)-(+7)
   
=(-12)-(+7)
   
=(-12)+(-7)
   
=-(12+7)
   
=-19.
  分析: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
  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例 计算(-20)+(+3)-(-5)-(+7).
例题解析
(-20)+(+3)+(+5)+(-7).
解法二:
例 计算(-20)+(+3)-(-5)-(+7).
例题解析
(-20)+(+3)-(-5)-(+7)

(-20)+(+3)+(+5)+(-7)

[(-20)+(-7)]+[(+3)+(+5)]

(-27)+(+8)

-19
合作探究
  
在例题的解答中,你发现了什么?这里使用了哪些运算律?
  归纳: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c=a+b+(-c).
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算式
  是-20,3,5,-7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
合作探究
(-20)+(+3)+(+5)+(-7)
-20+3+5-7

计算:(-20)+(+3)-(-5)-(+7).
解:
  大胆探究:
  在符号简写这个环节,有什么小窍门么?
合作探究
简单的写法
(-20)+(+3)-(-5)-(+7)
=-20+3

5-7
=-20-7+3

5
=-27+8
=-19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a=2,b=6;a=0,b=6;a=2,b=-6;a=-2,b=-6.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
合作探究
  A,B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6-2=4;6-0=6;
  2-(-6)=8;
  (-2)-(-6)=4.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A,B之间的距离就是a,b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的差.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计算:
解:
解:
解:
课堂练习
解:
课堂练习
  2.仓库内原存粮食4
000千克,一周内存入和取出情况如下(存入为正,单位:千克):
 
2
000,-1
500,-300,600,500,-1
600,-200
 
问第7天末仓库内还存有粮食多少千克?
课堂练习
解:2
000+

-1
500



-300

+600+500+

-1
600



-200

=2
000+600+[

-1
500



-1
600

]+[

-300

+500+

-200


=2
600+

-3
100

=-500
(千克)

4
000+

-500

=3
500
(千克)

答:第7天末仓库内还存有粮食3
500千克.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c=a+b+(-c)

 
2.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A,B之间的距离就是a,b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的差.
再见(共23张PPT)
第一章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复习回顾

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3,
-5

-6,
-2.4.
2.有理数加法法则:
你能看出3
℃比-3
℃高多少摄氏度吗?
3-(-3)=

6
新知讲解
3-(-3)=3+(+3)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5-9=
15+(-9)=______
19-3=
19+(-3)=______
12-0=
12+0=______
8-(-3)=
8+3=______
10-(-3)=
10+3=______
6
6
16
16
12
12
11
11
13
13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
a-b=a+(-b)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例1 (1)(-3)-(-5);(2)0-7;
解:(1)(-3)-(-5)
    =(-3)+5
    =2;
  (2)0-7
  
 =0+(-7)
  
 =-7;
例题解析
例1 (3)7.2-(-4.8);(4)

解:(3)7.2-(-4.8)=7.2+4.8=12;

(4)
例题解析
  例2.在小学,只有当a大于或等于b时,我们才会做a-b,现在,当a小于b时,你会做a-b吗?
  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
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
例题解析
  例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
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8844-(-155)
   =8844+155
   =8999(m).
  因此,两处高度相差8
999
m.
例题解析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100
150
-400
350
-100
  例4.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例题解析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解: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名得了350分,第二名得了150分,第五名得了-400分.
  (1)350-150=200(分).
  (2)350-(-400)=750(分).
  因此,第一名超出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
例题解析
1.计算:(1)6-9;(2)(+4)-(-7);
(3)(-5)-(-8);(4)0-(-5);
(5)(-2.5)-5.9;(6)1.9-(-0.6).
解:(1)6-9=6+(-9)=-3;
(2)(+4)-(-7)=4+7=11;
(3)(-5)-(-8)=(-5)+8=3;
(4)0-(-5)=0+5=5;
(5)(-2.5)-5.9=(-2.5)+(-5.9)=-8.4;
(6)1.9-(-0.6)=1.9+0.6=2.5.
课堂练习
2.计算:
(1)比2
℃低8
℃的温度;
(2)比-3
℃低6
℃的温度.
解:(1)2-8
=2+(-8)
=-6(℃)
(2)(-3)-6
=(-3)+(-6)
=-9(℃)
课堂练习
  3.一个数是18,另一个数比这个数的相反数小3,求另一个数.
  解:因为18的相反数是-18,
  所以-18-3=-21,
  即另一个数是-21.
课堂练习
4.计算:
解:原式=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b).
2.有理数的减法注意:
(1)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2)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
3.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