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春江花月夜》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3 15: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学案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理清线索。
把握意境,体味情感。
【重难点】
掌握诗歌中的线索。
揣摩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自学自测】
知人论世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仅《全唐诗》录存《春江花月夜》、
2.作品介绍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2、给下列字词加拼音并解释。
滟(

霰(

砧(

扁(


【自研自悟】
诗歌优美婉转,意境动人,朗读诗歌,请你找出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的是哪一个?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本诗写到了生命的短暂和离愁,但古人评价其为“哀而不伤”,应如何理解?
【自练自提】
一.情景默写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4.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7.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10.《春江花月夜中》“

”一句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不颓废绝望,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春江花月夜》答案
自研自悟
诗人以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为意象,构成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彩图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月下之景
春江花月
画意
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所有的这一切都孕育了一个自然之理,江天一色,皎皎孤月,怎能不引起诗人情不自禁地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也就自然会有“人生无尽,江月永恒”之慨叹!面对相似的江月,虽有代代人生,然相对于整个广袤、永恒的宇宙,小小的“个体人生”却又是那么的渺小、短暂,无奈的情怀啊!其中蕴涵了多么高深的宇宙意识和人生哲理。
月下之思
宇宙人生
哲理
(1)宏大的背景,壮阔的意境(2)孕育蓬勃生命力的美好景物(3)积极的人生宇宙探索(4)轻快的叹息,甜蜜的忧伤
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苦难的人生悲痛,都绝然不同。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春花春月,流水悠悠,面对无穷宇宙,深深感到自已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这种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人在十六、七岁或十七、八岁,在将成熟而未成熟,将跨进又尚未跨进独立的生活程途的时刻,不也常常经历过这种对宇宙无限、人生有限的觉醒式的淡淡哀伤么?它实际并没有真正的沉重和具体的人事现实内容,它的美学风格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尽管口说感伤却“少年不识愁滋味”,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说的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李泽厚《美的历程》)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了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6.“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7.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8.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9.《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