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生活
一、选择题
1.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下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3.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粟
C.小麦
D.玉米
4.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开挖水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考察距今约5000年的半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
A.长江流域的文明
B.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C.原始农耕生活
D.尧舜禹的禅让
6.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人们过着定居生活②进入原始农业时代③会制造陶器④种植水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7.“河姆渡遗址发现成堆炭化的稻谷、谷壳、稻叶、稻秆等,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该考古发现可以印证河姆渡人
A.学会修建房屋
B.从事原始农耕
C.知道饲养动物
D.掌握雕刻技术
8.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9.由于台风和大雨、暴雨的时常袭击,其他获取食物的手段如狩猎等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鱼、肉、果子等又不能长期保存,所以稻谷也就成为河姆渡古人类的主要依赖,种植栽培稻谷获取大量食物也就成为了生存而被迫选择的一条必然道路。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地理环境限制了河姆渡地区的发展
B.河姆渡种植水稻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
C.气候变化是河姆渡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D.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
10.根据如图《中国远古时代粮食品种分布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远古时代的农具以石器、木器和骨器为主
②生活在远古时代的北京人已经开始种植粟
③我国原始农耕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西昊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吴壁村南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挖据时获得大量二里头、二里岗时期冶铜遗存。上述材料说明
A.山西是中国最早古人类的发源地
B.山西历史悠久,古人类遗址居全国首位
C.西吴壁遗址的发现说明尧、舜、禹等属于史实
D.二里头、二里岗时期,我国已经会冶铜
12.史书载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神农耕而作陶”。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所示的房屋是我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
(2)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3)他们最先种植什么农作物?
(4)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14.历史遗迹将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1)如果想实地参观上面四个遗址,应分别去哪些省市?
(2)图三和图四是我国农耕时代的遗址代表,在这两个博物馆参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房屋样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依据图片中的遗址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重大的进步?
(4)历史遗迹是人类宝贵财富,请你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提一点建议。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C
6.B
7.B
8.D
9.C
10.D
11.D
12.C
13.(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干栏式。
(3)水稻。
(4)防潮湿,防雨水,通风。
14.(1)图一:云南省元谋县;图二:北京周口店;图三:浙江余姚;图四:陕西西安。
(2)农作物:水稻、粟;
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因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为了适应环境,其房屋构造就不相同。(言之有理即可)
(3)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出现。(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4)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采取适当举措进行保护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原始农耕生活
统编版本
七年级上册
原始农耕生活
古典水墨风格
回答
五谷不分
五谷中哪些作物最早为人类种植?
五谷
稻(大米)
麦(小麦)
菽(大豆)
黍(黄米)
粟(小米)
农作物种植
黄河
粟,黍
长江
稻
磨制石器
刀耕火种
耒耜
家畜饲养
野狗饲养
野猪饲养
聚落出现
半坡聚落
姜寨聚落
原始农业的出现与发展的标志
农作物种植
磨制石器
家畜饲养
聚落
原始农业的意义
没有农业出现,人类将继续以狩猎为生,不得不不断迁徙(类似游牧民族),难以形成长久稳定的聚落,文明演化缓慢。
农业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为手工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也定居,形成了稳定的聚落,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早期聚落代表
河姆渡文明
半坡文明
游戏
古典水墨风格
穿越时空的交易
游戏过程中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原始
居民
发现
地点
距今年代
生产
工具
农作物
手工
业
房屋
建筑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穿越时空的交易
7000年前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突然出现一扇传送门,门的对面是1000年后(6000年前)的半坡文明;你被选为河姆渡人的代表,携带你们河姆渡文明的特产前往传送门的另一端,与半坡文明进行接触
第一关:地区差异
壹
贰
穿过传送门的你,发现半坡文明这边的气候虽然也很温暖,但是比较干燥,植被也比河姆渡地区要小,稀疏一些,这时,你发现了前面的半坡居民,你选择:
不要怂,上去就是干
举起双手,表示友好
游戏结束
你被三拳打死,游戏结束
“自不量力镇关西”
返回
游戏继续
下一关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半坡居民邀请你参观他们的聚集地。
“对不起,打扰了”
第二关:房屋差异
壹
贰
你进入半坡居民的聚集地,发现的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远处还有墓地和窑厂。他们的房子居然直接在地穴的基础上建立,冬暖夏凉。屋内还有暖和的灶坑。你想学习半坡居民的建筑技术,用什么与半坡居民交换呢?
木结构水井的建设技术
干栏式房屋的建筑技术
游戏结束
半坡居民认为你在戏弄他们,将你打死;因为干栏式建筑可以避免南方潮湿天气的影响,却不适用于北方。
“干栏式建筑”
返回
游戏继续
你的水井技术令半坡居民们很吃惊,半坡居民很乐意将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建筑技术教授予你。
“第一桶金”
下一关
第三关:生产工具
壹
贰
你进一步参观半坡居民们的生产状况,发现他们的石器十分精美,有比你们还先进的骨器,角器。甚至还有比你们精美的弓箭,渔网等渔猎工具,你选择什么与其交易?
耒耜
你们磨制技术
游戏结束
半坡居民看不起你们落后了一千年的磨制技术,觉得你
没有价值了,将你杀死
“愚蠢的河姆渡人”
返回
游戏继续
半坡居民乐意与你进行物物交换
“奸商”
下一关
第四关:农业与畜牧业
壹
贰
半坡居民带领你参观他们的农作物种植区,你发现他们种植的粟,黍等作物是你从未见过的。另外你发现他们也饲养了猪和狗等家畜,你选择:
用水稻与他们交换粟黍
用水牛与他们交换粟黍
游戏结束
因为水稻对水的需求较大,北方的降水难以满足水稻的种植要求,半坡居民发现这点后觉得你欺骗了他们,将你杀死
“大忽悠”
返回
游戏继续
半坡居民对水牛这种南方物种很满意,你完成了交易。
牛!!!
下一关
第五关:生活水平
壹
贰
半坡人向你展示他们生活方面的面貌。他们制作的彩陶十分艳丽,陶器上的绘图也十分精美。他们还有你从未见过的乐器陶埙,他们的纺织的衣服也很潮。你羡慕不已,想把这些都带回去。你选择:
半夜放火把半坡人烧死,把所有东西搬回去。
用天然漆换取彩陶,用骨哨换取陶埙,用象牙等艺术品换取精致的衣物
游戏结束
你放火时被发现,被打死了
“作死”
返回
游戏继续
半坡居民终于发现其实你是个土豪,十分乐意与土豪做朋友的他们同意交易。。
象牙制品
骨哨
大结局
游戏结束
收获满满的你,把交易而来的物资打包好后,你又把交易给半坡居民的的物资偷回来。满心欢喜的你穿过传送门,在时空乱流中死掉,传送门消失,历史继续前行.
核对表格填写
原始
居民
发现
地点
距今年代
生产
工具
农作物
手工
业
房屋
建筑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
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
流域)
约六
千年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石刀、骨制箭头、鱼叉、鱼钩
磨制石器、耒耜
粟、黍
水稻
彩陶、纺
线、织布、制衣
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小结
古典水墨风格
今天学了什么?
原始
居民
发现
地点
距今年代
生产
工具
农作物
手工
业
房屋
建筑
原始农业的标志和意义
半坡居民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约六
千年
磨制石器、耒耜、石刀、骨制箭头、鱼叉、鱼钩
粟、黍
制造彩
陶、纺线、织布、制衣
半地穴式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
河姆渡人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
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耒耜
水稻
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干栏式式
练习
古典水墨风格
随堂演练
练习
1.下图是近年来海南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下列文物与诗中对应的是(
)
A
B
C
D
C
B
练习
3.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星罗棋布。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B
D
A
B
C
D
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一和图二所示房屋的主人分别是谁
仔细观察两幅图,说出它们各自的优点
。
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你去图一做客,主人最有可能招待你的主食是什么?
图一:河姆渡人。图二:半坡人
图一: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还可防止野兽侵袭
图二: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气候
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学会了因地制宜
水稻(大米饭)
谢谢您的观看!
古典水墨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