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时练习
5
七律·长征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lù(
)
yán(
)
dù(
)
suǒ(
)
法律
山崖
渡河
铁索
lǜ(
)
yá(
)
dòu(
)
sǒ(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尽:①完;②全部用去;③都、全。
尽开颜(
)
用尽力气(
)
尽力(
)
2.开:①收拢的东西放散:②凝合的东西融化: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
开船(
)
开会(
)
开冻(
)
开运动会(
)
尽开颜(
)
躲开(
)
三、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远征(
)。
A.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2.万水千山(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指无数的山和无数的水,暗示着无数的艰难困苦。
3.三军(
)。
A.陆军、海军、空军。
B.对军队的统称,特指中国工农红军。
4.只等闲(
)。
A.只等到空闲的时候。
B.只是平平常常的事。
四、仿照例句的标示,下列选项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素/寒
五、翻译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全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共____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_____句和第____句上,其中五岭和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3.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可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______________,气势磅硝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_____________。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__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
5.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七、红军长征的故事很多,下列这些经典的战役你都知道吗?看看这些战役,哪些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请给它们画上“√”。
1.上甘岭战役(
)
2.突破乌江(
)
3.四渡赤水(
)
4.强渡大渡河(
)
5.渡江战役(
)
6.飞夺泸定桥(
)八、你还知道哪些毛泽东描写长征途中的诗句?写出几句来。
6
狼牙山五壮士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敌寇(
)
A.kuò
B.kòu
山润(
)
A.jiàn
B.jiān
冰雹(
)
A
báo
B
bào
子弹(
)
A.tán
B.dàn
悬崖(
)
A.xüán
B.xuán
喜悦(
)
A.yuè
B.yü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guàn
chè
qū
fú
fèi
téng
fù
shí
三、给下列的字先组词,换偏旁组成新字后再组词。
弹(
)
抡(
)
棋(
)
_____(
)
_____(
)
_____(
)
悦(
)
屹(
)
榴(
)
_____(
)
_____(
)
_____(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山路不平。
(
)
2.像山峰一样高高地直立着。
(
)
3.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形势十分有利。
(
)
4.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
)
5.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五、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D.环境描写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
)
3.“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
)
4.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战士们完成了任务。(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英雄的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个多月英雄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修改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题!”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的叫叽里呱啦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1.用“——”画出选文第一段中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词语。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合适的是(
)。
A..宁死不屈
B.峰顶歼敌
C.坚强不屈
D.歼敌成功
3.“石头像雹子一样”形容砸向敌人的石头,这句话体现了五壮士。
4.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修手法是(
)。
A.拟人
B比拟
C.比喻
D.夸张
5.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吗?请列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将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呢?请谈谈你的想法。
7
开国大典
一、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1.丁字形的广场汇(huì
hù)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城楼檐下,八盏(
zǎn
zhǎn)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zhì
zhǐ)飘拂的声音。
4.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
shè
xiè)入天空。
二、看拼音,写词语。
1.城墙两边的
lán
gān
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2.jù
lí
月考只剩一个礼拜,我们必须快马加鞭,复习功课。
3.这条大道
ping
tǎn
开阔,很适合骑行。
4.现今,中国zhì
zào
的很多产品质量都有保障,你大可放心购买。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
)(
)
2.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
)(
)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
四、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读
宣讲
L.交警叔叔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向人民群众(
)交通法规。
2.毛泽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他在医学会议上(
)了他的论文。
4.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差不多完全走出会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地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话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程序。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解释说明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
D.用于表示话语的中断
3.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假如你的长辈参加了开国大典,你能从他那里了解到什么?请用对话的形式写下来。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灯光
一、将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替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一个孩子正在灯下集中全部注意力地读书。(
)
2.“多好啊!”他在自己跟自己说话。(
)
3.在天安门前形容光彩鲜明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
4.接着就是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的炸药包爆炸声。(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赞叹
一(
)沙柳林
一(
)插图
(
)着胸墙
(
)着烟卷
(
)着火柴
(
)的书
(
)的夜空
(
)的亮光
(
)地说
(
)地包围
(
)地沉思
三、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所以真的没见过电灯。
B.郝副营长即使只有22岁,也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C.郝副营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给战士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正在灯下读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郝副营长是一位闻名的战斗英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它们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请将正确理解的序号分别填入括号里。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A.是郝副营长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B.是郝副营长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懂憬。
C.是路人在欣赏广场上华灯照耀的美丽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
语文园地二
一、交流平台。
1.本单元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在写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时,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填序号)。
A.点面结合
B.细节描写
2.《开国大典》一文写阅兵式时,既从_____________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整齐威武的场面,又用_______________描写展现了各个方阵的风采。
二、将下面这句名言准确、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国仇家恨,陆游忧国忧民,不忘卫国,因为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六(1)班正在举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血泪控诉】请搜集资料,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史,并再列举两个。
甲午战争
南京大屠杀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缅怀英烈】中华民族的辱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请列举民族英烈的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视现实】我们小学生,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口语交际。
同学们,你作过演讲吗?假如你们班这周要开展题为“远离垃圾食品,关注身体健康”的演讲活动,你被选为小组代表作演讲。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更有说服力呢?先想想,再列举出几点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一、l
ǜ
yá
dù
suǒ
二、1.③
①
②
2.⑤
④
②
④
③
⑥
三、1.A
2.B
3.B
4.B
四、C
五、1.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2.金沙江浊浪滔天,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3.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六、1.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
2.二
三
乌蒙山
金沙江
3.透迤
磅磷
细浪
泥丸
夸张
对偶
4.喜悦开颜
5.C
七、2.√
3.√
4.√
6.√
八、示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锯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6
狼牙山五壮士
一、
B
A
A
B
B
A
二、贯彻
屈服
沸腾
副食
三、子弹
抡开
棋子
喜悦
蝉
蝉联
轮
轮船
旗
红旗
说
说话
屹立
石榴
迄
迄今
溜
溜走
四、1.崎岖
2.耸立
3.居高临下
4.镇定自若
5.斩钉截铁
五、1.C
2.B
3.A
4.D
六、1.英勇的战士们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2.示例:球迷们一面看足球比赛,一面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3.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4.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
七、1.抢
夺
插
举起
喊
2.B
3.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
B
5.
示例: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济南惨案。
八、提示:遇到困难,要想想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想办法克服困难。
7
开国大典
一、1.
huì
2.
Zhǎn
3.
zhì
4.
shè
二、1.栏杆
2.距离
3.平坦
4.制造
三、1.鼓励
成立
2.带领
慢慢
3.安静
飘扬
四、1.宣讲
2.宣布
3.宣读
4.宣告
五、1.心情融成欢呼。
2.示例:荷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
3.示例: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踢沙包,有的跳皮筋。
4.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六、1.时间
升国旗
毛主席宜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2.A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使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站了起来。选举他为主席是众望所归,符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全场的人热烈鼓掌、欢呼
4.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当家做主了,不再受压迫,受剥削了。
七、示例:“五十四门大炮”和“二十八响”分别有什么含义?
五十四门大炮”代表54个民族(当时),“二十八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哦,那我明白了,原来这里的数字也有一定的意义。谢谢您!”
8
灯光
一、1.聚精会神
2.自言自语
3.璀璨
4.震天动地
二、声
片
幅
倚
夹
划
破旧
漆黑
微弱
深情
紧紧
默默
三、B
四、1.敌人的一个整编师被我们消灭了。
2.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4.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
五、C
A
B
语文园地二
一、1.A
2.整体
细节
三、1,鞠躬尽瘁
2.视死如归
3.不可以尺寸与人
4.位卑未敢忘忧国
四、1.示例:辛丑条约
九一八事变
2.示例: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
郑成功收复台湾
3.示例:我们可以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做起,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
五、示例:一、观点要鲜明;二、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可以将代表性事实和道理相结合;三、要有感染力,激发听者的兴趣,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