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壮丽的史诗。二十世纪的中国,在危亡中奋起。这就是中华民族壮丽的英雄史诗。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2、知道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3、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4、理解长征精神。
第一篇章
一、绝路逢生----长征原因
左右江
鄂豫皖
海陆丰
湘鄂赣
闽浙赣
湘鄂边、洪湖
川陕
1928~1930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赣南、闽西
(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0年,农村根据地从1个发展为15个,革命武装从1万人发展到10多万人
材料一
从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材料二
在1930年底,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围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并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
红军人数
国民党人数
红军指挥者
战略战术
约10万
约4万
约20万
约5万
约30万
约3万
约40万
约7万
约50万
约8万
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博古
李德
制定和执行了符合根据地特点的正确战略战术
军事指挥上犯“左”的错误:如全面出击。
胜利
失败
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第二篇章
二、山重水复----长征开始
长征的开始
(1).时间:
1934年10月
(4).初期路线:
(2).开始地点:
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
(3).
目的:
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攻克遵义
强渡乌江
初期路线: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损失惨重。
第三篇章
三、柳暗花明----长征转折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历史小剧场
遵义会议
表演者:黄西雅,林翔宇等
会议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张闻天,朱德,彭德怀,李德,博古等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召开的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14年
转折点
幼年
成熟
第四篇章
四、历史丰碑----长征胜利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夺取遵义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长征后期由胜利走向胜利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突破腊子口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
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宁会师
突破腊子口
长征结束
长征的路线
瑞金(1934年10月)
冲破四道封锁线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攻占遵义(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
(1935、10)
会宁会师
(1936、10)
探究: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P84材料研读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告,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篇章
五、永放光芒----长征精神
一望无际的草地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
探究:
1、P84课后活动,结合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结合史实,说说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2、谈一谈对“新长征精神”的理解。
红军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
敌人的围追堵截
“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恶劣的自然环境
物资匮乏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精神是一种跨越时代的传承。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1、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
一九三三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
博古李德错指挥,被迫放弃根据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行战略大转移。
长征途中到遵义,正确领导才确立。
救党救军救革命,生死攸关转危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在会宁。
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歌谣小结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吴起镇)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瑞金出发
结果:
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考演练:(2018广东题12).与题12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路线图中看出起点是瑞金,终点是会宁,行程65000余里,可以判断是长征。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