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丽 的 园 林
教学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感受中国园林可游可居的特点,同时学会用比较法进行美术欣赏,了解东西方园林的异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讨论、欣赏比较,让学生了解扬州园林以及中国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感受中国园林的特点,并通过对比的方法感受中西园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中西古典园林比较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西欧古典园林中建筑、花木和水池、山石的造型特点,并能简单操作,设计一款园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园林特点,从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的不同审美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世界文化遗产与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造园特点,以及中西方园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园林设计操作,体会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美,了解西方古典园林的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中西方园林局部特写照片、整体照片,中外建筑卡通模型等。
学生准备:记号笔、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了解园林
1.同学们,这些图片熟悉吗?它们是我们敦化市有名的旅游景点!像这样,通过一定的工程和艺术手段,对地形进行整理和改造,种植花草树木,营建建筑,布置路径等方法创造出来的美好 的休息和游玩场所,称之为园林。(板书园林)假如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敦化的园林,你愿意用哪一个词?(揭示并板书课题美丽的)
敦化是园林城市,老师来自另一个园林城市——李白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那个扬州,瘦西湖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我家乡的一张美丽名片。
2.据历史资料记载:清代,瘦西湖两岸有62家园林。现在,我们出了老北门,沿水路就可以见到一些,下面,让我们跟着视频走一回,请大家留心记住沿途看见的景物。(播放“瘦西湖”视频短片)
3.你记住了沿途的什么?在纸片上用一个词写下来。
(教师将纸片分类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刚同学们写出的词汇,大致可以这样归纳:建筑、山石、水池、花木(板书)
小结:建筑、山石、水池、花木被称为中国园林的造园四要素。可以说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
二、探访园林,感受特征
(一)东方园林
1.扬州园林的历史开始于隋唐年代,而中国园林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瑶池悬圃、东海神山仙岛等。
现在,我国的古典园林都是开放的旅游景点。在古时候,园林是公园吗?它是什么?
2.园林按照居住的主人身份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另一类是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
3.大家看:这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代表,它们共同给你一种怎样的印像?(飞檐翘角,秀美)请关注这一组数据(颐和园290公顷、拙政园5.2公顷),再看,老师把这座亭子还原成与颐和园船上的亭子一般大小,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颐和园——雄壮大气
拙政园——小巧秀丽
4.(出示何园、个园图片)扬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支脉,它将北方皇家园林的雄壮和南方私家园林的秀气综合为一体。(据历史资料记载:清代,扬州盐商聚集,瘦西湖两岸更是他们建造别墅的绝佳选择,当时共有62家像何园、个园这样规模的私家园林,足可见清代扬州的繁盛!)
5.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园林的主人随随便便就建造一座园林的吗?
是呀!园林的主人在设计园林时,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会和当时的大文学家、画家一起商讨园林的布局。园子里的山石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非常讲究(造型),到处透露出美的气息。(出示何园“片石山房”)看!这就是依据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画稿堆叠的假山,简直和真山真水没有区别。
(二)西方园林
1. 中国园林被称为东方园林(板书:东方园林),大家想一想:西方有没有园林呢?
——肯定有!而且西方的古典园林也有它独特的美丽之处,(出示西方古典园林全景图,板书:西方园林)下面,请跟随老师一同去看一看西方园林代表——三百多年前的法国,路易十四国王修建的著名的凡尔赛宫。边看边思考:东方园林的四大造园元素在西方园林里有没有?(欣赏一组凡尔赛宫图片)
真美!请回答:东方园林的四大造园元素在西方园林里有没有?
2. 大家在发现相似的同时还发现了显著的不同,那就是:石头在东方园林有时是单独的观赏景物,又叫“立峰”,有时是巧妙堆砌,做成假山,它们展现的是石头本身的自然形态;而在西方园林中石头则被雕琢成了塑像,体现的是人工的精妙之美。看来,大家具备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里有个问题:西方园林花园里的雕像是随便雕刻个什么形象放在里面的吗?
(出示拉多娜喷泉图片)凡尔赛宫通过雕像向人们叙述古希腊罗马美丽的神话和传说。比如:《拉多娜和她的孩子们》这组典雅的雕像,反映了一个古罗马神话:太阳神阿婆罗和月神狄安娜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的母亲是拉多娜女神。拉多娜在生下这两个孩子前后遭受迫害,到处逃生。有一天她漂泊到卡里亚休息,向当地一些农民讨水喝,而这些农民嘲笑了她。受到冒犯的拉多娜请求朱庇特为自己报仇,于是那些冒失鬼被变成了癞蛤蟆。仔细观看这组塑像,已经变成青蛙的和变了一半的农人都凄惨地望着凌波欲飞的女神,塑像栩栩如生。
现在请大家明确回答老师:东方园林的四大造园元素在西方园林里有没有?(都有)
小结: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有建筑、山石、水池、花木。
(三)东西方园林比较
那么,东西方园林中的水池、建筑、花木有没有区别呢?其亭台楼阁、山石水池和花草树木的造型特点、在园内的布局方法,以及给人带来的美感上又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呢?请围绕老师提出的几个方面深入园林中去仔细观察研究。一会儿,我们把研究结果与同学分享。
1. 下面,请组长取出老师分发的图片,组织小组成员,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板书:造型 布局 美感)
2. 汇报交流结果:中西园林对比,它们的区别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建筑。
中:
园子里的建筑讲究高低错落,亭台楼阁巧妙安排,变化多端。正如文学家讲的那样:花间隐榭,水边安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构成各种画面。
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园子里矮矮的围墙,有什么作用?
为的就是将墙外的景物借进园中,增加园里景色的层次和空间。让园中的游览者感觉有看不完的景色。
墙上造型别致的花窗、门洞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就是巧妙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中常用的借景方法。(出示瘦西湖借景图片)不仅可以在园内造山石之景,还可以“借景”。又如:本来,钓鱼台亭子平常无奇,但透过门洞,你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的白塔和五亭桥一横一竖尽被收纳其中;瘦西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湖水与两岸风光,但是当我们在游玩的时候,较远的平山堂仿佛也都被纳入园中。
大家想想,园子里的道路为什么修成弯弯曲曲的“曲径”“九曲桥”?这有什么作用呢?
园中的曲桥、曲径、曲廊左右都有景,使参观者情不自禁地放慢步伐,左顾右盼,信步其间,使距离延长,趣味加深。
感觉:小巧、雅致。
西: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再看看园林中的道路,它们是怎样的造型?(直线造型);对照游客的大小,建筑物体量给我们什么感觉怎样(庞大)?道路呈什么形状?(笔直、直线),这些都给人一种非常规则,很守纪律的感觉。
感觉:宏伟、规则。
(2)水池。
中:我国的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园林中的假山虽是人工堆砌,却给攀登者“身在山间”的感觉。这些石头的姿态可以“入画”,才能与园林相配。同样的,中国园林中的水池虽然人为精心安排,却宛若天成,与周围景物构成自然的图画。
感觉:人工雕琢,模拟自然。
西:西方古典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水面被限制在各种形状的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但无论其池子被砌成哪种几何形状,我们都能找到它的对称轴,池中也总是布局人物塑像和喷泉。
感觉:讲究秩序,图案之美。
(3)花木。
中:树木高低错落,俯仰生姿,具有“画意”。讲究树木的姿态,展现的依然是自然之美。
西:园林花木,严格修剪成各式几何形体形体;草坪,花圃则做成各种几何形状。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体现出人工的力量。
(4)小结:通过前面的欣赏比较,说说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和西方古典园林的总体特征。
师小结: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自然天成,移步换景,充满画意正如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也就是常说的“如在画中游”。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讲究自然形态还是突出人文力量。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追求,西方古典园林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均给人以各自独特的美感。
三、表现园林
2016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中国(唐山)举办。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园艺师团队会齐聚这里,营造出各国特色的园林供游览者欣赏。作为东道主,你想不想参加?
1.范作欣赏
这是其他班同学设计和制作的园林模型,仔细看,他们用了什么材料?做了什么景物?这些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要是你们,你会制作怎样的园林参展?
2. 提出作业要求:
做一个小小造园师,设计出你最欣赏的园林一角,以立体形式体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请各小组商量一下:打算制作哪种风格的园林?用什么材料?怎样布局?
巧妙利用老师提供的卡通建筑和其他资料,结合自己手中的材料,小组合作。
3.作品欣赏与评价:能否让人分辨出是哪种风格的园林?是否体现了相关园林的布局特色和特有的美感。
四、知识拓展,课堂延伸
1. 这节课,我们重点欣赏和比较了中国和西欧园林代表。他们和阿拉伯园林(泰姬陵图片)一同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 中西方的著名园林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刚才,我们看到的多家园林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扬州个园正在积极申报中。
(出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这个是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同学们看,它由什么图形变化而来?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一双围成爱心形的手,表示小心呵护,外面的圆表示全世界,说明这些经典艺术属于全球,需要全世界人们一同呵护)
大家一同伸出双手,跟老师一同做做这个动作,好吗?
3. 现代,有许多人结合中西方造园技巧,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营造“城市园林”。课后,请同学多多留意我们家乡扬州城,找找哪些地方保留了中国古典造园特色?哪些地方又是借鉴了西方园林的方法?再想一想:哪些比较成功,哪些又需要改进?
板 书
设
计 美丽的园林
山石 水池 花木 建筑——造园元素
造型 布局 美感 ——中西差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