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岩石的组成
【教学分析】
研究岩石必须谈到矿物,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教材先点名了岩石和矿物的关系,然后给出常见矿物的名称和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呈现矿物标本,供学生观察和比对使用。教师先指导学生分析花岗岩内含有的三种颗粒分别是什么矿物,从颜色、透明、反光的情况分别去比对和判定。在此基础上在分别去分析大理岩、砂岩的矿物成分,最终理解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至此,学生对岩石从表面特征到内部组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时就可以仿照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的居民身份证来为岩石制作“身份证”了。这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制作活动,更是对岩石研究的一个小结,使学生对岩石的认识更加系统。
【教学目标】
(1)比对矿物标本,知道岩石是由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2)会从阅读资料等渠道获取重要信息,通过制作“身份证”的活动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更全面地认识岩石的基本特性,感受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矿物标本、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身份证”卡片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1.阅读了解矿物知识
师:在观察岩石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岩石由不同的颗粒组成,颗粒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组成岩石的这些颗粒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认识地球上分布更广的一种资源——“矿物”。矿物的种类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的石墨,做粉笔的石膏等,都是矿物。下面按照小组来观察一下矿物标本。
(学生分小组观察矿物标本)
2.假设花岗岩中有哪些矿物
师:每种矿物都是一种因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的纯净的化学物质,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请大家回顾一下,花岗岩是由几种颗粒组成的?它们分别可能是什么矿物呢?
生1:花岗岩由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肉红色、黑色、白色(有些透明和反光)。
生2:我认为肉红色的很像长石,长石就是肉红色的。
生3:其中黑色的有可能是黑云母或者是石墨。矿物里的黑云母和石墨都是黑色的,石墨是做铅笔芯的,在纸上画能画出黑印儿。我用花岗岩在纸上画是没有黑印儿的,所以我判断黑色的颗粒应该是黑云母。
生4:花岗岩中那个白色的有些透明和反光的颗粒既像石英也像方解石,我不能准确判断。
师:大家能够把岩石和矿物标本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还有自己的知识,通过分析说出自己的合理假设,这样非常好。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究一下砂岩和大理岩的组成,先进行小组观察、比对和讨论,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小组观察、比对、讨论)
生1:我们小组看到的砂岩是黄褐色的,在放大镜下面看到有肉红色的颗粒和白色透明的颗粒。白色透明颗粒像是石英,肉红色的颗粒像是长石。偶尔还有一些深灰色的颗粒夹杂在里面,不能确定是什么。
生2:我们小组观察到的大理岩是纯白色的。里面明显有两种颗粒组成,有一种是白色不发光的,另一种是白色发光的。我们认为白色不发光的可能是方解石,白色发光的可能是石英。
生3:我们小组看到的大理岩是白色和绿色混合的,里面的白色颗粒像方解石,绿色颗粒不容易判断。
3.多种证据证明岩石的组成
师:关于岩石的组成,我们除了观察、比对和判断,还需要看看科学工作者提供的信息资料,最终确定岩石的组成。
(小组查阅信息资料并讨论确定岩石的组成)
师:经过观察、比对矿物标本和参照信息资料,下面请大家再交流一下自己对不同岩石的组成的看法。
生1: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物质组成。
生2:砂岩有很多种,颜色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砂岩由石英、长石组成。
生3: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和白云石。
4.处理信息:制作岩石“身份证”
师:现在我们对三种岩石的组成、表面特征以及基本用途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像对一个人有了全面认识一样。下面我们要为每一块岩石制作一张“身份证”,把它相关的全面信息记录下来。大家为岩石记录基本信息之后,还可以为“身份证”进行信息补充。(可以在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记录,也可以仿照身份证的大小做成卡片)
(学生制作并展示岩石“身份证”)
师:岩石的种类很多,在生活中的用途也非常广泛。下节课我们要研究岩石在生活中的用途,请大家留意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岩石。
【教学反思】
关于岩石组成的观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观察样本要有显著的特征。如果所选样本和教材所呈现的样本特征差异不大,学生接受起来当然会比较顺利。如果样本和教材上样本之间的颜色差异比较明显,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花岗石的特征即它的颗粒大小、均匀度和硬度等,而颜色则会因所含具体矿物的种类、多少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如果考虑到教学过程的顺利,教师可以尽量选择和教材上所呈现的样本相接近的颜色,而且分配给每个小组的样本要尽量相同,这样小组之间观察的结果就不会出现太多差异。当然,教师在最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将花纹、颜色不同的花岗岩、大理岩、砂岩样本或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也可以避免学生形成片面的科学概念。
【总结点评】
当学生的观察与给出的文字资料不匹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观察是第一手材料,比较真实、可信,但是观察的范本是个体的、单一的。参考资料是从广泛的观察范本中获取的资料,结果比较全面。我们需要结合着观察和资料,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