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蔬菜长在哪里》教学案例设计+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7 《蔬菜长在哪里》教学案例设计+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3 16: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蔬菜长在哪里》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材分析
“蔬菜长在哪里”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水果和蔬菜”的第3课。“蔬菜长在哪里”以蔬菜作为学习素材,侧重学习蔬菜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蔬菜长在不同的地方。
这一课以绘本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观察蔬菜生长的环境,认识常见的蔬菜是长在地里还是水里,长在地上还是地下,长在藤蔓上还是枝条上,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了解更多蔬菜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蔬菜的一些特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观察、交流、思考等能力。本课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能较快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蔬菜大多是采摘后的蔬菜,但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蔬菜长在哪里。一年级的学生会相对缺少蔬菜长在哪里的生活经验,在条件允许下,带领学生参观菜园,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观察蔬菜长在哪里,将教学与实践融入一体。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呈现菜园里各种蔬菜的生长地方,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蔬菜长在不同的地方。
2.从学的方面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合作探究,使之成为探究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菜园观察的实践活动,了解更多的蔬菜长在哪里。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蔬菜的生长地方,如有的长在地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地下;等等。
2.通过实地考察菜园,观察蔬菜的生长地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蔬菜长在哪里,培养小组的合作交流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使学生对自然充满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乐于参与观察和探究活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常见蔬菜的生长地方,如有的长在地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地下;等等。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观察并探究蔬菜生长的地方。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蔬菜卡片、菜园模型。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任务驱动
绘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彼得兔。彼得兔最喜欢逛市场,因为市场里有它最爱的各种蔬菜。可是,彼得兔非常好奇这些蔬菜都长在哪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为彼得兔解开心中的疑惑吧。(板书:蔬菜长在哪里)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绘本的形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熟悉的彼得兔形象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以彼得兔的疑惑——蔬菜长在哪里揭开本课的课题,故设悬疑,探究熟悉物质的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彼得兔走进菜园
绘本:有一天,充满好奇心的彼得兔想走进菜园里看看蔬菜长在哪里,我们跟着视频看看彼得兔在菜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媒体:播放彼得兔走进菜园的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彼得兔走进了菜园,看到了好多种蔬菜,它忍不住偷吃了水萝卜、生菜和豆角,突然被农夫发现了彼得兔,农夫看到后非常生气,马上追赶彼得兔。在逃跑的过程中,彼得兔的衣服被农夫设下的网抓住。
提问:彼得兔被农夫的网抓住,谁有办法救出它呢?
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剪刀、把网解开等等),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讲述: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助手——哆啦A梦,需要同学们顺利通过3关,哆啦A梦就会从百宝袋中取一样物品营救彼得兔。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视频引出彼得兔走进菜园所发生的事,最后彼得兔被网粘住,此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冠上营救者的称号,需要学生闯关才能救出彼得兔,有了以上铺垫,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进入本课重点的学习。
提问:第一关,回忆刚才的视频中彼得兔吃了哪些蔬菜?
交流:学生回忆并回答出彼得兔吃了水萝卜、生菜、豆角。
提问:水萝卜、生菜、豆角分别长在哪里呢?
引导:出示这几种蔬菜的真实生长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长在哪里。特别注意观察豆角的生长环境,追问学生为什么豆角需要搭架子。
交流: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发现水萝卜长在地里,生菜长在地上,豆角长在藤蔓上。
提问:蔬菜除了长在地里、地上和藤蔓上,还长在哪里地方呢?
交流:根据生活经验,回忆蔬菜生长的环境。
设计意图:第一,让学生回顾视频中彼得兔吃了哪些蔬菜。第二,回忆所吃的蔬菜生长的位置,着重强调豆角的生长位置,深入挖掘藤蔓的特点,突破本课的难点。整个环节从易到难,逐层突破,紧接着向学生抛出问题:其他蔬菜的生长位置,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活动二:身体动作“演”蔬菜位置
任务:第二关,用身体动作表示蔬菜长在哪里。地里:趴在桌面上,地上:坐姿端正,藤蔓:和同桌勾肩搭背,枝条:张开双手,水里:游泳动作。
媒体:出示土豆的图片。
提问:请用身体动作表示土豆生长在哪里。
小结:(出示土豆真实的生长环境图)土豆生长在地里。
媒体:出示小白菜的图片。
提问:请用身体动作表示小白菜生长在哪里。
小结:(出示小白菜真实的生长环境图)小白菜生长在地上。
媒体:出示青瓜的图片。
提问:请用身体动作表示青瓜生长在哪里。
追问:为什么选择了和同桌勾肩搭背的动作?能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细节?
交流:学生观察青瓜的生长环境图,发现青瓜的茎缠绕在架子上。
小结:青瓜生长在藤蔓上。
媒体:出示莲藕的图片。
提问:请用身体动作表示莲藕生长在哪里。
小结:(出示莲藕真实的生长环境图)莲藕生长在水上。
媒体:分别出示茄子的图片。
提问:请用身体动作表示茄子生长在哪里。
追问:为什么选择了张开双手动作?能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细节?
交流:学生观察茄子的生长环境图,发现是一棵茄子树,不需要搭架子。
小结:茄子生长在枝条上。
媒体:依次出示玉米、胡萝卜、花椰菜的图片。
提问:分别用身体动作表示玉米、胡萝卜、花椰菜生长在哪里。
小结:(依次出示玉米、胡萝卜、花椰菜真实的生长环境图)玉米生长在枝条上,胡萝卜生长在地里,花椰菜生长在地上。
媒体:分别出示南瓜的图片。
提问:请用身体动作表示南瓜生长在哪里。
引导: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南瓜长在地上。出示南瓜和小白菜的生长环境图。
追问:小白菜是长在地上,南瓜和小白菜的生长都一样吗?
交流:学生观察南瓜的生长放大图,发现小白菜直接立在土壤上,而南瓜顶部连接着藤蔓。
小结:南瓜生长在藤蔓上。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只停留在动画中的蔬菜,此时应把学生从动画引回现实中。本环节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思维冲击,还要利用身体语言表述原有的认知,在学中玩,玩中学,符合低年级的年龄特征。当原有认知与生活现象发生冲突时,教师加以引导观察,重难点逐层突破。
活动三:贴菜园
任务:第三关,需要全班把蔬菜贴在菜园相应的位置。
说明:橙色部分代表地里,棕色部分代表地上,例如洋葱是长在地里,可以把它插入橙色部分内。
交流:小组拿到4种蔬菜和菜园图后,充分讨论这些蔬菜生长的位置。
活动: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到讲台上,粘贴好蔬菜的生长位置。
交流:逐一出示正确答案, 对比学生所粘贴的菜园图进行分析并强化蔬菜生在的位置,有个别不确定的蔬菜重点强调。
设计意图:已经对蔬菜的生在位置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共同决定出手中的蔬菜应该长在什么位置。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共同合作完成菜园图,生动形象的菜园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对于不确定的蔬菜,教师加以提问与指导,再次突破本课难点。
讲述:恭喜同学们顺利通过了哆啦A梦设置的3个难关,究竟它会取出什么宝物营救彼得兔呢?
媒体:播放哆啦A梦取出宝物的动图(取出一个笼子)。
讲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笼子里装的是什么神奇物品。
媒体:播放小鸟帮助彼得兔的视频,最终彼得兔在小鸟们的鼓励下挣脱了农夫设下的网,终于获得了自由。
小结:感谢可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不仅用智慧救出了彼得兔,还知道了蔬菜生长的位置不同,有的长在地里,有的长在地上,有的还长在藤蔓和枝条,还有的长在水里。
设计意图:最后回归导入,有始有终,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终于营救出彼得兔。此时,学生还处于意犹未尽的状态,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蔬菜生长的位置,加固学生的认知。
(三)拓展活动
拓展:我们今天了解了各种蔬菜生长在哪里,随着科技的进步,菜园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化的菜园。
媒体:播放现代化菜园的视频。
作业:放学后走进我们学校的大菜地里看看蔬菜长在哪里,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学习了蔬菜长在哪里,还要延伸到课外,了解高科技下的种植模式和亲身经历观察菜园,加深对蔬菜的生长位置的了解。
反思
这节课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身边充满好奇心、好动但缺乏良好的观察力和表达力。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蔬菜大多是采摘后的蔬菜,缺少蔬菜长在哪里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生活中常见蔬菜的生长地方,难点是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并探究蔬菜生长的地方。基于以上的基础上,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绘本穿透整节课,以闯关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出各个环节,学生热情好涨,马上进入挑战。闯关环节我分别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一,了解某几种蔬菜的生长位置和重点观察长在藤蔓上蔬菜的特征,让学生初步对蔬菜的生长位置有不一定的了解。活动二,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蔬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了解,但都是针对蔬菜动画,对真实的蔬菜认识还不够,这一环节,我设计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用身体说话,充分表达学生的所知所想,对蔬菜长在哪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活动三,结合前面两个活动,学生已经知道大部分的蔬菜长在哪里,此时,抛出一个模拟菜园给到学生,以“贴蔬菜”的游戏让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讨论后探究出蔬菜的生长位置,最后全班完成菜园图,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到蔬菜长在哪里。最后,以一个现代化科技菜园提升学生的课外知识,了解科技的魅力。
当然,此课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第一,教师没有准备真实的蔬菜实物,学生对蔬菜的了解还是停留在图片中。第二,没有总结生在在不同位置的蔬菜的不同点,如生长在藤蔓上的蔬菜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那么学生课后就可以举一反三。第三,贴菜园时如果能够做到全班学生都上来参与,相信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学习得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