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自主学习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___________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___________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___________。
(2)统治:实行___________制度,加强___________,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___________的自由民、___________的自由民和_____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___________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___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源远流长。
二、习题训练
1.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
)
A.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B.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的奴隶制国家
C.制定了阴历
D.发明了楔形文字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4《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
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5.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中写道:“……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多年。”横线上的时间应填(
)
A.三千七百B.两千八百C.一千八百
D.一千七百
6.古巴比伦时期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约翰经常在市场上交换一些生活用品,维持家用。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计划经济比较活跃
C.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权利较大
D.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生活贫困
7.《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漠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8.《汉漠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9.《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10.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漠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
亚非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
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目的和意义
知道古两河流域发展的历史阶段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知道古两河流域发展的历史阶段
公元前3500年
出现国家
公元前24世纪
初步统一
汉谟拉比在位时
强盛时期
公元前1595年
走向衰落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
公元前18世纪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
统一时间:
国家性质:
统治措施:
在位国王:
汉谟拉比
最强盛时期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目的和意义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前言主要是神化王权、炫耀权力,表明他立法的目的
正文有282条: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家庭婚姻、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结语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正义,希望垂之后世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目的和意义
楔形文字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法典内容
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目的和意义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1.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
2.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的人处以死刑;
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打瞎奴隶的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一样处理,杀死奴隶同杀死耕牛一样不偿命,只赔偿经济损失。
《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目的和意义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记住《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目的和意义
法典
地理环境
古巴比伦
发展历程
学习
目标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社会等级制、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
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公元前3500年出现国家,公元前24世纪统一
本课要点
地理位置:
发展历程
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
地位:
目的:
影响:
文明成就
文字:
楔形文字
国家出现:
初步统一:
强盛时期:
课堂小结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知识拓展——空中花园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