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的叔叔于勒》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文学常识填空。(2分)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____________”的法国作家莫泊桑,他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作家,其代表作有《项链》《______》等。本文即选自其短篇小说集《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拮据(
) 栈桥(
) zāo(
)蹋 别墅(
)
褴褛(
)?
撬开(
)?
恭wéi(
)?
shà(
)白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有点儿迟疑不决,她怕花钱。(犹豫,拿不定主意)
B.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说话很快)
C.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人或事物的根源;内情)
D.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雨,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显得狼狈不堪。
B.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对做好这件事,我十拿九稳。
D.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他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打了他一顿。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________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2)我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我希望________,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3)对于叔叔回国这桩________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4)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________,就问:“哪个于勒?”
A.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大快人心 迟疑不决
B.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C.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十拿九稳 捉摸不透
D.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以“全民健身,享受快乐”为主题的首届“万人赛艇”活动在小镇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D.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7.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2分)
A.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B.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C.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D.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C.“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D.“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以“榜样力量·烛光暖心”为主题,旨在弘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国良师精神。
9.阅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①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②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选段第②段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
C.“褴褛”在本课的意思为:(衣服)破烂。
D.“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中“渴望”和“梦想”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
10.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
11.
九(2)班将要举行以“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7分)
(1)下面是九(2)班学生零花钱消费情况的调查表。请你认真观察表格,写出你的探究结论。(至少写两条)(2分)
费用用途
30元以下
31~60元
61~100元
100元以上
买资料
65%
50%
35%
20%
订刊物
25%
15%
10%
5%
买零食
5%
20%
25%
30%
用于娱乐
5%
10%
15%
25%
送礼
—
5%
15%
20%
(2)金钱虽然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也有很多东西是它买不到的。请你结合上表并联系生活实际,对你班上消费不合理的同学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知道应如何正确利用金钱。(3分)
(3)生活中的“菲利普夫妇”比比皆是,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试着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回答问题(20分)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2)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3.遇见于勒菲利普夫妇有不同的反应,试从对比的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二人的性格特征。(4分)
4.文中母亲的话两次提到了女婿,联系有关二姐婚姻内容,从思想意义上写出你发现的结果。(4分)
①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②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③“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④“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⑤“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针对选文中父母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你有怎样的看法?假如在实际生活中,你的父母也用类似的方式对待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高贵的慈善
李良旭
①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清香扑鼻的气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②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③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④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
⑤母亲笑了笑说,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
⑥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
⑦我说道,那您以后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⑧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母亲慢慢向我讲述起发生在老人和她之间的故事。
⑨那老人佝偻着腰,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他每天从母亲摊位前经过,闻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流着鼻涕,眼睛里露出饥饿的神色。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然后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一枚硬币递了过来。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母亲接过硬币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一枚游戏币。【A】母亲知道,老人饿了,对他来说,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才能卖到一块钱啊。母亲眼睛湿润了。什么也没说,母亲递给老人两个茶叶蛋,说道,一块钱两个茶叶蛋。【B】老人双手接过茶叶蛋,眼睛里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就这样,老人每天经过母亲的小摊前,踟蹰一会儿,就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这样一枚游戏币来。母亲假装不识,接过这游戏币,热情地递上两个茶叶蛋。
⑩母亲说,如果我说送他两个茶叶蛋不要钱,他肯定不干,收下老人递过来的一块类似硬币的游戏币,对老人来说,就是一种尊严。
不禁被母亲的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对于母亲来说,施舍也是要顾及对方尊严的。
(有删改)
1.文章标题“高贵的慈善”中的“慈善”指什么事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高贵”一词的含意。(4分)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
3.品读文章中【A】【B】两处画线句子,思考母亲“眼睛湿润”和老人流泪的原因。(4分)
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5.文章第⑨段使用了插叙的手法,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也使用了插叙的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三、小练笔(3分)
《我的叔叔于勒》巧妙地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深化小说主题。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描写一段有关环境的片段。
【课文片段在线】
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的叔叔于勒》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文学常识填空。(2分)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作家莫泊桑,他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本文即选自其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拮据(
) 栈桥(
) zāo(
)蹋 别墅(
)
褴褛(
)?
撬开(
)?
恭wéi(
)?
shà(
)白
jū zhàn
糟 shù
lǚ?
qiào
维?
煞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母亲有点儿迟疑不决,她怕花钱。(犹豫,拿不定主意)
B.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说话很快)
C.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人或事物的根源;内情)
D.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解析:B.“嘟囔”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雨,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显得狼狈不堪。
B.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对做好这件事,我十拿九稳。
D.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他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打了他一顿。
解析:D.“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的语境。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1)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________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2)我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我希望________,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3)对于叔叔回国这桩________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4)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________,就问:“哪个于勒?”
A.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大快人心 迟疑不决
B.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C.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十拿九稳 捉摸不透
D.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以“全民健身,享受快乐”为主题的首届“万人赛艇”活动在小镇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D.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解析:B.“取经女儿国”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7.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2分)
A.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B.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C.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D.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解析:A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B项和C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
A.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C.“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D.“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以“榜样力量·烛光暖心”为主题,旨在弘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国良师精神。
解析:A.句式杂糅,可删掉“的缘故”;B.语序不当,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C.一面对两面,可将“兴衰”改为“兴盛”。
9.阅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D)(2分)
①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②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选段第②段主要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
C.“褴褛”在本课的意思为:(衣服)破烂。
D.“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中“渴望”和“梦想”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
解析:D.“渴望”在本句中的词性是名词。
10.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
11.
九(2)班将要举行以“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7分)
(1)下面是九(2)班学生零花钱消费情况的调查表。请你认真观察表格,写出你的探究结论。(至少写两条)(2分)
费用用途
30元以下
31~60元
61~100元
100元以上
买资料
65%
50%
35%
20%
订刊物
25%
15%
10%
5%
买零食
5%
20%
25%
30%
用于娱乐
5%
10%
15%
25%
送礼
—
5%
15%
20%
①零花钱越多,用于购买资料和订刊物的开支越小,用于购买零食、娱乐、送礼的开支越大。②零花钱越少,用于买资料、订刊物的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等的开支越小。
(2)金钱虽然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也有很多东西是它买不到的。请你结合上表并联系生活实际,对你班上消费不合理的同学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知道应如何正确利用金钱。(3分)
示例:同学们,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金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智慧。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利用金钱。比如,家境富裕的同学,可以节省在零食和娱乐方面的开支,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或为班集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可以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3)生活中的“菲利普夫妇”比比皆是,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试着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示例:都是“钱”的功劳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回答问题(20分)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父母确认于勒的身份,并得知他一贫如洗后,带我们避开他。(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文主要通过父亲大费周折地打听于勒叔叔的身份,确定于勒叔叔的身份后父亲的惊慌、母亲的暴怒如雷,可从母亲对我给他小费的不屑,父母带我们走另外的路回家避开于勒叔叔等细节方面归纳总结。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煞白”“呆直”写出父亲内心的惊恐的神态,“哑着”写出父亲紧张不安的语气。这三个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极度的恐慌和六神无主,以及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2)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这是对“我”的心理活动描写,(1分)强调了几人之间本该存在的亲情关系,体现了“我”对叔叔的怜悯和对父母做法的不满与困惑。(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对“我”的心理进行的描写,表现了“我”对自己亲叔叔沦落到这么落魄的地步的同情,对亲情的呼唤,同时,“我”的做法也与父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我”对父母金钱至上,不认亲情态度的不满和困惑。
3.遇见于勒菲利普夫妇有不同的反应,试从对比的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二人的性格特征。(4分)
在对比中显示性格差异。面对突如其来的相遇,“父亲”惊慌狼狈、手足无措,反映了其作为兄长的矛盾心理和懦弱无能性格;“母亲”暴怒谩骂,态度十分鲜明,但又能镇静地作出应急安排。其精明泼辣、心思缜密的特征与“父亲”迥异。
4.文中母亲的话两次提到了女婿,联系有关二姐婚姻内容,从思想意义上写出你发现的结果。(4分)
①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②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③“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④“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⑤“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拓展了小说生活视野,深化了小说思想意义。在利益面前变得自私冷酷的不只是菲利普夫妇,女婿之所以“下决心求婚”,是因为“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如此社会环境下菲利普夫妇的表现便有了普遍性,深化了小说主题,增强了小说悲凉色调。
5.针对选文中父母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你有怎样的看法?假如在实际生活中,你的父母也用类似的方式对待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4分)
于勒叔叔毕竟是父母的亲人,如此冷漠的对待他,是一种冷漠无情的表现,是对亲情的践踏。(2分,或只要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即可。如:父母的做法不对)
如果我的父母也用类似的态度对待亲人,我想对他们说,亲情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之一,是善良人性的体现,请珍惜它,因为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2分)
【解析】通过作者的细致刻画,我们了解到父母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取决于他是否有钱,表现出父母漠视亲情,金钱至上的观念,文段中“我”的态度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我”对叔叔的同情、关心,可见作者呼吁人与人之间与人为善的亲情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高贵的慈善
李良旭
①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清香扑鼻的气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②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③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④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
⑤母亲笑了笑说,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
⑥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
⑦我说道,那您以后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⑧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母亲慢慢向我讲述起发生在老人和她之间的故事。
⑨那老人佝偻着腰,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他每天从母亲摊位前经过,闻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流着鼻涕,眼睛里露出饥饿的神色。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然后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一枚硬币递了过来。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母亲接过硬币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一枚游戏币。【A】母亲知道,老人饿了,对他来说,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才能卖到一块钱啊。母亲眼睛湿润了。什么也没说,母亲递给老人两个茶叶蛋,说道,一块钱两个茶叶蛋。【B】老人双手接过茶叶蛋,眼睛里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就这样,老人每天经过母亲的小摊前,踟蹰一会儿,就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这样一枚游戏币来。母亲假装不识,接过这游戏币,热情地递上两个茶叶蛋。
⑩母亲说,如果我说送他两个茶叶蛋不要钱,他肯定不干,收下老人递过来的一块类似硬币的游戏币,对老人来说,就是一种尊严。
不禁被母亲的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对于母亲来说,施舍也是要顾及对方尊严的。
(有删改)
1.文章标题“高贵的慈善”中的“慈善”指什么事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高贵”一词的含意。(4分)
“慈善”是指母亲每天收下捡破烂老人的一枚游戏币,并“卖”给老人两个茶叶蛋的行为。“高贵”是指母亲的施舍保全了捡破烂老人的尊严。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
“极力躲闪”“不敢”两个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具体细致地写出了老人担心被母亲发现的畏惧心理。
3.品读文章中【A】【B】两处画线句子,思考母亲“眼睛湿润”和老人流泪的原因。(4分)
【A】句中母亲是因为对老人心怀同情而“眼睛湿润”;【B】句中老人是因为被母亲的善良大方感动而流泪。
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勤劳能干,细心大方,善解人意,乐善好施。
5.文章第⑨段使用了插叙的手法,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也使用了插叙的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文章第⑨段介绍老人贫困、苍老的状况以及买茶叶蛋的经过,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大方和乐善好施。课文中第六至十二段是插叙,介绍于勒的身世和经历,点明了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原因。
三、小练笔(3分)
《我的叔叔于勒》巧妙地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深化小说主题。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描写一段有关环境的片段。
【课文片段在线】
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写法分析】
句①是刚去哲尔塞岛旅游途中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欢快心情;句②是在船上遇到了穷困落魄的于勒之后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灰暗的心情。在运用环境描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宜拖沓,尤其不能将渲染情景的铺垫句子写得过多,将延伸叙述的相关事情说得太杂,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另外,景物的色调与人物的心情最好形成呼应。
【例文】
窗外,夜色迷人,凉风习习;窗内,灯光明亮,安静和平。同学们正认真地温书复习,脸上满是轻松和愉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