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什么是力

文档属性

名称 5.1什么是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7-22 20:1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力
实验器材:小组:弹簧、小车、橡皮筋、磁铁、橡皮泥、钢尺、乒乓球。
演示:激光灯、平面镜、铁夹(2个)、方形瓶(加细管)。
课堂实录:
活动一
教师:大家先把课本合上。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
教师:大家听说过力吗?

教师:见过力吗?

教师:力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的?什么状态的?什么颜色的?什么气味的?

教师:刚才,大家对力还很熟悉,现在又陌生了?那么,在你的脑子里,什么是力呢?
:(找个同学说说)
教师:大家请看:
示例1:手 拉 弹簧, 弹簧伸长了;
示例2:手 推 小车, 小车由静止变运动;
教师:在生活中,力现象随处可见,大家请看“活动1”。
(读完后,指导学生活动,让学生将现象写在黑板上,老师给它们编号。大约5min)
汇报第一个问题:——哪些物体施加的力,哪些物体受到了力?怎样施加的?

汇报第二个问题:——在施力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两个物体;一个施力;一个受力;都通过一种动作施加力。
教师:施力的时候一定需要两个物体吗?一个物体有力存在吗?

教师:有两个物体后,就一定有力存在吗?
:(必须接触)
教师: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吗?不接触有力产生吗?

教师:在物理学中,力的概念就是人们从大量的与力有关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假如你就是古时候的一位自然哲学家,你能通过归纳、概括黑板上的这些力现象,得出力的概念吗?大家讨论、讨论。
:(老师要追问这样概括的原因,可能从作用过程上概括,也可能从作用效果上概括)
活动二
教师:各位同学概括的都很好,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会不断加深。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活动2”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汇报1、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在这里第一个物体指什么?第二个物体指什么?作用指什么?

活动三
教师:各种力产生的效果可能不一样。请同学们看活动3的第一个问题。——进一步分析“活动1”中力产生的效果,你们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哪些属于同一类?
教师:——你认为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教师:——列举“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两个生活实例。列举“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两个生活实例。
教师:哪些情况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师:哪些情况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变?

教师: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
教师:力一定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吗?有没有不产生任何作用效果的力?举例说明。

教师:(用演示实验证明桌面和瓶子的形变。)
教师:实验表明:任何一个力,都会对受力物体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比如:如果男生伸出手来让女生去打。男生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这就是女生的作用力对男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效果。
活动三
教师:好。现在就试验一下,男生伸出手,女生用力打,用力、再用力。(找个用力最大的女生回答)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你打了人家,你还说你的手痛,世上有这样的事吗?

说说什么原因?

教师:就像有个同学不听话,非要用他的脸打我的手,我的手肯定感到痛,他的脸会有感觉吗?
教师:这表明什么?

教师:请大家完成活动4的内容。

教师:(汇报:画图,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区分清楚,可用力的图示表示。)
教师:列举生活实例,画图解释。
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
学案:
第一节 力
活动1:
每组同学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的文具等手头上的任意器材,尽量多的设计产生力的实验或列举生活实例,并把用力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示例1:手 拉 弹簧, 弹簧伸长了;
示例2:手 推 小车, 小车由静止变运动;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思考、讨论:
1.在上述实验中,分别是哪些物体施加的力,哪些物体受到了力?怎样施加的?
2.分析上述施力的过程,找一找有哪些相同之处?
活动2:
1.阅读课本79页“加油站”的内容,谈一谈你对“力的作用”的理解?
2.阅读课本“力是什么”这一框题的内容,通过分析活动1中的事例,归纳、概括力的概念。
活动3:
1.进一步分析“活动1”中力产生的效果,你们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哪些属于同一类?
2.阅读课本80页“力的作用效果”这一框题的内容,你认为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3.列举“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两个生活实例。阅读课本80页“加油站”的内容,再列举“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两个生活实例。
活动4:
1. 阅读课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框题的内容,填写空缺部分的内容。
2.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3. 列举两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实例,并解释物体的受力情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