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比例
姓名: 学校: 年级:
【知识要点】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速度一定时的路程与时间;单价一定时的总价与数量之间。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那么,我们说它们之间成正比例。这样的两种量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一定)。
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典型例题】
例1.下面分别是圆的半径与周长、半径的平方与面积的变化情况,把表填完整。
(1) (2)
例2.小明学校的校车速度为70千米/时,校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填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70
(2)发现了什么规律?
例3.星星几个小朋友在台湾包子买同一种包子,购买包子的数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填表。
数量/个 1 2 3 4 5 6 7 8
应付的钱/元 1.5
(2)发现了什么规律?
例4.判断:因 s=,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 )
一、巩固练习:
1.购买礼品的份数与应付钱数如下表。
份数 10 20 40 60 80 100
应付钱数/元 80 160 320 480 640 800
(1)分别写出各组应付钱数和份数的比。(2)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3)表中的应付钱数和份数成正例吗?为什么?
2.订购同一种报纸和应付钱数如下表。
份数 1 5 10 15 20 25 30
应付钱数/元 0.5 2.5 5
你能把表格补充完整吗?
表中两种量是否成正例,为什么?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 )
(2)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 ( )
(3)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 )
(4)每袋水泥质量一定,水泥袋数和总质量。 ( )
(5)正方表的周长和边长。 ( )
(6)订阅《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 )
(7)一个人的身高和他的年龄成正例。 ( )
3.解比例。
2.1∶14=13.5∶x ∶x=∶
∶x=3∶4 x∶3.5=2∶14
12∶x=2.4∶1.6 x∶=15∶
= ∶=x∶10 =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6×- +÷ 6.28×3.7+6.28×6.3
+×9+ 80.8×10.1-8.08 -×
二、应用题
(1)一款手机现价1500元,比原来降价了60%,这款手机原价多少元?
(2)一匹布,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2%,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8%,还剩40米。这匹布原有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