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三首 池上 1(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三首 池上 1(教科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21 1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1)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2)懂诗句
  (3)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1)学生练读。
  (2)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3)有感情朗读
  2.说诗
  (1)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学生练说。
  (3)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1)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2)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