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4-1 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4-1 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8-13 20:3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一节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管理。教科书第一节包含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管理和访问在线数据库等内容。(注:“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这一内容不作要求)
本节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描述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并能对检索获得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下一节内容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积累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且不少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学生平时也经常通过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来学习和娱乐,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于如何科学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也几乎没有接触过数据库,对于大量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学生会感到非常困惑,缺乏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在这一节中选择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音乐歌曲管理作为学习活动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信息资源管理就在身边而且非常实用方便。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管理方式。
初步掌握利用网上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检索、比较与分析。
2.过程与方法:
比较信息管理方法的不同,分析其合理性。
实践总结并归纳出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势,并能够描述其内涵。
以小组为单位,对网络信息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身边信息资源管理的体验,体会信息资源管理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关注科学管理信息资源,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为以后合理、有效的管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接触的信息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通过检索在线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观点、得出结论、表达主张。
【教学过程】
信息资源管理
IRM(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是对信息、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和信息人员等各项资源的管理。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是一种商品。
列举实例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也叫人工管理阶段,本阶段以信息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文档资料和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图书馆、档案馆和科技情报单位是传统资源管理的机构。
技术管理阶段,也叫文件管理阶段,这个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为主要工作内容。
资源管理阶段,也叫数据库阶段,这个阶段把信息看作理要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
信息资源的分类有标准和约定俗成、有学科分类和主题分类等。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实例:
用个人数字助理安排学习计划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用电子表格管理个人财务
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喜爱的网站
用Blog管理网上学习资源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网上数据管理,
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网上购物、百度地图、数字图书馆、银行储蓄信息系统、全国联网机票、火车票系统、网络影院等。
数据库的引入: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很多亲戚和朋友,为了保持与他们的联系,我们常常用一个笔记本将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都记录下来,这样要查谁的电话或地址就很方便了。这个“通讯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库”,每个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就是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中添加新朋友的个人信息,也可以由于某个朋友的电话变动而修改他的电话号码这个“数据”。不过说到底,我们使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还是为了能随时查到某位亲戚或朋友的地址、邮编或电话号码这些“数据”。
数据库是指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着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就是从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改进而来的。人们将越来越多的资料存入计算机中,并通过一些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这些程序后来就被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们可以帮我们管理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按用户的应用需求或为某一特定的用户设计的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效的数据库和配套的应用程序系统。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系统人员和用户等组成。
其实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很容易破坏数据,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并不是直接的相互作用,它们是由DBMS来联结的,DBMS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的,负责处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存取数据的各种请求,实现对数据库的底层操作,并把操作结果返回给数据库的应用系统。这样,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关系如下图:
网络数据库使用:
银行储蓄系统、火车票购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
下面我们以“学生选修课程信息数据库”为例,分析其数据库内部:
这个数据库由四个数据表组成,分别是:
课程信息表
教师信息表
课程选修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
课程信息表包含的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
教师信息表(工号,课程编号,姓名)
学生信息表包含的信息(学号、姓名、班级,性别)
课程选修信息表包含的信息:(序号、学号、课程编号、工号)
下面我们将通过Access
数据库软件来创建此数据库。
了解几个概念:
数据库:是指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能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着的数据集合;
数据表:是关于特定主题数据的集合,数据表是二维表;
字段:数据表的二维表标题行,标题行每列为一个字段;
记录:数据表的二维表,除了标题行外的第一行就是一条记录;
上机任务一:
打开access数据库软件,创建课程选修数据库:
创建第一个工作表—课程信息表
第一步,创建课程信息表的结构,创建包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四个字段的数据表结构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课程编号
文本
2
课程名称
文本
8
学分
数值
学时
数值
第二步
输入数据
创建至少包含10条记录的数据
创建第二个工作表---教师信息表
第一步
创建教师信息表的结构,创建包含:工号、课程编号、姓名三个字段的数据表结构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工号
文本
3
课程编号
文本
2
姓名
文本
10
第二步
输入数据
创建至少包含6条记录的数据
创建第三个工作表---学生信息表
第一步
创建学生信息表的结构
创建包含:学号
班级
姓名
性别四个字段的数据表结构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学号
文本
6
班级
文本
4
姓名
文本
10
性别
文本
2(可以定义用效性规则为只能为“男”或者“女”)
第二步
输入数据
创建至少包含10条记录的数据
创建第四个工作表----课程选修数据表
第一步
创建课程选修信息表的结构:序号、学号、课程编号、工号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序号
文本
3
学号
文本
6
课程编号
文本
2
工号
文本
3
第二步
输入数据
创建一个至少包含15条记录的数据表
上机任务二:
练习修改任务1中分创建的学生信息表的结构:
1、清除性别字段下的所有内容,然后修改性别的字段类型为是否型,并输入相应的内容;
2、给课程选修信息表添加“备注”字段;
上机作务三:
打开学生信息表,删除第4条记录,并在第6条记录之前插入刚才删除的记录内容;
打开教师信息表,修改第3条记录的课程编号为“02”
上机任务四:
将本数据库下的四个数据表之间根据需要创建关系
上机任务五:
创建查询,查询选修语文课程的学生信息
创建查询,查询选修“英语”课程的女生信息;
创建查询,查询选修工号“01”的学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