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们来观察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来观察》是粤教科技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感觉器官,并能尝试利用感觉器官观察身边常见的物品,尝试描述观察对象的特征。本课共有两个活动,分别是认识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综合利用感觉器官观察物品。
在活动一,主要让学生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都是感觉器官,我们观察物体时,可用这些感觉器官来观察。活动二,出示学生熟悉的水果,尝试利用多种感觉器官了解水果的特征,并说一说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观察,尝试描述物品的特征。活动的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科学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多数学生喜爱科学,在前几节课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学生对这个课程很感兴趣,兴致勃勃,课堂上积极提问,更是对科学活动探究课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科学知识
???知道眼、耳、鼻、舌、皮肤都是感觉器官。
???观察并简单描述常见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
???2、科学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身边常见的物体外部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特征。
???3、科学态度
2?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乐于表达,表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外部特征及物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感觉器官。
教学难点:运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物体,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五、教学策略
科学的课程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教材的内容,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策略是:对于活动的探究,教师采取引导法、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本节课中,我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抱着好奇的学习态度探究,从中得出观察对象的特征,积累了生活经验。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生活的资源,比如教具方面全是学校校园可见的资源,学生也比较熟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水果实物、醋、紫荆花、活动记录单、活动手册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 趣
导
入
(4分钟)
1、播放flsah动画
2、提问:在这个动画中,
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讲述动画内容,妍妍一边采摘草莓一边说:这个草莓成熟了。
琪琪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4、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喜欢吃草莓,但是你们对它了解吗?我们去采摘草莓的时候,怎么区别成熟和不成熟的草莓?
这节课,老师带着同学一起来用眼睛等感觉器官好好观察我们爱吃的草莓。
5、板书课题:我们来观察。 学生观看动画,汇报:两个小朋友到草莓地采摘草莓。
学生思考
利用动画导入, 激起学生的兴趣。
草莓是学生爱吃的水果,但是对草莓的了解不多,提出任务,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活 动
探
究
(32分钟)
一、活动一:我们的感觉器官
(一)、眼睛观察
1、这是老师去草莓园采摘的草莓,你们能帮老师看看它们成熟了吗??2、那要怎样来区分呢?
3、看颜色,那我们要用到身体的哪个器官呢?
4、对啦,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一个任务,用眼睛观察草莓,有什么发现。(教师下发每个小组一份大小不一,成熟度不一的草莓。)
5、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发现,引导、适当补充。
6、同学们真会观察,发现了那么多的特征。还帮老师区分了成熟和不成熟的草莓,我们以后去采摘草莓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采摘红色,比较大的草莓,因为它已经成熟了。
7、小结:同学们刚刚从草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对草莓进行判断,这些判断结果都是通过眼睛观察得知的。眼睛是一种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来观察周围的世界。
引导:刚刚有同学说红色的草莓是软的,绿色的草莓没有那么软,那就是比较硬。其实这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我们的手触摸感觉到的。(板书:皮肤—手)你们再找找,身上还有没有别的部位能帮助我们观察身边的物体。
(二)、用鼻子闻
1、现在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用鼻子闻一闻,能闻到什么气味。猜一猜它们是什么。
2、出示醋、紫荆花,拿到学生的面前。
3、请同学来分享自己所闻到的气味。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的回答。
4、教师示范闻的方法。提醒学生在用鼻子闻物品的时候,不要靠的太近,而是用手扇周围空气的方式。
5、教师小结:鼻子也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它能帮助我们分辨物体的气味,但是我们要注意,未知的物体不要随便闻。
(三)用舌头品尝
1、出示牛奶、糖果
提问:老师想知道这些食物的味道如何,好不好吃,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2、对了,真聪明,我们可以用舌头尝一尝,就知道食物味道如何了。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尝的呢?
3、肯定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舌头也是我们身体的感觉器官,它能帮助我们品尝食物的味道。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未知的物品不能随便尝哦。
(四)耳朵听
1、播放音乐合辑。(丛林鸟叫,流水的声音。)
提问:刚才老师播放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补充:对了,我们用耳朵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那么耳朵呢,也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它能帮助我们分辨声音。
活动小结:刚才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用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舌头尝一尝……知道了物体的外形、气味、味道、声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感觉器官来观察物体。
二、知识巩固
完成活动手册第三页第2题。
三、活动二:观察芒果
1、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种植了大量的果树,你知道是什么吗?
2、你们喜欢吃芒果吗?在吃芒果之前,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它呢?
3、接下来,我们尝试利用多种感觉器官了解芒果的特征。
4、教师鼓励表扬,引导补充学生的汇报。
5、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能用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摸观察芒果,从而知道了芒果的特征。 学生很高兴的回答:能。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看颜色。
学生回答:用我们的眼睛去看。
分组观察草莓。
交流观察的发现。
小组代表描述。
学生1:有的草莓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草莓长得一头比较大,一头不大。
学生2、红色的草莓是成熟的,比较大,有点软。
学生3、小小的草莓,不是软的,是绿色的。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述。
学生闭上眼睛。
学生分享:我闻到了酸酸的气味,鼻子有点不舒服(刺鼻)另外一种是香味。
说猜测
睁开眼睛。
验证猜测。
学生认真学习,听讲。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尝一尝。
学生思考,明确回答:不能。
学生回答:有鸟叫的声音,流水的声音。 这是用耳朵听到的。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学生回答:我知道,是芒果。
小组合作观察,把用到的感觉器官在活动记录单上圈一圈。 小组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 通过眼睛观察草莓的外形特 征进而得知成熟的草莓与未成熟草莓的区别。引导学生对观察的对象进行简单的描述,这一个环节,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小组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学生熟悉的物品,闭上眼睛闻出观察对象的气味,主要让学生知道鼻子也能观察事 物。
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
要想知道物品
的味道,我们可以利用舌头尝一尝。
播放音乐,调节
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疲惫。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知道可以用耳朵听,分辨物体的声音。
学生利用已有
的知识,观察芒果,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点。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 堂 总 结 (3分钟) 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开心吗? 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每个感觉器官都有不同的作用,观察是有目的,观察有多种方法和手段,但是要注意,对于不明的物品,不能随意近距离观察,否则会对我们的自身造成伤害。 学生回答:开心。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脑海中再次巩固。
作 业 布 置 (1分钟) 1、和爸爸妈妈一起,综合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身边的物体。
2、和父母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
亲子活动,巩固知识。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