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单了解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
情境引入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甲午中日战争
新课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
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
日本:
中国:
朝鲜:
战争爆发的背景
新课探究
战争爆发的经过
阶
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左宝贵
邓世昌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第一阶段(1894.7-9)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
丧失黄海制海权
占旅大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新课探究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日本人拍摄的甲午战争:平壤战役
新课探究
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邓世昌
致远舰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辽东战役
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日军旅顺大屠杀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新课探究
威海战役
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威海卫失陷
新课探究
①平壤战役:左宝贵血战殉国,叶志超贪生狂逃。
②黄海战役:邓世昌血战与舰沉,李鸿章退避威海卫。
③辽东战役:战辽东,徐邦道孤军迎敌;占旅顺,东洋鬼兽性屠杀。
④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自强梦断威海卫。
甲午中日战争,以丰岛战役开启战端,中间经历平壤、黄海、辽东、威海卫四大战役,请用精辟的语句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四大战役的基本情况。
新课探究
《马关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甲午战争中,他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不得不亲自赴日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
伊滕博文,日本内阁首相。在他执政期间发动了甲午战争,战后任日本政府和谈全权代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新课探究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1895年春
签订地点:日本马关
中方代表: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
新课探究
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新课探究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割三地、赔两亿、开四口、允设厂
新课探究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
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新课探究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新课探究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
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
三国干涉还辽
原因:
过程:
结果:
新课探究
北极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大青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
新课探究
1899年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美国“门户开放”
时间:
内容:
影响:
新课探究
各国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梁启超曾经感慨:“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甲午战败后被迫割让的领土是(
)
A.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B.东北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C.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
A
随堂练习
2.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C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