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的教学设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的教学设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10 22: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
黑龙江省 尚志市尚志中学 万胜锋
1、 教学设设计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想像力、联想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本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教学实际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标准》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一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堂话题作文课──《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
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一提起作文课就头疼。为了消除学生对作文课的厌烦情绪,我以一个故事导入,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后,我再创设有利于学生表达的教学情境——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多角度的构思立意。在学生尽情表达后,自然而然的归纳出多角度的构思立意的方法:1。观察、思考、多角度感悟。2。发挥想像和联想。在将学生领进作文殿堂之后,我再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进行巩固训练。练习之后,我再讲授“思维的聚合”,告诉学生:多角度立意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中,经过比较、权衡,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其标准是:准确、新颖、深刻、熟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写出不断超越自我的佳作来。最后,我再布置一道留有创新空间的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多角度构思立意的方法及标准。
2.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联想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 通过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渗透辨别是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 重点、难点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的训练。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蜡烛、火柴、剪刀
5、 教学时间
1课时
6、 教学过程
1.以故事激趣导入
以“深山藏古寺”的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远在宋代,有个皇帝叫宋徽宗。有一天,他想考一考手下人谁最聪明。于是,他便让众臣以《深山藏古寺》为题各作一幅画。众人纷纷作画。一侍卫画了一座朦胧的远山,烟雾之中一座古寺若隐若现;一武官画了一座远山,山颠之上有一座古寺,被一棵古槐遮住,只露出一面红墙;一文官画了座青山,密林之中露出一口古钟;而新科状元只画了一座深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一条林间小径直通山下,山脚下,清澈的小溪边,一个小和尚打满两桶水正顺着山路向山上走去。今天同学们就当回评委,评判一下谁最聪明。
生讨论,回答,师总结:
新科状元抛开画“寺”这一角度,转而画和尚。通过打水的和尚表现藏在山中之寺,达到了超俗的艺术效果。其实作文也同绘画一样,只要我们转换思维,进行多角度的构思立意,也一定会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来。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话题作文训练课——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板书)
设计说明:用故事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当评委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2. 创设情境,尝试多角度立意
引导学生观察蜡的颜色;引导学生将蜡烛弯曲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使底部不平的蜡烛立住;引导学生观察未燃过的蜡芯颜色及燃过的蜡芯的颜色有何区别;引导学生观察分别将未燃过的蜡芯与燃过的蜡芯弯曲后的不同现象;为了更好地创设观察情境,制作用丝绸作蜡芯的蜡和一支偏芯蜡烛,请同学们观察它们的使用效果;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丝绸作蜡芯的蜡不能点燃,由此使人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蜡焰的颜色;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蜡燃烧时间是否一样;让一学生在一米远的地方吹燃着的蜡,如不能吹灭,再让数名同学同时吹,观察不同效果;吹灭蜡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蜡灭后是不是完全熄灭了,由此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后请学生发言。
参考答案:
1(随风摆动):人不应该像蜡烛一样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应该学会自控。
2(内外颜色不同):人生也应像蜡焰一样,五光十色,丰富多彩。
蜡焰 3(温度内高外底):它把光和热都给了别人,我们应该学习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4(冒黑烟):号召全社会从小事做起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5(人少不能吹灭人多却能吹灭):团结就是力量。
1(只有蜡芯和蜡油合作才能点燃照明):我们同学之间也应该有团结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共同把学习搞好。
A、选合作伙伴也要看对象。
2(名贵的丝绸作蜡芯的蜡无法点燃) B、自以为高贵的并不一定有用——发光的并不一定都是金子,华丽的词藻并不一定都是真理。
蜡芯 3(白色蜡芯不易折,黑色的蜡芯易折):纯洁无瑕的心灵能经得起考验;受到了污染的心灵脆弱易折。
4(偏芯蜡不断地流蜡油):心(芯)不正,最终害的是自己。
蜡烛 5(由于蜡芯太长而蜡焰上下跳跃,剪去一段之后又恢复了正常):人也经常会犯错误,但只要我们能不断修正错误,我们的人生便不会脱离正常轨道。
1(不能自己站立):人应该学习独立站立的蜡烛,有自我调控能力。
2(宁弯不折):我们应学习蜡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3(蜡虽倾斜但火焰向上):人无论身处何境,都应该积极向上
断蜡 4(因倾斜而流了很多蜡油):站得不端必然泪多命短。
5 (底部不平须倚靠粉笔盒才能站立) :中学生该学习独立站立的蜡烛,自强自立。
A、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注重积累,这样必能积
6(因倾斜而不断有蜡油流下来) 少成多(集腋成裘)。
B、学习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1(白色的蜡):人的内心应该像洁白的蜡一样纯洁。
颜色各异 2(蜡的颜色各异):所以我觉得人生也应像蜡烛一样,五光十色,丰富多彩。
的 蜡 3(白蜡比红蜡使用时间长):我们要做像白蜡一样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尽情发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多角度的构思立意的方法:
A观察、思考、多角度感悟
B发挥联想和想像(板书)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目的是创设观察情景、激活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进而让学生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另外,总结方法也为以后的作文立意提供理论支持。
3. 巩固训练:
以“水”为话题多角度构思立意
师启发:水分哪些种?(江水、海水、泉水、纯净水、污水、雨水、泪水、汗水、有情之水、忘情水等)这些水会使你会想到些什么?
多媒体动画展示下列画面(激发学生情感,唤醒学生的想像力和联想力):
人们游乐于其中的秀丽的漓江水、沙漠中干渴的跋涉者喝尽水袋中的最后一滴水、灌溉干渴禾苗的雨水、穿石之滴水、将巨轮从上游送到下游的滚滚的长江水、惊涛拍岸的海水、潺潺的溪水、亲人相见时在脸上纵横的泪水、劳动中人们身上流出的汗水、南京大屠杀中流成河的血水……
学生观看画面并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选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
1、(风景区的装点祖国大地的秀色之水):做人要为别人带来快乐。
2、污水:我们应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3、(沙漠之中的)生命之水:我们应该节约每一滴水。
4、长江水(能将船从上游送到下游):我们应学习它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物质之水 A(虽经历了无数曲折,但它从不回头):做人也要有坚强的意志,无论面对多少困难都应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5、黄河之水 B(经历无数曲折,但终于东入大海):人只要有远大理想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水 C(黄河水的混黄):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还祖国以青山绿水,还母亲河以清澈。
6、(喝着)井水:我们一定要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打井人。
7、(穿石之)滴水:我们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人生中就没有穿不破的“顽石”。
1、(劳动人民哺育我们的滴滴)汗水:劳动人民最可爱。
2、(父母的辛勤)汗水:我们应好好学习,回报父母。
3、友情之水:人与人之间应真诚相待。
精神之水 4、(亲人分别时的)泪水:人间自有真情在。
6、(孕育一切生命、哺育万物之水):伟大的母爱。
7、(水虽千变万化,都不能改变它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这一本质):我们做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应失其本性。
8、(南京大屠杀中那流成河的)血水:我们人类应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设计说明:“情”是学生作文中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并与之产生共鸣,才能唤醒处于沉睡状态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在以“水”为话题的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中,用多媒体播放动感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4.思维的聚合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观察、思考、感悟的基础上,已经能够多角度构思立意。但我们必须明白,多角度构思立意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中,经过比较、权衡,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其标准是准确\新颖、深刻、熟悉(板书)。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写出不断超越自我的佳作来。
设计说明:讲思维的聚合目的是告诉学生:多角度立意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要从多个角度中,经过比较、权衡,选择一个最佳角度。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写出不断超越自我的佳作来。
5.作业
用多媒体显示漫画《双胞胎》。请学生认真观察并组内交流观察结果。
要求:请同学们对画面进行全面观察,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联想,思考图的寓意,选择一个你认为最佳的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设计说明:这样一幅画,就为学生多角度构思立意留下了极大空间。学生既可以从“一只鸟追求安逸飞向鸟笼,另一只追求自由飞向森林”的角度确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这一立意;也可以从一年后鸟笼中的鸟飞向森林而森林中的鸟飞向鸟笼这一角度确立“人的理想和追求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一主题。既可以从“一年前飞向鸟笼中的鸟比飞向森林中的鸟大,而一年后却比飞向森林中的鸟小”这一角度确立“真正锻炼人使人成长的不是安逸而是苦难”这一主题;也可以从双胞胎的两只鸟都向对方家飞去,想像成分别去看对方,进而从“亲情”的角度立意……
板书设计:
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方法:1.观察、思考、多角度感悟2.发挥想像和联想标准:准确、新颖、深刻、熟悉
(该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发表于《新作文 中学教学》2004年第1期;本节课的教学录像获黑龙江省首次视频案例大赛一等奖)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