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同步提优阶段检测 1.1-1.2节 检测卷(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同步提优阶段检测 1.1-1.2节 检测卷(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3 23:07: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2节 检测卷(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
1.
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米3,它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
2.
陆地淡水包括________水、__________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它虽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_______,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
3.
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会随________而变化。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大气水,约9~11天;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冰川水,约10000年。
4.
水循环
(1)
小循环
(2)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5.
水循环的意义
(1)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________、水汽输送、________、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2)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海洋通过水循环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6.
一个地区的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7.
我国水资源特点: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米3,居世界第________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____,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分布从时间上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从空间上看,南______北______,东_____西______。
8.
人体重量的以上是水分,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________水。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动植物,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都有特殊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 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的________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10.
水的电解实验属于________变化,它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科学实验证明,水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水的电解示意图如下:
【填空提示】2.冰川
地下淡

液态
固态
气态
3.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温度
4.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5.蒸发
降水
6.内陆
沙漠
7.六
四分之一




8.
2.5升
结构
本领
9.氧气
2倍
淡蓝
氢气


10.化学
氢原子
氧原子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A.赤道附近
B.沙漠地区
C.东海海域
D.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答案】B
【解析】赤道热带雨林、海域、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循环最活跃,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和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干旱少雨,水循环不活跃。
2.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

A.气态淡水
B.陆地淡水
C.陆地咸水
D.海水
【答案】D
【解析】地球上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地球又叫做水球,而在水资源中,海洋中的海水占绝大部分面积,所以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水。
3.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A.江河水、浅层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江河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江河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答案】D
【解析】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下列各项实验或事例可以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A.大气中有细菌在生存,而细菌要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水
B.刚从冰箱里拿出干而冷的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会有露珠出现
D.上述事例或实验都可以说明空气中存在水
【答案】D
【解析】A、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A正确;B、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过会儿瓶子外面就布满水珠。空气中的水遇冷,凝结成水珠。B正确;C、由于晚上气温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成水,C正确;【答案】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仙人掌有发达的根,是为了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
B.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可以很长时间不饮水,说明动物有些时候不需要水
C.沙漠地区干旱缺水,这是动植物分布稀少的原因
D.水循环时,海洋水蒸发形成的是淡水
【答案】B
【解析】动植物生长均需要水分。
6.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答案】A
【解析】A、海水吸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由液态的小水珠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答案】A
7.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水循环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b增加。根据题意。
8.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答案】B
【解析】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3%,故选项错误。B、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故选项正确。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故选项错误。D、水循环的环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故选项错误。
9.
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答案】B
【解析】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六个: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10.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几年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理由的是(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答案】A
【解析】由题干知,“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所以本题作为“进一步探索”就是水与生命是密切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A、生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这个没有必要继续研究。所以A说法不正确;B、生物体内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水,所以B说法正确;C、生命的起源于水里,所以C说法正确;D、水是生物生理活动的载体,所以D说法正确。
11.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水的密度在4℃时为1g/cm3
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答案】D
【解析】A、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故A正确;B、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为1g/cm3,故B正确;C、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故C正确;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D错误。【答案】D
12.如图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一定质量水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答案】A
【解析】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为1g/cm3,因此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4℃时体积最小。
13.证明电解水时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阴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将阳极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证明是氢气
【答案】A
【解析】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故A正确;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了氧气,负极产生了氢气,故B错误;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了氧气,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错误;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了氢气,氢气不具有助燃性,所以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
14.小兰通过理论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却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答案】B
【解析】在科学实验中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的是如何对待误差,应该有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差不多就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15.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在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通过实验现象和验证,可以得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16.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A.增加产生氢气的质量
B.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C.同时增加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D.增加水的导电性
【答案】D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普通的水的导电性较弱,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17.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氢气
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
【答案】D
【解析】A、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故此选项错误;B、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试管1中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氢气和氧气两者的体积比是2:1,故此选项错误;C、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两种气体组成,故此选项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故此选项正确;【答案】D
18.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A.2.5mL或5mL
B.5mL或10mL
C.10mL或15mL
D.10mL或2.5mL
【答案】D
【解析】水电解时电源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若电源正极产生气体体积为5mL,则电源负极产生气体应为10mL;若电源负极产生气体为5mL,则电源正极产生气体为2.5mL;【答案】D
19.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D.地下水和冰川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答案】A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根据题意。【答案】A
20.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答案】A
【解析】A、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原子个数也不变;故A说法错误;B、水变成冰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C、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固体是有序排列的,分子运动的范围比较小,液态的水分子运动的范围大呈无序状,故C说法正确;D、根据题干中: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答案】A
二、填空题(第21、22、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6分)
21.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需2.5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饮水
摄食
【解析】为了维持生命,每人每天约需2.5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饮水和摄食。
2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存在。
【答案】液态
固态
气态
【解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河流、海洋、湖泊中;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温度很低,水会凝固成固态的冰,常常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水蒸气(气态)的形式存在。
23.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中几个环节的名称: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______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_______
(填“长”或“短”)。
(4)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发
蒸腾
水汽输送
降水
(2)海陆间循环
(3)短
(4)太阳辐射
【解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24.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____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你对节约用水还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轻度缺水
(2)82
(3)使用节水龙头、一水多用等等
【解析】:(1)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从图表中可查出,水资源紧缺程度为轻度缺水,【答案】轻度缺水;(2)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的时间为:60000kg/(2kg×365)=82年;
(3)根据保护水资源的做法与日常生活实际情况:防止水污染方面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节约用水方面使用节水龙头,用后拧紧水龙头或一水多用等。
25.读下面的一段有关水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水在0℃时结冰,在100℃时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④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够分解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⑤水加热到1000℃以上,能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⑥把水泼到红热(高温)的炭火上,能够产生可以燃烧的气体氢气(H2)和一氧化碳(CO);⑦水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1)其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2)自然界中的水还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请用实验证明下列关于水蒸气的存在:①空气中有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②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比空气里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
④⑤⑥
(2)①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软
②冬天,人对着玻璃吹气,会形成小液滴
【解析】(1)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主要是看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变现为: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进行分析;(2①空气中有水蒸汽: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软;②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汽比空气里多:冬天,人对着玻璃吹气,会形成小液。
26.地球上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其物体总质量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在60%以上。
成年人
鱼类
水母、藻类
蔬菜
65%-70%
20%-80%
90%以上
90%以上
(1)分析上表中的内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水的组成(填实验名称)。
【答案】(1)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占很大比例;海水中虽含有很多种元素,但氢氧元素所占比例很大.(2)
水的电解实验
【解析】(1)表中反映的是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多少,从数值上可以看出水所占比例较高.(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水的电解实验解决,利用质量守恒可以推断水的组成.
27.在水中通直流电后,试管内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则电源A端为电源的________极,右边试管中的气体为________,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负
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解析】根据左端试管中气体多,右端试管中气体少,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左端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右端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氧气,验证氧气用带火星木条,验证氢气用燃着的木条。
28.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填序号),此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________组成的。
【答案】④


【解析】水在通电过程中,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和氢原子自由组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我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实验水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9.结合示意图分析水的分解过程: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________,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原子和氧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氢分子
【解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
30.如图拍摄于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实景图片中包含了与水有关的信息,请你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图片,然后列出你观察到的关于水的性质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请做出一个推论: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比较、对比图中①②③三处水分子的特征和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相同,填写“相同”;如果不同,需按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
【答案】(1)水能由液体变成气体;(2)室外的温度较低,低于0℃,依然有雪存在
(3)②①③,相同
【解析】(1)通过图象可到了看到了水能由液体变成气体;(2)根据现象可以看出,有雪存在,说明天气寒冷,气温低于0℃;(3)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所以为②①③;水分子的质量都相同。
三、分析简答题(每空2分,共44分)
31.小明总是不明白:地球上的水那么多,怎么还说水资源短缺呢?根据图“地球水资源比例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请你为小明解答这个问题.
(1)世界水体的绝大部分是图中的A类水体,包括________水和陆地咸水。淡水中绝大部分为B________水和深层地下水,这些水都是不能为人们所直接利用的。
(2)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水、________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答案】(1)海洋;冰川;(2)河;湖泊
【解析】(1)世界水体的绝大部分是图中的A类水体,包括海洋水和陆地咸水.淡水中绝大部分为B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这些水都是不能为人们所直接利用的;(2)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32.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回答: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第________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答案】:(1)水氢气+氧气.(2)开始阶段产生的少量H2和O2溶解在水中且未达到饱和;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H2的大.(3)4
【解析】(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因为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氧气的溶解性稍强一些,故开始阶段产生的少量H2和O2溶解在水中且未达到饱和,因此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
(3)从实验记录来看,从第4分钟后溶液就达到饱和,气体不再溶解,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就非常接近理论比值了,原因是氢气和氧气在水中溶解都达到饱和.
33.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1)当接通直流电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玻璃管的尖口上,发现________管(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证明它是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总结出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现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a管和b管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如果a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则b管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________个。
【答案】(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玻璃管中的水减少了;(2)
a,O2;(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1.204×1024
【解析】(1)当接通直流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2)a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a管和b管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如果a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那么b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2×6.02×1023=1.204×1024
34.如图所示,图1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某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3)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氢氧化钠的电解液
②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③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2)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A
【解析】(1)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能收集到氧气,氧气一般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结合常规的实验及所提供的信息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答案,四个说法中只有两极距离近,反应快无科学道理。
35.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图。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________;
(2)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________;
(3)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6.7%;(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3)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解析】(1)分析甲条形图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2400/9000×100=26.7%;
(2)分析甲条形图可知,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是中国的3.75倍,是北京的30倍,分析乙条形图可知陕西人均占有水资源是北京的4.2倍,是上海的6.3倍,是天津的8.07倍,人均占有水资源最高的陕西也只是世界的七分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匀,所以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3)从图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36.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______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答案】(1)蒸发,(2)液化,(3)重力
【解析】(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蒸发,形成水蒸气;(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2节 检测卷(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
1.
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米3,它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
2.
陆地淡水包括________水、__________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它虽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_______,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
3.
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会随________而变化。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大气水,约9~11天;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冰川水,约10000年。
4.
水循环
(1)
小循环
(2)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5.
水循环的意义
(1)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________、水汽输送、________、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2)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海洋通过水循环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6.
一个地区的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7.
我国水资源特点: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米3,居世界第________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____,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分布从时间上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从空间上看,南______北______,东_____西______。
8.
人体重量的以上是水分,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________水。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动植物,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都有特殊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 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的________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10.
水的电解实验属于________变化,它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科学实验证明,水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水的电解示意图如下: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A.赤道附近
B.沙漠地区
C.东海海域
D.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2.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

A.气态淡水
B.陆地淡水
C.陆地咸水
D.海水
3.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A.江河水、浅层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江河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江河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4.下列各项实验或事例可以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A.大气中有细菌在生存,而细菌要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水
B.刚从冰箱里拿出干而冷的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会有露珠出现
D.上述事例或实验都可以说明空气中存在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仙人掌有发达的根,是为了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
B.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可以很长时间不饮水,说明动物有些时候不需要水
C.沙漠地区干旱缺水,这是动植物分布稀少的原因
D.水循环时,海洋水蒸发形成的是淡水
6.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7.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水循环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8.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9.
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10.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几年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理由的是(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11.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水的密度在4℃时为1g/cm3
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2.如图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一定质量水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13.证明电解水时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阴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将阳极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证明是氢气
14.小兰通过理论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却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5.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A.增加产生氢气的质量
B.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C.同时增加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D.增加水的导电性
17.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氢气
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
18.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A.2.5mL或5mL
B.5mL或10mL
C.10mL或15mL
D.10mL或2.5mL
19.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D.地下水和冰川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0.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二、填空题(第21、22、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6分)
21.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需2.5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________和________。
2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存在。
23.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中几个环节的名称: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______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_______
(填“长”或“短”)。
(4)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4.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____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你对节约用水还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
25.读下面的一段有关水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水在0℃时结冰,在100℃时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④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够分解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⑤水加热到1000℃以上,能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⑥把水泼到红热(高温)的炭火上,能够产生可以燃烧的气体氢气(H2)和一氧化碳(CO);⑦水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1)其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2)自然界中的水还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请用实验证明下列关于水蒸气的存在:①空气中有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②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比空气里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地球上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其物体总质量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在60%以上。
成年人
鱼类
水母、藻类
蔬菜
65%-70%
20%-80%
90%以上
90%以上
(1)分析上表中的内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水的组成(填实验名称)。
27.在水中通直流电后,试管内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则电源A端为电源的________极,右边试管中的气体为________,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8.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填序号),此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________组成的。
29.结合示意图分析水的分解过程: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________,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拍摄于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实景图片中包含了与水有关的信息,请你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图片,然后列出你观察到的关于水的性质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请做出一个推论: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比较、对比图中①②③三处水分子的特征和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相同,填写“相同”;如果不同,需按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
三、分析简答题(每空2分,共44分)
31.小明总是不明白:地球上的水那么多,怎么还说水资源短缺呢?根据图“地球水资源比例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请你为小明解答这个问题.
(1)世界水体的绝大部分是图中的A类水体,包括________水和陆地咸水。淡水中绝大部分为B________水和深层地下水,这些水都是不能为人们所直接利用的。
(2)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水、________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32.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回答: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第________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33.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1)当接通直流电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玻璃管的尖口上,发现________管(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证明它是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总结出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现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a管和b管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如果a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则b管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________个。
34.如图所示,图1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某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3)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氢氧化钠的电解液
②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③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5.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图。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________;
(2)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________;
(3)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6.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______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