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和与什么有关。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三角板、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看一看小明和小红的手工桌上有哪些物体?
生:钟、三角板、手帕、剪刀、纸工袋。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
(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学生拿触摸笔指出这些角。
2.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
我们其中的一个角请出来(拖动角)。我也请一个角到我们的黑板上(板书)
(1)观察角。
师:这些角有哪些共同点?
生:都有一个尖尖的部分?
指导学生认识角的顶点,并告诉学生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
师:这些角还有一样的地方吗?
生:还有两条线。
指导学生认识角的边,并告诉学生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出示课件再次引导学生认识角的顶点和角的边。
(老师指出,学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2)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
生: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
生:直直的。
3.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学生指出生活中的角。
师:凭着我们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既然认识了角,那就让我们一起辨别角吧!
(2)辨角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3)画角
师板演画角。(从一个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画角时,记关键,先画顶点再画边。
师指导学生画角。
展示学生成果。
4.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比较黑板上的两个角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引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2)制作活动角验证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系。
同桌交流。
生汇报。
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边听故事边比较角的大小。
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课堂小结,内化角。
这节课我们上的很开心,认识了角,了解了角的特点,知道了角的大小,接下来就让我们去智慧岛逛逛吧!
三、巩固练习,夯实角
(1)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①出示题目。
②
③判断
1.任何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
2.角的两边长短变化,角的大小就变化。
(
)
3.用放大镜看角,角就变大了。
(
)
4
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
(
)
④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看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
四、观看图片,回归生活。
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角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五、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一、角
与两边的张口
有关
角的大小
与两边的长短
无关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操作,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
2.
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3.
在用小棒拼角、做活动角、用纸折角等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角
【目标分解】
行为表现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核心概念
行为动词
角
认识
通过观察、操作
初步
具体概念
角
角的构成
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
角的各部分名称
顶点
边
角的大小
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大小不同的角的图形
生活中的角
整理后得到如下学习目标:
1.
结合用小棒拼图形的活动和教师的讲解,初步地知道角的概念。
2.
通过制作并观察活动角,自主地发现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构成。
利用角的图形,听教师介绍,进一步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
3.
通过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并观察形成的角的大小的活动及用纸折角的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4.结合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用直尺能画出大小不同的角的图形。
5.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和物品图片,能找出生活中的角。
课前准备:活动角,4根小棒,不规则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初步认识角
每位同学准备了四根小棒,请你用4根小棒拼一个我们认识的图形。开始吧!(40秒)
拼的是什么图形?说一说
好,下面拿走一根小棒,放到一边,用3根小棒再来拼一个图形。
拼的是什么图形?
再拿走一根小棒,用2根小棒拼图形。挑选、展示学生拼出的各种角
像这样两根小棒头碰头地拼在一起,拼成的图形都是角。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认识角的构成
1.我们还可以用两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来做一个活动角。把你课前做的活动角拿出来,像老师这样摸一摸,看一看,教师是由什么组成的?同桌说一说(师巡视)
生1:角尖尖的
师:嗯,你观察得真仔细。最尖的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指一指角的顶点在哪?
师:除了顶点,角还有什么?
生2:角有两条边
师: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两条边平平的,直直的。
2.好,下面拿自己的活动角,同桌互相说一说边和顶点在哪。
3.
老师把这个活动角画在黑板上,(比着活动角,边画边总结)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谁能看着图再说一说。(指生重复)
(二)比较角的大小
下面我们像老师一样,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师巡视)
生:角越来越大(你对图形的感觉真好)
生: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你观察得真仔细,还动脑筋了)
来,咱们一起玩一玩,角的张口变大变大变大,角变大了,角的张口变小变小变小,角变小了。转动角的一条边就能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角。我们把其中的三个角画了下来。角1,角2,角3
请你想一想,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生1:角3最大,因为两条边张开的角度大,
生2:我是用三角板量的
生3:我是看小弧线长的角就大。
生4:重叠的方法
哦,你是这么判断的,老师听明白了,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谁还明白了,给大家说一说。(一生重复)谁还想说?指生再说,我们一起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课件出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2、老师这还有一个神奇的角
神奇在哪儿呢?请睁大眼睛,仔细看(课件演示角的边伸长)
角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边变长了
师:角的大小变化了吗?
生:变大了
生没有变
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没有)
引发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中形成共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3、折角
下面我们动动小手,用纸折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师指出角。
学生折,一起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师生示范比一比角的大小,同桌比一比
三、画角
孩子们,我们不仅认识了角,会做角,还能比较角的大小,那怎么画角呢?请看大屏幕
1.
课件演示画角
2.
讨论画角用什么及画角的顺序: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边
3.学生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指生展示评价,同桌互相欣赏)
四、找角
1.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充分地找,4-5人说)
2.教师补充图片中找角
五、练习
1.判断图形是不是角(有孩子认为,角的两边不一样长是不是角)
2.绘本推荐《失落的一角》
结合用小棒拼图形的活动和教师的讲解
认识
通过制作并观察活动角
说出
自主地
利用角的图形,听教师介绍
进一步
知道
通过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并观察形成的角的大小的活动及用纸折角的活动
在教师引导下
发现
结合观察、思考,用直尺
画出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和物品图片
找出《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冀教版《2011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并不是太陌生的,但他们对“角”的认识仅仅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实际上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是有区分的。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校园生活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角;例1是认识一般的角,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例2画角,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
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调查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图形的基础知识,在生活中也对角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但是角的数学属性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设计理念】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本节课设计从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为教学素材,以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导入点,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从直观的生活表现通过数学课堂形成严谨的数学表象和概念。再根据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遵循这一原理,通过观察法,直观演示法,谈话启发式,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在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逐步抽象概括出角的数学表象和特征。,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活动角、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前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下册学习过的一种图形,它叫什么名字?
生:三角形。
师:(擦去三角形三条边中间部分,形成三个独立的角)现在这些图形你认识吗?叫什么名字?
生:
师:是的,这些图形叫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
生:如果学生答不出来
师:孩子们这些图形都叫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各部分名称及角的特征
1.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角”这个朋友可调皮了,它和小朋友们一样喜欢玩捉迷藏,它就藏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它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孩子们在这些物体中都发现了角,真棒!(这些角都是生活中的角,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角是数学中的角,现在老师把这些角请出来,同学们看看,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是的,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角的“顶点”。
师:你还能发现其他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真是火眼金金又发现了这些角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2.总结角的基本特征
师: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呢?
生:一个顶点
师:对一个顶点,课件出示:一个顶点
师:再数一数,一个角有几条边呢?
生:两条边
师:数得真准确,课件出示:两条边
师:总结(一个顶点两条边就是角的特征,我们可以用它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师:下面请你来做小裁判,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练习;判断角,数角。)
3.巩固练习
师:出示课件,孩子们这些图形上有角吗?
生:有
师:有几个?请你数一数,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
师:教师示范第一个数法,找到两条边,把两条边一条弧线连起来就能找到一个角。
现在开始数吧,把你的正确答案填在作业纸上
(二)、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
师:孩子们咱们今天认识的角朋友不仅喜欢捉迷藏,还喜欢变魔术,唐老师也喜欢变魔术,我来给你们变一个吧!想不想看
生:想
师:你们数一二三,我就能变出一个角来,
生:一二三变
师:一二三,铛铛铛,有角了吗?
生:有了
师:我还会再变,变大,变小,每边一个提问,这样是角吗?
生:是
师:我能变出多少个角来啊?
生:很多,一百,一千,一万等等
师:是的很多很多,数也数不清,可以变出无数个角来。想不想像唐老师一样当个小魔术师啊?
生:想
师:唐老师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变魔术的道具,就在抽屉里那个神秘的信封里呢。快拿出来吧
生:拿活动角
师:现在请小魔术师听老师的口令,请把你的角变大点,再变大点,再变小点,再变小点。
师:刚才同学们把角一步步变大,用来做角的的两条边有没有跟着变长?
生:没有,
师:(追问),那是那哪个地方变大了
师:你来指一指吧,那里变大了?
生:指开口
师:是的,是角的这个地方变大了(手指向开口),我们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开口,咱们把角的两把拉开,角的开口就怎样了?
生:变大了
师:所以角就
生:变大了
师:那我们把角的两边合拢,角的开口就怎样了?(活动角)
生:变小了
师:所以角就
生:变小了。
师:是的,孩子们,开口越大,播放课件p6-p11,
生:角就越大了,
师:张开口越小了播放课件p12-p17
生:角就越小了
师:那你们说,如果要比较角的大小,是比较它的张开口呢?还是比较它边的长短呢?
生:比较开口
师:对,比较开口,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
师:好,孩子们,请你比一比这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生:蓝角大,红角小
师:为什么?
生:因为蓝角的开口大,所以蓝角大,红角的开口小红角就小。
2.重叠法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角,你们看呢个大,呢个小?(活动角展示)
师:这两个角好像差不多大,不好比啊?要怎么比呢?给点建议吧?
生:我们可以把两个角重合在一起
师:怎么重合,你来演示一下把
生:我把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如果另外一两条边刚好重合在一起就说明这两个角角一样大,如果有一条边在外侧,那么就是在外侧的哪个角大,在内侧的那个角小
师:恩说的非常好,我们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可以用重合法,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如果另外一两条边刚好重合在一起就说明这两个角角一样大,如果有一条边在外侧,那么就是在外侧的哪个角大,在内侧的那个角小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角,猜猜看,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生:一样大,大,小
师:有这么多不同看法,那老师来给你们揭晓答案吧,刚才我们学习了一种比角的方法,重合法,把角的顶点对齐,边重合,看另外一个变的位置关系,如果另外两条边刚好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一样大。现在我们来把他重合,
师:孩子们,看另外两条边重合了吗?
生:重合了。
师:所以这两个角怎样?
生:一样大。
师:是的一样啊。所以孩子们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画角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和角一起捉迷藏,玩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当小画家,画一个角。
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总结:画角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全课总结,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学会了比较角,你知道了关于角的哪些知识?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四、拓展练习
给一个角添上一条边,角增加了几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找准起跳的台阶。苏霍姆林斯基说:跳一跳摘桃子吃。我想作为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找准孩子起跳的台阶,我把这一台阶设计在一下的三角形这一知识点上,让孩子们能够起跳的稳当,又能插上飞翔的翅膀跳得更高。课堂实况证明这一台阶设得好,孩子们又能跳得高。
提供熟悉得数学学习素材,数学源于生活,发展生活,在新课初始,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他们熟悉得学习素材,充分利用了孩子们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感知。从而顺利地和孩子们总结出角得基本特征。
二年级孩子们喜欢玩游戏,我就在各个环节地衔接和引入上下功夫,捉迷藏,变魔术让每一个教学环节在一开始就能紧紧抓住孩子的心,从而达到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的目的,实践证明,孩子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最快的速度和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从而轻松又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在比一比环节,我通过抓住关键点,让学生先观察开口,感知角地大小和开口大小有关,在通过折叠法比较角地大小,从而顺利地突破难点。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画角环节,没有按照设想的环节有序进行,在板书方面也没有按照设想的板书呈现,让我认识到,作为老师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
另外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老师要把课堂换给孩子,有耐心,要等孩子完整的说完,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机会,相信孩子。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1、
导入新课
1.
摆三角形引出角。
请你用三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你摆得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请你去掉一根小棒。剩下的图形你认识吗?(角)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这个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教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
找生活中的角。
你们在哪里见过角?
请你们在下面物品中找到角。(指一名学生到前面指角,学生找到的角用电脑演示)
我把实物去掉你再来看。(用手边指边说)这些都是角。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
用语言描述角
我们刚才指了这么多的角,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请你拿出三角尺像老师这样摸一摸。
你有什么感觉?(有尖尖的感觉)
这个尖尖的部分是角的顶点。(点击鼠标出示顶点)
再摸一摸这个部分,你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摸起来直直的部分是角的边。
2.
让学生分别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一个角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三、画角
1.学生观察画角过程。
我们刚刚认识了角,你想不想动手画一个角?好,请你先仔细观察画角的过程,看谁能说出怎样画出一个角。(课件演示画角过程)
谁能说一说刚才是怎样画角的?(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先画顶点,再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边)教师示范画角。
2.总结画角方法。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其实画角的方法和刚才我们指角的方法一样,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这个顶点开始,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这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尝试画角。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让学生评价。
4、
折角
我们已经学会了画角,你想不想折出一个角呢?请你拿出课前发的圆形纸片折出一个角,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学生活动折角)
你们折好了吗?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真不错!
1.
请你指出这个角的顶点,指出边。
2.
看老师这有两个角(拿出两个角
)一样大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一眼能辨别出来)
那这两个你知道哪个角大吗?(拿出两个角
)
谁有好的方法?(可以比一比)谁上来比一比?(学生操作比较)
哪一个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比较另一条边)
同桌两人比较折的角的大小。
5、
做角
看老师这有一个角。这是一个活动角。这是角的什么?(顶点)这个呢?(边)
请你仔细观察。(教师将角两边张开变大)你发现了什么?角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教师逐渐将角两边张开变大,引导学生说角也越来越大。
请你再来观察。(教师将角两边张开变小)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角变小了)教师逐渐将角两边张开变小,引导学生说角也越来越小。
看老师这有一个角,我将这个角的一边剪短,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学生大部分说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没有变化,角的大小没变。我将这个角的另一边剪短,角的大小变了吗?
总结:角的大小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两边张开大,角大,角两边张开小,角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6、
巩固练习
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第一关:慧眼识角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第二关:数一数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第三关:考一考
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增加一条射线)图形中有几个角?
7、
课堂总结
今天的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小结:我们认识了角,还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角的大小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八、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初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边
顶点
边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会用纸折或会画大小不同的角;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通过摆一摆、折一折和画一画等活动,初步形成角的表象,并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角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学难点
从实物过渡到抽象,体会角的本质特征。
教具学具
课件、直尺、小棒、毛线及活动角材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引入二、探究新知
游戏引入提问: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课件出示被遮住的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猜图形并说明理由。小结:长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过渡:大家知道什么是角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角。(板书认识角)(一)摆图形初识角提问:如果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你能拼成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吗?用三根、两根呢?小结:用四根、三根小棒拼出的图形特征:都是一个封闭的图形;而用两根小棒拼出的图形是有张口不封闭的图形,叫做“角”,找角提问:1、在我们学校里找一找哪些是角(课件出示学校的部门照片)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把图片中的角抽象出来让学生记在头脑中。(三)摸角
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课本和三角板的角是什么感觉?
预设:喜欢学生猜图形,最先辨认出来的是圆形,因为圆形没有角。学生拼图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图片中找角桌角、书角,三角板学生摸角回答:边是直直的,两边相交的地方是尖尖的。
三、和角做游戏
四、反馈练习巩固角总结回顾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四)画角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1)根据学生说出角的特征进行课件出示角的各部门名称,写在黑板上描出几个不同的角。(2)课件示范画角的过程,边画边说:刚才摸起来尖尖的是角的顶点,摸起来感觉平平的、直直的就是角的边。角一般用“)”这个符号标出来(课件演示角的符号“)”)小弧线的旁边写个1,这个角就记作∠1,读作:角1(3)让学生注意区分“∠”和“<”,并注意写法。小结:我们把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两条边相交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2)指出角各部分名称。提问:谁能指出下面角的顶点和边。(五)角的组成提问:谁能说说角由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的?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六)练习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角?(
)
(
)
(
)
(
)2、数一数下面图形中角的个数(课件出示两个图形)(一)做活动角1、做一个活动角。2、固定住做的角,和你的同桌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比的时候告诉学生两个顶点要对齐,一边对齐,另一条张口大的角就大。小结: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二)找出两个边长长短不等的,角的大小相同的角让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的关系。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课本32页第1题、第3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今天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学会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角,看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能找到它们。?
问题讨论题完成角的认识
学生指出角预设:生1:两条直直的线;生2:尖尖的地方。学生到台前指认预设:生:1个顶点,两条边。学生独立制作活动角。找一组同桌到前面来比一比预设:角的两边的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预设:角1大;两个角一样大。学生读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摆一摆图形-找角-摸角-画角-做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首先,我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不同,引出角,接下来分组讨论用四根、三根和两根小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角。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小孩子没怎么接触过分组活动,所以在摆图形的过程中十分的积极踊跃,摆出了不同的四边形,在用两根小棒摆图形的过程中摆出了两个平行的直线,这个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这种图形的出现非常符合小孩子的思维,只能说明我们在引导学生用两根小棒摆图形时没有明确要求,也说明了我们的孩子思维很活跃,这个问题我给同学们留了一个疑问,讲完角的组成后反过来问他们两条线平行是不是角,锻炼了学生判断角的能力。接着我让学生找找我们教室里的角,再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摸一摸身边的三角板和书角是什么感觉的,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是两条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从而更好的体会角的组成,并一边教学生画角一般讲解角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初步明确构成角的基本要素,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讲解完后接着做相应的练习,判断下面图形中是不是角,并会在给出的图形中找出几个角,进一步加深角的组成的概念。最后我让学生基于已经形成的对角的初步认识,回到场景图中寻找其他的角,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看,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在随后的和角做游戏中,我让学生用两根硬纸片做出一个活动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明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接着借助活动角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活动过程中组成的大小不同的角,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到角是有大小的,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渗透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张口的程度决定的,与边的长短无关。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直观判断上述由两条边组成的大小不同的角中,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最后的巩固练习设计:通过纸扇和剪刀的打开与合拢的操作,让学生体验角的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变了,角的大小也随之改变了;并完成问题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角的组成数出图形角的个数。总之,角的认识这节课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破。
边
顶点
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喜欢)老师今天带领大家再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课件出示校园主题图)
1.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长方形、三角形)
3.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双杠上标出角)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但是校园是他们熟悉的环境,所以以此作为引入对他们而言不陌生。】
(二)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角。
1.那位老师手里的三角尺变到老师手里了,谁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注意正确的指角方法)
2.拿出你手里的三角尺用手指一指、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和你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
认识角属概念教学,根据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所以这一环节我设计让他们自己感知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初步表象。】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认真观察这些角,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抽象概括,最终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
(三)找一找
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很多角,现在请你们看一看,找一找,哪里有角?
(四)折一折,比比谁的角大。
1.动手折一折。(用老师发的纸折一个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观察另一条边)
(五)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打开信封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做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2.怎样把你的角变大或变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做数学,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靠具体的操作与观察,所以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找角、折角、做角等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同时可以亲身感受学习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我们认识了角,现在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2.
师生交流,说说你的画法。
3.
教师范画(微课演示)。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歌谣: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4.再一次画角。
【设计意图: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采用微课讲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五、布置作业
1.三角形剪掉一个角会出现几个角?回家动手试试。
2.怎样做可以使正方形的角增多?动手试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
画角:
1.先画顶点
2.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