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 剪折的花边 课型: 设计·应用 任课教师
教学内 容简析 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个比较单纯的门类。因其材料低廉,制作简易,题材广泛,功用多样而流行十分普遍。剪纸作为一种平面造型的艺术,虽简括却多奇趣,于平易中见深奥。花边就是二方连续纹样(图案的一种形式),即以一个纹样为单位,使其向左右或者上下反复排列而形成的纹样。(二方连续纹样我们俗称花边。)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象互相串联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剪纸花边的变化多种多样,有单面不对折、对折、多折形等。本课范图就是融合立体纸工的技巧(凹凸折叠效果),使花边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学生学 情分析 本课旨在利用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手法进行简单的花边设计制作。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可了解有关花边的图案知识,掌握花边的表现方法,以及花边图案的应用。同时领略剪纸艺术的魅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花边,用这些花边美化班级黑板报,装饰文艺演出的服装或自己的日记本等。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所剪的作品不求复杂,只求成形有创意便可。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花边的知识,利用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花边,并学会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2.技能目标:学习花边图案的设计、制作、应用,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剪纸造型艺术的美,领略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 难点 重点:了解花边的知识,学习剪花边的技巧。
难点:如何用剪纸的技巧创造新的花边图案。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师:课件、剪纸范图、蜡光纸、剪刀、胶水、铅笔等。
生:蜡光纸、剪刀、胶水、橡皮、铅笔等。 课 时 1课时
?
?
教?
学
过
程
?
?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师生问好。
今天真特别,你们能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美术课,那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表现最棒。哦,你坐得真直,希望能坚持到下课。
罗老师手上有一张纸,我要变一个小魔术。
变变变~~~~剪纸(花边)
(一) ·看一看:教师出示一块有单独图案的头巾和一件有花边的服装。
·提问:说说头巾和衣服上哪个图案是花边?
认识什么是花边。
·小结:花边——连续排列的单独纹样。
(二)教师提问: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花边吗?找一找你身边的花边图案。
(三)·想一想:你怎样剪花边?(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条简单的花边,让学生拆、折和研究)
·试一试:学生分小组练习剪折一条花边。
·教师小结、演示剪折花边的方法:
a.将纸反复折(纸边对齐)。
b.在折好的纸面上画简单的线条或者画图案(剪去的部分涂黑)。
c.剪好后打开。
(四)教师提问:你还能用什么折法剪出新颖的花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民间剪纸花边。
·教师作剪纸花边的制作技巧(点、线等剪折方法及剪纸符号的组合运用)演示。
(五)·教师提示学生将做好的花边装饰身边的物品,看看怎样摆才更美。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作品,如进行模仿时装表演(学生用花边装饰衣服)。
(六)注意:
1.在学习剪折花边的时候,要注意学生在剪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花边容易剪断等,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掌握好折、剪的方法,但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让学生多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练习。
2.本课使用的工具易伤手指,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安全使用。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
·学生研究花边的制作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剪折一条花边。
·能完成剪折的学生相互交流或帮助其他同学。
·小结后,学生作修改或练习。
学生设计创作。
·找找身边可贴花边的东西(如衣服和笔盒等)。
·时装表演。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
·学生收拾整理课桌。
?课后
反思 花边又称带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它的特点是纹样的连续性,一个单元纹样反复排列连续而成。花边的用途很广,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图案形式。本课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从中有所发现。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感受各种材料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与感受,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